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30例随机分为多奈哌齐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础治疗,多奈哌齐组加用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同时给予康复及语言治疗,疗程均为2周。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常规,并进行语言任务态的功能磁共振扫描、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失语指数(AQ)评分。结果:治疗前,治疗后,2组的AQ及NHI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1);且多奈哌齐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均P0.01)。治疗后,多奈哌齐组诱导出的激活增强主要位于左侧额中回后部Broca区(BA44/45)(P0.01,FDR,Ke≥10);多奈哌齐诱导出的Broca区激活增强与AQ改善成正相关(P0.05)。结论:多奈哌齐能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区的激活,促进脑功能的重塑,有利于语言损伤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穴位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并借助功能磁共振探讨对神经功能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和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穴位治疗;均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行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量表(FMA-UE)评分、患肢的食指轻叩试验检查、握力测量及运动任务态的功能磁共振扫描。结果:治疗后,2组的NIHSS评分、FMA-UE评分、患肢食指轻叩试验及握力测量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均P<0.01)。治疗前,2组患者左手握拳运动可稳定激活对侧初级运动区(M1)及辅助运动区(SMA);治疗后,2组患者左手握拳运动时,对侧M1区及双侧SAM区较治疗前激活增强(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激活增强明显(P<0.01)。结论:针刺穴位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肯定,促进对侧M1及双侧SAM脑区的激活、调节神经功能重塑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方法,研究文拉法辛对成人大脑运动皮质区基线脑活动变化的影响,探讨该药对健康成人男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8例健康成年男性,分为组A和组B,组A受试者先服用文拉法辛胶囊1粒/d,连续服用7 d后,停用3 d接着服用7 d的安慰剂1粒/d;组B受试者服药秩序与组A相反。受试者在干预前、服文拉法辛7 d后、及服安慰剂7 d后分别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ALFF)及食指轻叩试验检查,以比较8例受试者在不同阶段的上肢远端运动的灵活性,以及运动皮质区ALFF的改变,并分析运动皮质区存在显著差异脑区的ALFF值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8例入选受试者完成了整个实验过程;文拉法辛胶囊较安慰剂能显著改善受试者食指轻叩的执行能力;与服用安慰剂相比,服用文拉法辛胶囊后健康成人皮质运动区ALFF值升高区域主要位于双侧初级运动区、辅助运动区及双侧顶叶皮质,其中初级运动区的ALFF值的增高与对侧食指轻叩实验的执行能力改善存在正相关(person相关,r左手=0.82,P 0.01;r右手=0.88,P 0.01)。结论文拉法辛胶囊能调节运动皮质区神经元活动的兴奋性,提高运动效率,这为研究文拉法辛胶囊对脑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康复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预防性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实验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组织内 GAP-43 mRNA 表达的影响.方法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持续性双侧顶核电刺激60 min,24 h后行大脑中动脉栓死术(MCAO),而对照组仅行MCAO,两组动物在脑梗死后不同时相处死,定期测定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同时取脑组织标本送荧光定量PCR.结果 在MCAO后3 d及7 d,FN组神经运动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25±0.46和1.0±0.82较MCAO组(2.33±0.82和1.43±0.79)无明显差异,而FNs组梗死后14 d为0.50±0.55,较MCAO组(1.25±0.71)明显降低(P<0.05). 脑梗死后病灶边缘区12 h和3 d时相点GAP-43mRNA表达水平在FNs组分别为0.70±0.23及1.44±0.62和MCAO组0.57±0.25及1.18±0.42无明显差异,FNs组GAP-43 mRNA在7 d及14 d时相点分别升至3.03±1.45和1.82±0.9,较MCAO组1.55±0.72及0.92±0.52明显升高(P<0.05).结论 预防性小脑电刺激可明显降低脑梗死后神经运动功能缺损,使梗死边缘区GAP-43 mRNA的表达上调,可能与促进神经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共101个)颅内动脉瘤的病例资料,采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或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总结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14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4.3%(14/98),其中缺血性并发症7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fastigial nucleus stimulation,FNS)对小鼠脑撞击伤(brain impact injury,BII)后皮质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将54只昆明小鼠分为假手术组(n=7)、BII组(n=21)、FNS组(n=7)及FNS+BII组(n=19)。假手术组仅行皮肤切开和颅骨分离,但不撞击脑组织。BII组复制小鼠自由落体脑撞击伤,FNS组单纯行FNS。FNS+BII组在FNS后24 h复制小鼠自由落体脑撞击伤。比较BII组和FNS+BII组伤后的临床运动障碍评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观察各组小鼠脑撞击伤病灶边缘区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 FNS+BII组临床运动障碍评分在颅脑损伤后3、7、14 d较BII组无明显降低(均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FNS+BII组GAP-43 mRNA表达水平在伤后7 d为(2.69±0.86)pg/μg RNA;BII组为(1.55±0.72)pg/μg RNA,明显低于FNS+BII组(P<0.05)。结论 FNS能显著增加撞击伤后GAP-43 mRNA的表达,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但未见神经运动功能的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脑微出血(CMBs)的危险因素及其影像学特征及不同部位微出血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27例,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检测CMBs,计数并记录其部位。脑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采用Fazekas评分进行评估。根据有无CMBs将患者分为CMBs组(42例)和无CMBs组(85例),比较2组间基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影像学特点是否存在差异,并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MB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研究危险因素与不同部位CMBs数量的关系。结果 42例(33.1%)患者存在CMBs。皮层-皮层下CMBs发生率为38.6%,深部为43.4%,幕下为18.0%。CMBs组和无CMBs组年龄(t=2.472,P=0.017)、高血压史(χ~2=20.96,P0.001)、入院时收缩压(t=4.539,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2.939,P=0.004)、腔隙性脑梗死数目(t=4.074,P0.001)、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疏松(χ~2=28.608,P0.001)及中重度脑室旁白质疏松(χ~2=16.935,P0.0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史、入院时收缩压及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疏松是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生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年龄及性别后,偏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史仅与深部CMBs的数量显著相关(r=0.731,P=0.025);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疏松与皮层-皮层下及深部CMBs数量存在显著相关(r=0.281;P=0.001,r=0.364,P=0.001)。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MBs发生与年龄、高血压史、入院时收缩压及脑白质疏松程度有关。高血压史主要与脑深部CMBs的数量相关,而中重度深部脑白质疏松与脑皮层-皮层下及深部CMBs数量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生素D3添加治疗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随机分成维生素D3组和激素组,每组各25例,维生素D3组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添加骨化三醇胶丸口服,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Th1、Th2数量,评定NIHSS分值,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药物的安全性及副作用。结果治疗前维生素D3组与激素组在年龄、病程、性别以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8+、CD4+/CD8+、Th2数与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4+、Th1数、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3添加治疗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6例急性脑梗死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治疗及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丁苯酞注射液100 ml 静脉滴注, 1次/12 h,连续使用(11±3) d。治疗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he National Institu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及失语指数(AQ)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起病时间、伴随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NIHSS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及AQ评分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合并失语症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其临床功能,同时能促进其语言损伤的恢复,且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