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19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的遗传学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90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MDS患者的遗传学情况及生存曲线。结果:初诊时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nternationalPrognosticScore S y stem,I PSS)危险分层更高的MDS患者基因突变及染色体异常发生频率更高、类型更复杂,提示预后不良。治疗方案的选择与中危(IPSS危险分层)MDS患者预后相关,去甲基化药物治疗组总生存率的相对风险比联合用药组更高。结论 :IPSS危险分层较高危组MDS患者的遗传学危险因素比较低危组复杂,患者生存率更低;合并多种遗传学危险因素的MDS患者预后不良,其基因突变类型对预后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立违抗性障碍患儿行为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对立违抗性障碍(ODD)患者的行为特征。方法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教师报告表(TRF)及青少年自我报告表(YSR)对213例ODD儿童和213名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1)CBCL:ODD组的社交情况、学校情况及社会能力总分低于对照组,而退缩、躯体主诉、焦虑/抑郁、社交问题、思维问题、注意问题、违纪行为、攻击性行为、内化性问题、外化性问题和行为问题总分高于对照组(均P〈0.01)。(2)TRF:ODD组的学习努力、行为适当得体、学习效果、快乐、适应能力总分等的评分低于对照组,而退缩、焦虑/抑郁、社交问题、思维问题、注意问题、违纪行为、攻击性行为、内化性、外化性问题评分和行为问题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3)YSR:ODD组的焦影抑郁、注意问题、违纪问题、攻击性问题、自我身份、外化性问题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和〈0.01)。结论ODD儿童存在更多的行为问题,以攻击、对抗、情绪不稳为主要特征,伴有退缩、焦虑抑郁等内化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儿童冲动控制任务时的脑功能特点。【方法】10例ODD和10例对照组男童,以GOSTOP冲动控制为刺激任务,进行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然后对两组数据标准化、合并和平均;比较两组脑激活图像的分布和各个激活区域的面积。【结果】两组儿童大脑的额极(额中回、额下回和眶部前部)和部分颞极(颞下回、颞中回)明显激活,两组激活区域分布没有质的差异;对照组在以上相关区域激活较集中,其他脑区激活少;ODD组在以上区域激活面积大于对照组,此外还可见其他多处皮质和皮质下结构被激活。【结论】额极在冲动行为控制中扮演重要角色;ODD组比对照组需要动用更多的额极及其他脑区参与冲动控制任务,提示ODD儿童额极功能相对低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的行为是否具有冲动性,以及冲动的特点. [方法]应用Dougherty等研发的GOSTOP冲动测试软件对36例ODD和67名对照组进行测验并进行病例对照分析. [结果]ODD组测验的错误率高于对照组,STOP任务抑制率低于对照组,ODD组在GO和STOP任务反应的潜伏期均大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 [结论]ODD儿童具有冲动性,冲动行为可能是其特征性症状,ODD冲动行为具有启动和抑制慢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黄龄乐  王利 《重庆医学》2023,(8):1242-124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异质性的髓系克隆性造血疾病,以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外周血细胞减少及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风险增加为特点。附加性梳样结构1(ASXL1)突变是MDS患者常见基因突变,尤其在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危险分层的高危组或进展期患者中发生频率更高,且提示预后不良。ASXL1突变蛋白通过干扰与组蛋白相互作用,影响染色质凝缩状态调控基因表达。该文对ASXL1突变在高危MDS患者中的生理病理机制做一综述,并总结了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方案及预后。方法 选取医院血液内科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MDS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危险分层为中高危的MDS患者71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接受去甲基化药物(HMA)治疗组(HMA组)和HMA联合化疗组(联合化疗组)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疗效评估及生存分析。结果 与HMA组比较,联合化疗组患者治疗前的IPSS危险分层更严重,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更高(P <0.05),疗效、总生存率(OS)、无白血病生存率(LFS)无显著差异(P> 0.05)。初诊时髓系原始细胞百分比小于分界值[4.395%,由接收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得到]的非化疗组患者的OS比化疗组更高(P=0.025 6),在髓系原始细胞百分比<10%的患者中得到相似结果。结论 部分MDS患者初诊时IPSS危险分层及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较高,其可能需要行HMA联合化疗,但对于初诊时髓系原始细胞百分比小于4.395%的患者,化疗前需谨慎评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