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成熟和癫痫外科的开展,对皮质发育畸形(malformation of cortical development,MCD)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研究.MCD有着广泛的基因及环境因素基础,现在逐渐认识到了其在致痫机制中占有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皮下积液的成因、预防对策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老年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皮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中有9例发生皮下积液,其中术后因各种原因未严密缝合硬脑膜者6例(54.55%)发生率显著高于严密缝合硬脑膜者3例(12.00%)(P<0.05);术后合并脑积水者4例(66.67%)显著高于未合并脑积水者5例(16.67%);去除颅骨及骨瓣复位组间皮下积液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皮下积液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其形成与术中未严密缝合硬脑膜及术后并发脑积水关系密切.对于皮下积液的治疗,应强调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吻合术治疗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所致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所致缺血性脑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STA—MCA吻合术12例,做为研究组;行药物治疗8例做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MCA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主要包括失语症、运动或感觉障碍、脑出血、头皮局部坏死、脑缺血发作。对照组术后MCA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较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研究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适应证选择正确的前提下.STA—MCA吻合术在治疗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所致脑组织低灌注效果满意,比内科药物治疗更能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4.
后皮层癫痫(posterior cortex epilepsy,PCE)是一组特定的癫痫综合征,其发作起始于枕叶、顶叶或后颞叶区域,或是其中2个或3个脑叶交界区起源癫痫的总称[1].PCE致痫灶定位困难,现就我院11例病灶性PCE患者致痫灶定位及手术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结合术中皮质电刺激(CES),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癫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8例FCD癫病人行MRI薄层扫描及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扫描,结合神经导航引导手术入路,CES定位运动区,皮质脑电图定位致灶,行致灶加病灶切除。结果术后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均与术前相同,病理结果均为FCD。术后随访1年,Engel分级:Ⅰ级14例,Ⅱ级2例,Ⅲ级1例,Ⅳ级1例。复查脑电图较术前明显改善,棘波、尖波基本消失。结论神经导航结合BOLD-fMRI、CES及皮质脑电图,在FCD癫手术中定位准确,减少运动功能损伤,达到癫灶切除及最大程度保护运动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分析结合128导视频脑电图(VEEG)、术中皮层或深部电极脑电图(ECoG)对致痫灶定侧定位的价值.方法:选择15例顽固性癫痫为研究对象.术前行VEEG后行1H-MRS检查,获得NAA/(Cr+Cho)比值.术中行ECoG描记验证.以术后病理为标准,将异常放电区域、伴海马硬化的术前'H-MRS与同患者对侧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1H-MRs与皮层异常放电的关系.结果:病理回报15例均有皮质发育不良,海马硬化9例.切除病灶前行病灶周边ECoG描记.15例均发现异常放电.术中ECoG异常放电区域NAA/(Cr+Cho)平均比值为0.78±0.27,同一患者对侧比值为0.94±0.2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伴海马硬化者NAA/(Cr+Cho)平均比值为0.55±0.14,同一患者对侧比值为0.71±0.0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H-MRS与VEEG一致率为86.67%.结论:-H.MRs可对海马硬化进行早期诊断,提高了海马硬化诊断的敏感度.1H-MRS结合128导VEEG可提高致痫灶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的效果。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病人30例,其中单纯颅骨钻孔治疗3例、颞肌颞浅动脉贴敷术治疗10例、经显微镜下颞肌颞浅动脉贴敷结合颅骨多点钻孔术同时应用17例。分析病人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并对其中15例病人的影像学资料进行随访。结果随访6~24个月,经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所有病人未出现再出血,除3例单纯颅骨钻孔的病例外其余病人均无缺血性症状发生,神经功能受损症状明显改善,影像学随访的15例病人颅外血管参与颅内供血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对于烟雾病病人,选择合适的病例,经显微镜下颞肌颞浅动脉贴敷结合颅骨多点钻孔术同时应用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1998 12~ 2 0 0 0 0 5 ,我们用B超定位并监视对 17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 ,获得明显疗效。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17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有腰部绞痛或钝痛 ,不同程度的血尿。 160例伴有恶心、呕吐、腹胀 ,82例伴有尿频、尿痛、里急后重 ,共有结石 178  相似文献   
9.
癫痫(epilepsy)是神经科常见的反复发作性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皮质发育畸形(MCD)是其常见的病因,癫痫患者大都为散发病例,然而通过对一些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罕见家族进行研究证明,基因在MCD所致癫痫的致痫机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皮质发育畸形致痫机制中的分子遗传基础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综述MCD的临床分类并探讨基因在各类MCD致痫机制中的作用及分子遗传基础,为癫痫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CTA与DSA在前交通动脉瘤显微夹闭术前评估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显微镜下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病例资料,其中术前行64排CTA检查(CTA组)33例,术前行DSA检查(DSA组)49例。对比两组影像学检查结果和显微镜直视下动脉瘤的形态、大小、瘤颈宽度及其与载瘤动脉关系等信息,评价二者一致性,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CTA组中30例成功经显微镜下夹闭动脉瘤,2例因动脉瘤颈的解剖暴露不理想改为介入栓塞治疗,1例脑肿胀明显,先行脑室外引流术,后行动脉瘤夹闭术。DSA组显微镜下成功夹闭44例,1例因瘤周穿支血管复杂致瘤颈暴露不满意,转为为介入栓塞治疗,4例先行脑室外引流术,待脑水肿消退后行动脉瘤夹闭术。CTA组在显示动脉瘤大小、瘤颈等信息方面和手术直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而在动脉瘤形态及其与载瘤动脉之间关系的信息显示方面和手术直视结果的一致性一般,两组在手术并发症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影像评估满意时,CTA作为前交通动脉瘤显微夹闭术前的评估手段也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