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治疗中的疗效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105例TIA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35例,分别给予辛伐他汀10mg、20mg、40mg口服,1次/d,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75mg氯吡格雷口服,比较3组的近期疗效、血脂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及预后.结果 3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C、TG、LDL下降水平及HDL升高水平较A、B组差异显著(P<0.05),而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2~36个月,B、C组出现非致死性脑梗死发生率与TIA复发次数较A组明显降低(P<0.05),但B、C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在TIA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40mg/d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可显著降低血脂水平,有更好的远期疗效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吞咽困难与急性脑卒中病灶部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确诊为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251例,通过CT和MRI测脑卒中病灶部位与面积,按照VFSS吞咽困难严重程度评分分为轻、中、重3组进行比较,统计分析重中轻度脑卒中患者在大脑半球、内囊、脑干等部位的数据。结果:重度吞咽困难的病变部位以脑干(51.6%)、小脑(75%)、小脑+脑干(82.4%)和大脑半球+内囊(70.0%)最好发;中度吞咽困难的病变部位以脑干(42.2%)和内囊(34.8%)最好发;轻度吞咽困难的病变部位以大脑半球(64.7%)最好发。结论:吞咽困难与急性脑卒中病灶部位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时,及早求医及早确诊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素髎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在多部古籍中皆有其记载,临床使用久,疗效佳。文章分析了素髎穴的体表定位及解剖结构、针刺深度及机体反应,阐述了主治机机及主要临床应用,从各个方面综述了素髎穴。素髎穴的治疗机制与神经分布等有一定关系,并与其所处解剖位置有关,在临床上应用素髎穴效如桴鼓,且适用病症较多,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相关典籍记载了素髎穴有调理脾胃、宣发肺气、宣通鼻窍、振奋阳气、祛邪外出、通窍泄热以及通畅下焦气机等作用。在现代相关的临床研究及应用中显示素髎穴可通过刺激迷走神经治疗顽固性呃逆,同时由于其解剖结构位置可以治疗鼻部疾病如鼻炎、慢性鼻窦炎等。因其针刺位置组织末梢感受器为针刺升压点所在,针刺可出现喷嚏反应,被广泛应用于促进脑部疾病后昏迷患者的苏醒。在临床上通过兴奋大脑皮质中枢及神经反射提高痛阈,针刺可降低神经应激功能,抑制伤害信息传递,因其机制可用于急性腰扭伤、原发性痛经、前列腺、足跟疼痛等下焦疾患。针刺素髎穴能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昏迷、新生儿窒息及休克。且素髎穴通过冲动中枢、兴奋交感神经可调节血糖及血压,用于治疗高血糖及低血压。其疗效显著且作用广泛,应进一步在临床应用中拓展该穴位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32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调节机制. 方法 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体外培养3d的神经胶质瘤细胞株CHG-5、U251 IL-3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10 ng/mL IL-1β、IL-4、IL-6、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TNF-β、干扰素(IFN)-γ作用U251细胞24 h后RT-PCR检测细胞IL-32 mRNA表达的变化;RT-PCR检测不同浓度IL-1β、TNF-α、IFN-γ作用U251细胞不同时间后IL-32 mRNA表达的变化. 结果 U251细胞IL-32 mRNA表达水平高于CHG-5细胞,IL-32蛋白表达水平(0.95±0.42)高于CHG-5细胞(0.28±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IL-1β、TNF-α、IFN-γ作用U251细胞24 h后IL-32 mRNA表达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L-32 mRNA的表达量对IL-1β、TNF-α、IFN-γ刺激的浓度和时间有依赖性. 结论 IL-32在神经胶质瘤中高表达,IL-1β、TNF-α、IFN-γ对IL-32 mRNA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且存在时间与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我院应用国产布比卡因于硬膜外麻醉共152例,年令5—77岁。术前按常规用药,首次给0.375%~0.75%布比卡因5~15毫升(儿童老年体弱酌减),2—3小时给首次量的1/2或1/3。我们体会:布比卡因作用时效长,毒性低,安全性大,对血压脉搏影响小,对小儿老年体弱病人尤为有利,加入1∶20万肾上腺素可减低其吸收速度,但起效慢,诱平时间略长,可取利多卡因诱导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和斑块面积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58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30例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联合阿托伐他汀20 mg/d,对照组128例给予拜阿司匹林100 mg/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与血脂水平测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大小、斑块消失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水平、斑块面积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斑块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减少斑块面积,增加斑块消失率,稳定斑块作用,不增加脑出血事件的发生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