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颞叶癫痫对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event-based prospective memory,EBPM)和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time-based prospective memory,TBPM)的影响,验证颞叶参与前瞻性记忆的神经机制假说.方法 采用McDaniel等建立的前瞻性记忆神经心理学试验方法,测试62例颞叶癫痫患者(33例服用抗癫痫药物和29例未服用药物,颞叶癫痫组)和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的30名健康者(健康对照组)的EBPM和TBPM.结果 颞叶癫痫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数字广度测试(DS)、词汇流畅性测试(VFT)的成绩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且MMSE、VFT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健康对照组[ EBPM测试(6.83±1.34)分,TBPM测试(5.00±1.70)分]相比,颢叶癫痫组的EBPM测试[(3.95±2.77)分]和TBPM测试[(3.08±2.42)分]的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2、4.39,均P<0.01),且TBPM测试得分均低于EBPM.其中服药和未服药两组间EBPM测试成绩[(3.82±2 70)、(4.10±2.9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P >0.05),两组间TBPM测试成绩[(2.55±2.20)、(3.69±2.55)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1.90,P>0.05).结论 颞叶癫痫患者存在前瞻性记忆损害,提示颞叶参与前瞻性记忆的神经机制过程;与EBPM相比,TBPM损害更明显,提示TBPM需要更多的自我发动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研究,了解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中认知障碍的患病率、认知障碍类型和影响因素。方法从2009年9月14日~12月25日(历时3个月),对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进行认知筛查,筛查方法为:三步法。第一步: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知情者问卷(IQCODE)筛查,如IQCODE得分≥3.3分则进入第二步;第二步: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筛查,如MMSE异常则进入第三步;第三步:痴呆或认知障碍评定,并进行分类诊断。结果神经内科门诊患者总量为22078人次,符合筛查标准完成筛查量为20367人次,总筛查率为92.25%,认知障碍119人,占0.058%,其中轻度认知障碍47人,痴呆72人,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认知障碍(MCI-A)24人,血管源性认知障碍(MCI-V)10人,混合性认知障碍(混合性MCI)8人,其他认知障碍5人;阿尔茨海默病(AD)28人,血管性痴呆(VD)19人,混合性痴呆19人,其他痴呆6人。结论神经内科门诊患者中轻度认知障碍及痴呆患者的比例及其高危因素潜在人群在门诊患者中占20%左右。轻度认知障碍以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认知障碍最多,血管源性认知障碍和混合性痴呆其次,痴呆以阿尔茨海默病最多,血管性痴呆和混合性痴呆其次。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治疗轻中度失眠症的安慰剂效应情况及影响此效应的相关因素。方法:运用与乌灵胶囊的外观、重量、气味和口味完全相同的安慰剂对轻中度失眠症受试者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分和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领域分数的情况评价治疗效果。以PSQI总分降分率≥25%作为判定产生了安慰剂效应的标准,分析与安慰剂效应相关的因素。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PSQI总分平均减少(4.16±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HOQOL-BREF各领域得分在治疗前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PSQI总分减分值与病程呈负性相关,与PSQI总分呈正性相关。对安慰剂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显示,病程≤6个月比〉6个月易出现安慰剂效应,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出现安慰剂效应。结论:治疗轻中度失眠症的安慰剂效应明显,安慰剂效应与病程、文化程度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失眠对患者前瞻性记忆的损害情况.初步探讨慢性失眠引起前瞻性记忆损害的可能神经机制.方法 采用前瞻性记忆的神经心理学测试方法,对42例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及40名正常睡眠者进行基于事件和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测试.结果 与正常睡眠组[(5.58±0.35)分]比较,慢性原发性失眠组[(3.44±0.40)分]患者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33,P=0.000);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的回溯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8,P =0.195);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7,P=0.433);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的同溯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76,P=0.437).结论 慢性失眠影响患者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而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及同溯成分相对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神经心理学的检测工具对中度和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ease,AD)患者进行测试,比较不同严重程度AD患者的认知和精神行为障碍的特点。方法:采用MMSE、AVLT、ADAS-cog对中度和重度AD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试,用ADL、NPI对其非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随病程的延长,AD患者的病情加重。重度AD患者的MMSE、AVLT、ADAS-cog、ADL、NPI得分均较中度AD患者明显差。在MMSE测试中,两者在时间定向、计算、记忆力、语言、运用和视空间技能五个亚项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AVLT测试中,两者的即刻记忆和延迟记忆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在ADAS-cog测试中,两者在指令的回忆、单词回忆、找词困难和语言理解四个亚项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ADL中,躯体生活自理方面,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方面,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神经精神症状上,重度AD患者在淡漠、异常行为方面发生率均较高。结论:总体来说,AD患者的病情越重,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越差,精神症状越重,但不同症状差异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