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历报告患者 ,女 ,2 7岁 ,因头痛 3个月余于 1998年 10月 13日入院。头痛为持续性 ,双颞顶部明显 ,不伴视物模糊、复视、恶心呕吐等症状。既往体健 ,无头部外伤史。入院时内科查体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无异常体征。腰穿脑脊液压力 1.2 0kPa ,压颈试验示椎管通畅 ,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正常。脑电图、脊柱X线片正常。颅脑CT示四叠体区直径 1.5cm左右圆形低密度灶 ,MRI示该病灶T1加权像高信号 ,T2 加权像高信号 ,信号均匀 ,结论 :四叠体区脂肪瘤。2 讨论颅内脂肪瘤临床罕见 ,占颅内肿瘤的 0 .34 %~ 0 .46 % ,且多位于脑中线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ⅠA2~ⅠB1期子宫颈癌患者行改良腹腔镜与完全腹腔镜子宫广泛性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情况。  方法  收集2017年2月—2020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瘤科收治的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床分期为ⅠA2~ⅠB1期并接受腹腔镜子宫广泛性切除术的子宫颈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共3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改良腹腔镜(免举宫杯及阴道封闭切取样本)与完全腹腔镜(有举宫杯)子宫广泛性切除术各15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切除宫旁长度、切除阴道壁长度、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等。  结果  2组患者年龄[(50.13±7.35)岁vs. (44.80±7.46)岁]、BMI(24.26±3.57 vs. 23.48±3.01)、FIGO分期(ⅠA2/ⅠB1:4/11 vs. 1/14)以及病理类型(鳞癌/腺癌:13/2 vs. 1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223(204, 248)min vs. 100(80, 300)min]、术中出血量[216(179, 251)mL vs. 100(76, 300)mL]、切除阴道壁长度[(3.32±0.20)cm vs. (3.49±0.29)cm]以及宫旁长度[(3.25±0.27)cm vs. (3.41±0.32)c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尿潴留(有/无:4/11 vs. 2/13)、深静脉血栓(有/无:3/12 vs. 1/14)、淋巴囊肿(有/无:6/9 vs. 8/7)、是否术后补充治疗(是/否:8/7 vs. 8/7)、术后排气时间[(2.80±0.41)d vs. (2.79±0.43)d]和术后住院时间[(5.13±1.64)d vs. (5.60±0.99)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改良腹腔镜子宫广泛性切除术与完全腹腔镜子宫广泛性切除术相比有着相同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radical surgery, NACT+RS)与单纯手术(radical surgery, RS)对局部晚期宫颈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瘤科收治的119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NACT+RS组74例,RS组45例,其中NACT+RS组根据化疗疗效分为有效组45例,无效组29例。比较NACT+RS组与R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特征及5年生存情况,比较NACT有效组与RS组术后病理特征及5年生存情况,评价NACT有效联合手术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NACT+RS组与RS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及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ACT+RS组术中出血量较RS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ACT有效组与RS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分别为4.4%、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P=0.044),深肌层浸润率分别为20.0...  相似文献   
4.
5.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多见于儿童,为神经皮肤综合征的一种,可侵及多个系统和器官,临床表现各异,易漏诊或误诊,以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少见.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黄芩素在七氟醚诱导的多巴胺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使用黄芩素预处理SN4741细胞1 h,再使用0%、1%、3%、5%的七氟醚分别处理12 h,采用相应方法检测SN4741细胞活性及Fe2+、ROS、GSH、GPX4蛋白水平.结果 与0%七氟醚处理12 h比较,1%七氟醚处理12 h SN4741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中溶血磷脂酸(LPA),与溶血磷脂酸极性相似的总磷脂(AP)的变化及药物干预的影响.方法 将在24h之内就诊的32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降纤酶组与对照组,各组164人.降纤酶剂量为第1天用生理盐水100ml+降纤酶10u静滴,然后自第2天改为5u静滴,每日1次,连用3天,及阿司匹袜150mg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每天予以血栓通2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0天,阿司匹林用法相同.评定的指标包括血溶血磷脂酸(LPA),与溶血磷脂酸极性相似的总磷脂(AP)水平及变化,脑卒中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展性脑梗塞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降纤酶组24h内治疗者神经功能评分下降显著(P<0.01),且进展性脑梗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进展性脑梗塞患者LPA及AP值持续偏高且下降延缓.没有增加出血事件及其他副作用的发生.结论 溶血磷脂酸水平的持续升高提示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降纤酶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溶血磷脂酸(LPA),与溶血磷脂酸极性相似的总磷脂(AP)水平,减少进展性脑梗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50例均符合美国神经病学会提出的腕管综合征( CTS)诊断标准。 50例中男 12例 ,女 38例 ,年龄 2 4~ 78岁 ,平均 51.2岁。 50例中 2 8例有过度用手的工作或习惯 ,糖尿病 4例 ,妊娠 6例 ,类风湿关节炎 2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 1例。50例中前臂、手麻木疼痛 34例 ,手腕无力 10例 ,手笨拙 8例 ,手皮肤肿胀颜色改变 4例 ,睡眠加重 (疼醒或晨起加重 ) 14例 ,手腕支撑位时加重 6例。甩手好转 11例 ,变换手臂姿势好转 13例。以上症状右手2 6例 ,左手 11例 ,双侧 13例 (其中右侧为主 6例 ,左侧 3例 )。2 6例查体可见受累手臂正中神经分布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CT和MRI的应用,国内外学者陆续发现小量脑出血可引起类似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称之为出血性腔隙综合征.我院自2002年至2005年共收住3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