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切除术180例经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7年1月间180例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80例肾癌患者均经病理确诊,均为T1~T2期,左侧87例,右侧93例;肿瘤直径1.5~8 cm,平均(4.8±1.3) cm;均采用经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180例全部手术成功,手术时间56~90 min,平均(70±12) min;术中出血约70~1 500 ml,平均(122±36) ml;1例右肾静脉损伤,但未改开放手术,7例腹膜损伤,1例膈肌损伤,2例皮下气肿,1例切口疝,6例切口愈合延迟.术后24~48 h开始进食,术后7~9 d出院.随访4个月至6年,失访41例,因其他原因死亡4例,肺转移2例,无穿刺孔种植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小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附6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行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手术体会及长期随访结果.方法:从1988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有6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 回肠新膀胱术.回肠新膀胱术采用回肠末端肠段,作对系膜缘切开,然后将回肠片U形排列缝合,间断内翻缝合重建膀胱颈,输尿管行黏膜沟再植.对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尿控情况、肾功能、影像学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除1例围术期死亡外,其余患者随访12~168个月.共死亡13例.并发症为肾功能不全11例、输尿管新膀胱吻合口狭窄9例、膀胱输尿管反流6例、尿漏5例、出血4例、切口疝4例、尿道狭窄3例、尿道复发1例.42例患者尿控效果满意.结论:经过长期随访,我们提出的新型原位回肠膀胱术是一种效果良好、并发症较低的尿道改道术,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及传统开放手术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 肾肿瘤患者53例.年龄25~82岁,平均51岁.分别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A组,27例)或开放手术根治性肾切除术(B组,26例).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手术前及术后1、3、5 d 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25、CD69、CD95、CD95L),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2组手术均获成功.A组平均手术时间(67±10)min,B组为(69±11)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22).术中失血量A组(72±10)ml,B组(154±20)ml(P=0.00).术后使用止痛剂A组2例次、B组20例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4,P<0.01).2组患者术前CD95L[(1.974±0.75)%、(1.74±0.80)%]均高于参考值(0.3%~0.8%)(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及术后1、3、5 d CD25分别为(15.55±6.82)%、(15.99±10.78)%、(19.05±5.45)%、(15.09±7.93)%,术后3 d CD25升高(P<0.05).A组CD25分别为(11.81±6.21)%、(15.26±9.39)%、(26.04±15.88)%、(14.80±7.78)%,术后3 d CD25升高(P<0.05).2组术后3 d CD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D3分别为(68.80±11.73)%、(62.63±11.62)%、(64.10±13.38)%、(68.92±1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分别为(42.15±7.81)%、(36.39±7.97)%、(38.10±7.58)%、(42.61±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1).B组术后1、5 d CD8[(24.80±10.97)%、(23.54±9.86)%]高于A组[(23.01±6.73)%、(21.42±5.92)%],B组术后3 d CD69(5.96±2.65)%明显高于A组(3.53±1.61)%,B组术后5 d CD95(23.15±5.90)%明显高于A组,(19.20±4.47)%,B组术后1、5 d CD95 L[(2.25±1.13)%、(1.91±0.99)%]明显高于A组[(1.75±0.80)%、(1.33±0.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能更好地保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transurethral plasma kinetic resection of prostate,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知情同意及自主选择原则,收集符合入选标准684例,分为PKRP组和TURP组,每组各342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ost-void urine volume,PVR),比较两组手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程度、血清钠变化程度、导尿管留置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重量、术前IPSS评分、Qmax、PVR、血红蛋白水平、血清钠水平、住院时间、前列腺切除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患者手术前后的IPSS评分、Qmax、PV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KRP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血清钠下降值低于TURP组,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短于TURP组,术后出血发生率小于TURP组,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ransurethral resection syndrome,TURS)发生率低于TURP组,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PKRP组低于TURP组(均P<0.05)。两组术后感染、尿道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RP治疗BPH与TURP疗效相近,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BPH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高危肾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根据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将226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肾结石患者分为高危组(ASA~Ⅲ或Ⅳ)(61例)和低危组(ASA~Ⅱ或Ⅰ)(165例),所有患者均行标准通道(22F)PCNL钬激光碎石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取净率、结石成分及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53.4±14.7岁vs51.6±16.3岁,P0.05)和体重指数(29.1±5.2vs29.9±4.7,P0.05)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高危组和低危组分别接受73次和184次PCNL手术。高危组和低危组在平均合并疾病数量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4.9±1.8vs1.6±0.7,P0.05)。两组在结石总体积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16±1.21cm3vs3.25±1.34cm3,P0.05)。高危组和低危组在平均麻醉时间(128±34minvs96±25min,P0.05)和平均术后住院天数(8.3±3.5dvs6.1±2.7d,P0.05)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平均失血量(146±28mlvs137±33ml,P0.05),并发症率(19.7%vs17%,P0.05)和手术时间(73±26minvs69±28min,P0.05)无显著性差异。高危组和低危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78.2%和93.8%,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可以同样安全有效地治疗高危肾结石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模拟腹腔镜二氧化碳(CO_2)气腹环境,研究CO_2气腹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肾脏肿瘤的安全性.方法 选用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RCC-949在99%CO_2、1%O_2、21℃和15 mmHg(1 mmHg=0.133 kPa)条件下模拟腹腔镜CO_2气腹环境离体培养1、2、4 h,应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RCC-949细胞在CO_2气腹环境干预后的凋亡;采用噻唑蓝法(MTT法)检测RCC-949细胞在CO_2气腹环境干预后的增殖.结果 正常对照组、低氧1 h组、低氧2 h组和低氧4 h组增殖的光密度值分别为0.348±0.051、0.372±0.082、0.389±0.110和0.378±0.114,凋亡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2±0.5)%、(3.4±0.3)%、(3.8±0.4)%和(4.3±0.5)%,各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在模拟腹腔镜CO_2气腹环境中培养4 h之内,RCC-949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水平无显著改变.由此推测,腹腔镜CO_2气腹环境并不增加肿瘤细胞种植转移的机会,腹腔镜手术治疗肾脏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800例采用PKRP治疗的B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为(51±22)min,切除的前列腺标本重量为(56±18)g,术后冲洗时间为(36±10)h,拔管时间为(4.0±1.5)d.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的(23.6±4.5)分降至(4.8±3.5)分;生活质量评分由术前的(5.9±1.8)分降至(1.8±0.6)分.5例发生电切综合征.术后尿道狭窄49例,水中毒6例,猝死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例,尿路感染21例.结论 PKRP治疗BPH的电切效率和手术效果好,但仍需提高手术技巧和加强围术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决银颗粒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理。方法:(1)采用鼠尾鳞片表皮模型(C57小鼠)考察决银颗粒对鳞片表皮角质层的影响。(2)采用小鼠阴道上皮模型(昆明种小鼠)考察决银颗粒对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1)对鳞片表皮角质层的影响:在光学显微镜下,决银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及复方青黛胶囊组小鼠尾部颗粒层细胞均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决银颗粒高剂量组小鼠尾部颗粒层细胞高于决银颗粒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决银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IL-2水平均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决银颗粒高剂量组小鼠血清IL-2水平低于复方青黛胶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有丝分裂细胞主要分布在基底层,决银颗粒高剂量组较少出现有丝分裂细胞,决银颗粒中剂量出现有丝分裂,决银颗粒低剂量较多出现有丝分裂。模型组出现较多有丝分裂细胞,模型组有丝分裂指数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决银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IL-10水平高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青黛胶囊组小鼠血清IL-10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决银颗粒能促进小鼠尾部颗粒层细胞的形成,降低血清IL-2水平,并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增强;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有抑制作用,且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双极前列腺电切和单极前列腺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体积〉60ml)的手术效果,评估双极电切手术的安全性。方法临床选择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大于60ml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双极电切组和单极电切组,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电切综合征、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术后保留导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IPSS评分及尿流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术中出现前列腺包膜穿孔率相似。双极电切组失血量少于单极电切组,术后保留导尿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单极电切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尿道狭窄率升高。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前列腺电切术对于前列腺体积大于60ml的患者手术效果和单极相近,但双极电切手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