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时机及效果。方法对48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或前路椎间盘切除加椎问植骨钛板内固定术。其中伤后7d内手术者20例,7d后手术者28例。结果手术后随访0.5~3a,48例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伤后7d内手术者术后JOA评分较7d后手术者明显增加(P〈0.05)。结论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Background: Muscle tendon healing and peritendinous tissue adhesion are major contradictions after operation of tendon injury of flexor digitorum.Best recovery of the finger function results from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tendon adhesion.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骨向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免疫学特性. 方法 正常成人骨髓分离的BMSCs在骨向诱导培养基中培养2周后,将未分化的BMSCs和骨向分化的BMSCs与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植物血凝素(PHA)共培养,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法测定骨向分化2周的BMSCs上清以及共同反应5d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s reaction,MLR)上清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 -β1)的浓度,并通过加入抗TGF-β抗体检测MLR情况. 结果 无论是未分化的BMSCs还是骨向分化的BMSCs都不会引起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增殖,并且都能抑制PH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MLR中的TGF -β1浓度显著升高.抗TGF-β抗体能够抵消骨向分化的BMSCs免疫抑制作用. 结论 骨向分化的BMSCs具有低免疫原性和免疫抑制特性.  相似文献   
5.
背景: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给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带来了希望,最近的比较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修复全层软骨缺损的最佳细胞源。 目的:在体外团状培养系统中,以Ad-hTGF-β1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并对分化后的细胞进行鉴定。 设计、时间及地点:以细胞为对象的重复观察测量实验,于2007-06/2008-01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2月龄日本大耳白兔由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方法: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扩增,Ad-hTGF-β1转染后,在团状培养系统中培养。通过组织学、免疫组化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其成软骨分化。 主要观察指标:组织学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方法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的表达。 结果:组织学染色显示,诱导后细胞呈软骨细胞样形态。免疫组化方法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显示,诱导后的细胞表达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 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Ad-hTGF-β1诱导后在团状培养系统中可分化为软骨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04年4月至2007年3月应用颈前路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24例,其中Ⅱ型13例,Ⅲ例1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受伤后平均6d内行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手术,术后颈围保护6周,进行定期临床和X线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为28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无内固定螺钉松动、移位或断裂。结论采用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齿状突骨折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关节镜下钢丝内固定治疗髁间嵴撕脱骨折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克海  李华壮  方军 《山东医药》2008,48(15):54-54
2003年4月~2007年7月,我们在关节镜下采用钢丝内固定治疗髁间嵴撕脱骨折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背景: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给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带来了希望,最近的比较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修复全层软骨缺损的最佳细胞源.目的:在体外团状培养系统中,以Ad-hTGF-β1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并对分化后的细胞进行鉴定.设计、时间及地点:以细胞为对象的重复观察测量实验,于2007-06/2008-01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2月龄日本大耳白兔由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扩增,Ad-hTGF-β1转染后,在团状培养系统中培养.通过组织学、免疫组化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其成软骨分化.主要观察指标:组织学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方法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的表达.结果:组织学染色显示,诱导后细胞呈软骨细胞样形态.免疫组化方法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显示,诱导后的细胞表达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Ad-hTGF-β1诱导后在团状培养系统中可分化为软骨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应用的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7年应用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3例失效病例。结果 13例病例中,3例侧钢板断裂,3例钢板螺钉拔出,6例拉力螺钉切出,1例切口感染;与患者骨折类型、骨质疏松情况、头钉放置位置、手术后负重时间有关。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年龄和适当的功能练习是预防DHS固定失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Backgroud:Themaincausesofprotrusionofcervicalinter-vertebraldiscaredegenerationssuchasosteophymasondegener-atedprotrudedintervertebraldiscandvertebralbodyanteriortovertebralcanal.Decompressionviacervicalanteriorapproachandfusionofimplantedboneareeffectivemethods.Anditisveryimportantforsurgicaleffectandfunctionalrestorationtomakesufficientpreoperativepreparationandconsummatepostoperativerehabilitation.Objective:Todiscusstheeffectofanteriorapproachandearlyrehabilitationtrainingonprotrus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