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综合类   10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伴发脑病在临床上并非少见。目前其机制未明,可能与体内脂肪及糖代谢紊乱有关。其特征为血清淀粉酶升高、血糖升高及脑病等三联征,患者表现短期和长期的精神紊乱、谵妄、行为异常及意识障碍等。本文报道近3年来急性胰腺炎伴发  相似文献   
2.
舌咽神经痛是一不常见的痛性抽搐。其表现除神经痛外有心律不齐,晕厥、癫癎发作,和腮腺分泌过多。也曾有心脏停搏的报导。大多原因不明。罕见的病因包括桥脑小脑角血管异常和肿瘤,椎动脉病,起源自颈动脉、咽、喉和扁桃体的颅外肿瘤,蜘蛛膜炎,和茎突韧带的骨化。本文首次报导认为颅外血管疾病,颈内动脉闭塞,和颈外动脉狭窄为一可能的原因。由于在颈静脉孔附近舌咽神经的缺血性损伤形成的人工突触为可疑病因。患者68岁女因视力突然丧失30分钟入院。当视力恢复后感到左眼下视野稍模糊。病人有高血压病史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体检除血压180/100  相似文献   
3.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g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1979年新发现的一种独特的免疫缺损性疾病。最早发现在美国,后相继在加拿大、欧洲、中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发现。该病常见于高危人群的同性恋者、静脉滥用毒性药物及海地移民。其临床特征是细胞免疫功能受损、T细胞免疫缺陷、其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比率降低,因此对病毒及多种条件致病菌有高度敏感性,常伴有肺卡氏囊虫病或伴发kaposi’s肉瘤及其他肿瘤。其传播方式是通过密切接触AIDS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粘膜和组织,或经常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3例肺结核合并急性坏死性脊髓病其中一例继发双侧球后视神经炎,作者认为可能与脱髓鞘疾病的病因有关。例一:43岁,男性。因肺结核用药物治疗,包括INH900mg/日。治疗期间发生球后视神经炎,即停药。35天后又出现背痛和迅速发展的脊髓病。脑脊液中多核白细胞增多,糖低,旦白增高,尸解见到视神经,视交义及视束均有脱  相似文献   
5.
典型的肾上腺白质萎缩症(ALD)为儿童性连隐性遗传性疾病.本病具有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与进行性脑白质变性,导致视觉丧失、痴呆、四肢轻瘫等征象,且可致命.最近报导成人中亦有类似疾病称为肾上腺脊髓神经病变(AMN).该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其特征为肾上腺机能不全、生殖腺机能呈不同程度低下、痉挛性轻瘫以及远端多发性神经病变.两种疾病的超微结构病理学示肾上腺皮质各区细  相似文献   
6.
<正> 本文对34例长期应用抗痫药的癫痫患者进行免疫学测定,测定结果免疫异常率为70%左右,提示癫痫与免疫异常有一定关系。 癫痫与免疫异常,近几年来文献中已屡有报道,但结果不一。本文对34例长期应用抗痫药的癫痫患者进行免疫学测定,且对非癫痫者用抗痫治疗前后进行有关观察、比较,并结合文献作初步探讨。 一、临床情况:34例中男性22例,女性12例,均为成年。年龄18~55岁,平均29岁。应用抗痫药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较罕见。本院在1969~1984年2月住院的6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并发神经系统疾病9例,其中确诊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ACNS)2例。兹报道于下并探讨其发病机理。例1 鲁某男48岁工人于61  相似文献   
8.
重症肌无力病人可有抗骨骼肌抗体存在,乙酰胆硷受体(AchR)抗体的出现已成为诊断重症肌无力的依据.曾有报导重症肌无力病人出现单株免疫球蛋白病.作者报导一例伴IgG免疫球蛋白病的重症  相似文献   
9.
白塞氏病早先被认为是口腔阿弗他溃疡,生殖器溃疡,和前房积脓性虹膜炎的三联症状群。现知本病具广泛全身性病变,包括:滑膜炎,类似结节红斑的皮肤血管炎,结肠炎,血栓性静脉炎,大动脉瘤和脑炎。由于组织学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得病后出现另一新的临床表现需要几个月或几年,更增添诊断上的困难。为了减少诊断困难,提出了新的诊断标准:具反复发生的  相似文献   
10.
对79例各种原因造成的神经肌肉瘫痪和运动单位功能障碍应用4通道功能性电刺激进行治疗,66例临床痊愈,13例明显好转。其中21例系上运动神经元瘫痪,15例痊愈,6例明显好转。脊髓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运动单位功能障碍58例,51例痊愈。功能性电刺激的治疗作用机制,除适应肌肉“募集作用”和“募集次序”以增强患肢肌力外,尚需作进一步探索。从对下运动神经元有良好作用看来,提示功能性电刺激对下运动神经和运动单位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