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 NPH)的临床特点,以及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在i NPH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瑞金医院北院收治的35例可能的i NPH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基本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i NPH患者的步态改变更具有临床意义。经过MDT模式诊疗后的18例患者被诊断为很可能的i NPH,并接受了分流手术。18例患者中无手术死亡者,术后平均随访13.2个月。术后16例(89%)患者症状改善,其中步态改善16例(89%)、尿失禁改善14例(78%)、智能改善11例(43.7%)。结论 MDT模式能全面分析i NPH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提高诊断正确率,为患者提供合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建议;值得进一步研究完善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至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33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个月内随访时是否出现预后不良,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241)与预后不良组(n=95)。分析对比与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可能相关的13项因素。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studio建立预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近期预后不良的Nomogram模型,进行可视化展示。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近期预后不良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预测效能评价。结果 共收集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336例,其中发生预后不良的患者95例,占比为28.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脑萎缩、脑复张、术前血肿宽度、术前中线移位、术后硬膜下间隙、出院时中线偏移程度是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依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  相似文献   
3.
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成人烟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硬脑膜-血管融合术(EDAS)治疗成人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神经外科2005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25例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2岁。以缺血为首发症状者19例,出血为首发症状者6例。根据Suzuki分型标准,Ⅲ期14例,Ⅳ期8例,Ⅴ期3例。术前常规行血管造影明确诊断。所有病例均接受EDAS手术。术后6个月复查DSA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本组25例患者,行左侧EDAS手术9例,右侧EDAS手术16例。术后6个月复查,再次接受对侧EDAS手术3例。(1)新生血管生长:术后6个月DSA复查,25例患者中血管重建有效率为85.7%。(2)术后神经功能症状改善:术后6个月复查,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标准对25例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估,脑缺血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P0.05),脑出血组神经功能改善不明显(P0.05)。25例患者平均随访3.2年,1例缺血患者术后有短暂脑缺血发作,未伴有神经功能缺损表现;脑出血患者未有再出血发生。结论 EDAS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对成人缺血型烟雾病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正神经鞘瘤(Schwannomas)是椎管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位于髓外硬膜下或硬膜外。髓内神经鞘瘤(Intramedullary Schwannomas)是罕见的椎管内肿瘤,仅仅占神经鞘瘤的1.1%~[1],占髓内原发肿瘤的0.3%~1.5%~[2]。现报告1例高颈段髓内神经鞘瘤,并通过结合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复习对髓内神经鞘瘤的诊治分析如下。1病例患者男性,46岁,因"右下肢酸痛1年,加重伴左上肢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微血管减压术对患者听力的影响,探讨听力受损的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02名面肌痉挛患者围手术期听力情况,同时使用t检验、χ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听力减退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电测听结果显示:24名(23.5%)患者纯音听阈均值降低大于5dB,其中:手术侧13耳,非手术侧12耳。统计学研究发现,术后患者是否出现纯音听阈降低,与患者责任血管有关(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术前及术后应常规做双耳电测听检查。微血管减压术后PTA降低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对于多根责任血管共同压迫的HFS患者,术者应尤其注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微侵袭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期间我院3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微侵袭组(n=12)和大骨瓣组(n=26)。微侵袭组给予微侵袭血肿清除术治疗;大骨瓣组采用基底节区改良翼点入路,骨窗大小约为6 cm×8 cm。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情况、临床神经功能缺失量表(ND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微侵袭组患者总好转率为91.67%,高于大骨瓣组的73.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侵袭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大骨瓣组(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N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手术前(P<0.05),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手术前(P<0.05),微侵袭组患者NDS评分明显低于大骨瓣组(P<0.05),ADL评分明显高于大骨瓣组(P<0.05);两组患者颅内感染、肺部感染以及再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术相比,微侵袭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更加安全有效,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更好,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切除与瘤床间质内缓释化疗对复发性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瑞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114例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外科手术切除联合瘤床间质内缓释化疗组(A组) 51例,仅外科手术切除组(B组) 63例。手术后2~3周所有患者均接受放疗。统计分析两组之间的Karnofsky行为表现量表评分、肿瘤复发率和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的Karnofsky行为表现量表评分[70(60~80) vs. 70(60~80)]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患者的顺铂缓释聚合物在术后1个月完全生物降解。A组患者脑胶质瘤在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与B组相比(16/51=31. 4%vs. 25/63=39. 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在12个月和24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45. 1%(23/51)、62. 7%(32/51),均显著低于B组患者12个月(37/63=58. 7%)和24个月(51/63=81. 0%)的复发率(P 0. 05)。A组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的中位数(427. 5 d)明显长于B组患者(211. 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结论用顺铂缓释聚合物进行瘤床间质内化疗能降低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外科手术切除后的肿瘤复发率,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微血管减压术的安全性正在逐步提高。近来,在术中保留岩上静脉(SPV)系统的意义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SPV的属支变异较大,不同患者对切断SPV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在微血管减压术中,应慎重处理SPV以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本文围绕SPV的解剖特点和微血管减压术中对SPV处理的最新观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开颅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需要行气管切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开颅手术治疗的12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术后均需要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术后2周不能脱机病人行气管切开。结果 123例中,70例术后2周内顺利脱机,53例需行气管切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入院GCS评分≤8分(OR=4.454;95%CI 1.236~16.048;P=0.022)、术前发生脑疝(OR=6.165;95%CI 1.950~19.493;P=0.002)、术前误吸(OR=3.025;95%CI 1.126~8.128;P=0.028)为术后需气管切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开颅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中,入院GCS评分低、术前发生脑疝、误吸的病人,需要长时间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建议早期行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