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管内机械取栓是治疗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治疗方法。应结合病史、发
病形式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病变性质;依据病变性质并参考手术路径,个性化选择支架取栓、
抽吸取栓、球囊/支架血管成形术、动脉溶栓任一种或多种方法联合取栓;并依据手术方式选择手
术材料,以快速高效地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2.
置CuIUD妇女血清及宫腔冲洗液Cu~(2+)浓度的近期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含铜表面积的 3种CuIUD对血清及宫腔冲洗液中Cu2 + 浓度的影响。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3种CuIUD置器后不同时段血清及宫腔冲洗液Cu2 + 浓度。置器后不同时段血清Cu2 + 浓度与置器前两两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宫腔冲洗液中Cu2 + 浓度置器后与置器前比较显著升高 (P <0 0 5 ) ,不同种CuIUD置器后不同时段Cu2 + 浓度之间两两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3种不同含铜表面积的CuIUDCu2 + 浓度均在置器后 1月达到峰值。置CuIUD后对血清Cu2 + 浓度无显著影响而宫腔局部Cu2 + 显著增加 ,置器后不同时段Cu2 + 浓度基本稳定且含铜表面积不同的IUD间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施行以来卫生监督领域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对全国卫生监督机构进行问卷调研.结果 ①统一了处分依据;②明确了政务处分与组织处理之间的关系;③合并执行规则;④对于该法实施前发生的违法行为适用相关规定.结论 ①增强法治意识,做好风险防控;②完善制度建设,严格执法程序;③结合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鸢尾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正常大鼠仅分离右颈总动脉不进行其他操作作为假手术组。于造模结束第2天,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按50,100和200 mg·kg^(-1)的剂量灌胃给予50 mg·mL^(-1)鸢尾素溶液;对照组按200 mg·kg^(-1)的剂量灌胃给予50 mg·mL^(-1)葛根素;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等体积0.9%NaCl。6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4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和Th2细胞数量,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脑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低、高剂量实验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的PI3K蛋白磷酸化分别为0.21±0.04,0.46±0.05,0.49±0.07,0.12±0.03和0.64±0.05,AKT蛋白磷酸化分别为0.89±0.06,1.37±0.08,1.41±0.12,0.68±0.04和1.74±0.26,Th1细胞比例分别为(30.46±3.37)%,(23.43±3.37)%,(22.73±1.28)%,(36.85±3.45)%和(20.28±3.93)%,Th2细胞比例分别为(3.60±0.38)%,(4.16±0.45)%,(4.23±0.37)%,(2.91±0.43)%和(5.15±0.39)%。低、高剂量实验组和对照组、假手术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鸢尾素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从而降低Th1细胞比例、升高Th2细胞比例,进而实现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的缓解。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一个标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的患者体内HBV DNA亦较高。有报道所有该类标本均可检测到HBV DNA,且绝大部分(83.33%)的HBV DNA滴度高于10^6拷贝/ml。然而,我们在对临床标本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中发现,相当一部分该类血清标本不能检测到HBV DNA或检测结果低于试剂盒检测下限。为了排除所用试剂盒缺陷造成的可能,我们对目前国内医疗机构常用的三种HBV DN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试剂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PSCI)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住院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88例,根据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将入组患者分为PSCI组和非PSC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SCI的可能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PSCI的总发病率为53. 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脑梗死病史、发病部位是PSCI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PSCI常见,高龄、脑梗死病史、发病部位是PSCI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急性缺血十牛卒中的抗凝治疗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本文综述了常用抗凝药物如肝素、低分子肝素的作川机制,并从循证医学角度对近年来发表的一些关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抗凝治疗的大型临床试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分析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g-like receptor,KIR)及其配体分子相合与否对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效果的影响。分析了74例KIR基因及其配体分子HLA-Cw的分布频率和特点,同时比较KIR分子配体缺失与否对单倍相合骨髓移植患者总体生存、无病生存、GVHD发生以及复发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9个KIR基因表型中2DL1、2DL4和3DL2-3在所有个体100%分布,其他高频率分布的还有3DP1(98.6%)、2DP1(98.6%)、3DL1(97.3%)、2DL3(97.3%);抑制型基因分布频次是活化型的1.37倍;所有单倍体都含有2DL1、KIR3DL2、3DL3和2DL4,其中每个单倍体中均含有2DL2和/或2DL3。HLA-C14个等位基因中Cw7分布频率最高为37.8%;KIR2DL2/2DL3识别配体Group2(HLA-Cw1,3,7,8,13,14)组占43.2%。32例单倍相合骨髓移植中KIR基因错配发生比例为43.8%,其中9/14例为2DL不相合、5/14为2DL2或3DL1不相合;46对单倍相合骨髓移植中HLA-Cw全相合者29例,不相合者14例,HLA-Cw发生完全错配比例为30.4%,全相合比例为63.4%。14例KIR基因不相合和13例KIR基因相合移植病例中,KIR基因相合组生存率高于KIR基因不相合者(p=0.032);17例KIR分子配体HLA-Cw不相合移植患者的DFS明显高于24例相合者(p=0.024)。按供受者KIR配体是缺失的GVHD矢量组生存率高于非GVHD矢量组(p=0.015)。急性重症GVHD发生与活化型KIR2DS1/2DS2有关,2DS1/2DS2不相合组高发急性重症GVHD同时复发减低,而2DS1/2DS2相合组低GVHD但是复发增多。14例KIR配体不相合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后1例复发死亡,而12例KIR配体相合组患者有4例复发死亡。结论: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的主要特点就是HLA不全相合,KIR基因表型不一致性及其配体缺失也是其主要免疫学特征,供者型KIR配体的缺失与移植效果有密切关系,在单倍相合移植中分析KIR基因及其配体对于供者选择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快速检测临床样品中结核分支杆菌耐药突变情况。方法根据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H37Rv序列,设计了覆盖rpoB、katG,inhA基因突变区的系列寡核苷酸探针,制作膜芯片,检测临床样品中结核分支杆菌基因突变情况,以此判断耐药结果。结果在305例临床病例中,共检出阳性病例125例,其中阳性敏感病例64例,阳性突变病例61例,阳性率为40.98%,在125例阳性样品中,共发现有8种突变类型,其中10例531L,占7.94%,19例315M,占阳性样品中总数的15.08%。结论PCR与膜芯片杂交技术可临床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并具有快速、简便、敏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鹪丙型肝炎患者DC-SIGN/DC-SIGNR基因颈区重复序列的遗传多态性分布,探讨DC-SIGNR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HCV)载量的关系。方法采用PCR结合DNA测序对300例丙型肝炎患者DC—SIGNR重复序列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和测序分析;同时检测了患者的HCV病毒载量。结果该研究发现携带7等位基因(中等的)的患者、其HCV病毒载量水平低于携带9等位基因(较长的)的患者(P〈0.05),此外7/7基因型的患者组其HCV病毒载量水平低于9/7基因型的患者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HCV病毒更易与携带较长DC—SINGR等位基因的患者结合。结论DC-SIGNR遗传多态性可能与HCV病毒在个体内的复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