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有研究表明足的部分解剖区域支撑着人体大部分质量,并调节着人体的平衡,测量这些区域的压强峰值及分布即可获取足、下肢乃至全身的生理、结构及功能等方面的大量信息。目的:观察健康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然行走时左右足峰力值、负荷冲量等的动态足底压力分布。方法:采用三维动态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对16~19岁适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结果与结论:受试者足底应力-时间曲线呈明显的双峰型,足底10个分析区域峰力均值在足跟外侧最大(P<0.01),右足习惯者第1趾、第1,2跖骨、足跟内外侧区域平均峰力值右足大于左足(P<0.05),而第5跖骨、足弓2个区域平均峰力值左足大于右足(P<0.05)。受试者行走时整足接触阶段、离地阶段负荷中心在第1、2跖骨、足跟内外侧区域,足部最大负荷部位在第1、2跖骨、足跟内外侧区域,男女左右足分布规律基本一致。结果证实,健康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左右足动态与静态足底压力分布规律存在一致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纪斌  庞金辉  曹成福  周军杰  陈贤奇  潘伟成 《上海医学》2012,35(11):957-959,987
目的评价钢板前置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10年8月,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前置内固定术治疗53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其中Robinson 2A2型27例、2B1型23例、2B2型3例。分别于术后第3、6周和术后第3、6、12、18个月拍摄锁骨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以Constant标准评价患侧肩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3.4±2.2)个月。锁骨X线片显示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6±0.7)个月。52例患者行肩关节功能的Constant评分,疗效评价为优34例、良16例、可2例,总体优良率为96.2%(50/52)。结论钢板前置内固定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兔羊膜上皮细胞(AECs)向兔软骨细胞诱导分化的特性.方法 获得兔新鲜羊膜组织,去除外膜组织,并剪碎,胶原酶消化法进行原代培养.经传代培养、细胞形态观察后,用软骨细胞诱导培养液使AECs向软骨细胞分化,并以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鉴定,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检测软骨细胞特征性表现、细胞活性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结果 兔羊膜上皮细胞具有前期胚胎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采用酶消化法可快速分离培养原代细胞.MTT比色法显示第3代传代细胞活性、增殖能力较高,未进行软骨细胞诱导的细胞未显示出软骨细胞的特征性表现,经软骨细胞诱导分化后,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表明其能较好的表现软骨细胞特征.结论 兔AECs无伦理学限制,且具有前期胚胎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有望成为软骨细胞组织工程学新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分别采用滑动式鹅头钉(DHS)和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1年2月,307例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男189例,女118例;年龄38 ~69岁,平均(50.64±5.25)岁.股骨颈骨折分型按Pauwels分型:Ⅱ型86例,Ⅲ型221例.本研究病例损伤至手术时间2~5d,平均(3.15±2.03)d.本组病例随机采用滑动式鹅头钉(DHS)或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采用滑动式鹅头钉(DHS) 136例,采用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171例.患者手术后经规范术后随访,临床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价标准.[结果]28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 ~32个月,平均(15.4±3.25)个月.Harris评分:DHS组从术前平均(13.52±3.06)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平均(83.54 ±2.15)分;其中优65例,良48例,可17例,差6例,优良率为83.1% (113/136),差评中1例(0.74%)发生骨不连,3例(2.21%)发生髋内翻畸形,2例(1.47%)发生股骨头坏死.InterTAN组从术前平均(11.86±4.75)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平均(91.75±3.62)分;其中优92例,良66例,可13例,优良率为92.4% (158/171),无骨折不愈合及髋内翻畸形、无髓内钉断裂.本研究中所有病例均无感染.[结论]应用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坚强,可早期活动,与DHS比较,具有较少的骨不连和髋内翻发生率,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冲洗关节腔对半月板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人选我国3个中心48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列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根据撕裂类型给予关节镜修整、切除术,清理关节腔治疗。对照组240例,339条患肢,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治疗组240例,324条患肢,给予rh—aFGF溶于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治疗组关节功能优等率为41.7%,对照组为3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22,P=0.035)。治疗组纵裂、水平裂、斜裂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98.7±5.2)、(95.2±5.4)、(89.3±2.3)分,对照组分别为(81.6±5.0)、(78.4±7.4)、(76.6±6.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腔内冲洗rh—aFGF,有利于半月板损伤修复.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背景:关节软骨损伤后几乎不能完全修复,在生理负荷下容易发生退行性改变,最终发展成骨性关节炎.因此,利用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重建受损关节软骨为骨关节软骨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目的:全面了解生物特性与正常关节软骨相似的组织工程软骨的构建,明确目前软骨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计算机Medline数据库1994/2009收录的组织工程化软骨细胞相关综述和论文报告,并分析其诱导种子细胞及调控途径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共纳入软骨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相关文献27篇.软骨细胞基质中的生长因子,通过不同的细胞信号通路在软骨生长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周围环境因素也影响诱导分化的结果,但目前对于各个信息通路之间的联系及相互关系尚不完全明确.构建组织化软骨的支架材料也有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明白介素1β(IL-1β)诱导骨关节病(OA)的膝关节半月板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合成及释放.方法取22例OA患者的膝关节半月板组织,体外组织块培养过程中加入0.1 ng/ml IL-1β进行诱导.对半月板组织中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表达进行检测.定量分析诱导后的组织培养上清液中NO和PGE2的含量.结果所有OA患者的半月板组织中都有NO稳定生成[(113.42±9.48) μmol*g-1*24 h-1].IL-1β诱导后,iNOS的表达和NO、PGE2的生成均明显上升(均为P<0.01).结论 OA患者炎症反应中产生的IL-1β可以刺激半月板组织,使NO和PGE2的生成增多,进一步推动骨关节炎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探讨采用可注射性含BMP生物骨替代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与随访。方法将13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A组采用普通骨水泥,B组采用可注射性含BMP生物骨替代物,注入量为3~7mL,平均5mL。所有患者手术前均有明显胸背部疼痛,其中32例失去活动功能。在X线透视引导下,经双侧椎弓根入路行PVP手术,术后患者随访3~6年,平均(5.20±0.24)年。结果两组病例随访结果,A组59例疼痛改善,疼痛缓解时间为术后1~5d,平均(2.90±0.45)d,受伤节段椎体压缩修复率为(44.25±7.52)%;1例椎体注射人工骨材料溢入椎间盘,1例椎体注射人工骨材料溢入椎旁软组织,无溢入椎间孔和椎管内。B组38例疼痛改善,疼痛缓解时间为术后3~7d,平均(5.20±1.36)d,受伤节段椎体压缩修复率为(39.89±5.36)%;2例椎体注射人工骨材料溢入椎间盘,3例椎体注射人工骨材料溢入椎旁软组织,无溢入椎间孔和椎管内。结论椎体成形术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Pilon's fracture)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9年7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311例Pilon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随访,其中268例获得规范随访。依据AO/OTA分型,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制订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和骨折复位情况影像学评估结果(Burwell-Charnley标准)进行分类,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及胫骨远端有限接触性加压钢板内固定。结果 268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2.0~10.5年,平均(7.86±1.56)年。AO/OTA分型为C2型者123例,C3型145例。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26例,良104例,差38例,优良率为85.82%。Burwell-Charnley标准解剖复位181例,复位一般73例,复位差14例。结论重建小腿远端"两柱一体"的平衡与稳定是治疗Pilon骨折的关键,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可使骨折断端良好复位,固定可靠。影响Pilon骨折疗效的因素,不仅是骨折的整复固定,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局部软组织的有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探讨外固定支架在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62例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Müller AO分型:A3型14例;C2型28例;C3型20例),均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跨关节固定术治疗,必要时辅以克氏针经皮撬拨复位固定。采用改良sarmiento系统评估骨折复位情况、Dienst标准评估腕关节功能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 62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5周。随访3~12个月,其中53例复位优良,占85.5%;57例腕关节功能优良,占91.9%。有2例出现钉道感染、1例Schanz钉松动,经积极处理后顺利愈合;另有1例出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未见神经血管损伤、骨折再移位。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手段之一。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