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究脉冲CO_2点阵激光结合E光治疗痤疮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6年9月笔者医院进行面部瘢痕整复患者10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使用脉冲激光对面部瘢痕进行修复,研究组使用脉冲CO_2点阵激光结合E光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结痂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结痂时间、疼痛持续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脉冲CO_2点阵激光结合E光治疗面部瘢痕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满意度,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HPC)的诊断、治疗,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2例颅内HPC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病理结果均为HPC。术后均辅助放疗,术后随访0.5、1.5年,1例恢复良好、无复发,1例预后差、复发3次。结论 HPC确诊依赖病理检查;多采用治疗手术+放疗等综合治疗,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立论依据】 人体自身清除Aβ主要是通过中枢清除和外周清除两种方式,中枢清除Aβ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一些受体或者转运蛋白等介导Aβ进入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或者神经元进行降解,或通过脑血管中的受体介导Aβ由脑内泵到外周血液循环进行清除等。外周清除Aβ主要通过外周血循环中一些蛋白对中枢的Aβ起到“漏槽效应”。体内Aβ的清除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有关,人为改变其表达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新途径。 【设计思路】 在外周血中Aβ与可溶性LRP1结合形成的复合物随血循环到达肝脏清除, 促进Aβ从中枢到外周的转运并有效地防止了游离的Aβ再次进入中枢,故肝脏中的LRP1介导着Aβ的全身系统性清除。LDLR在Aβ清除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LDLR缺陷的APP转基因小鼠大脑Aβ的沉积显著性增加;而在LDLR高表达的APP转基因小鼠大脑Aβ的沉积显著减少;另外转基因小鼠中LDLR表达升高两倍足以使脑内Aβ减少50%以上。这些证据提示调控Aβ清除相关受体或蛋白的表达可能对AD起到疾病修饰的作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属于茶多酚,是绿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我们假设EGCG等多酚类物质对外周Aβ清除有效,并探究LDLR和LRP1的表达是否受多酚物质的影响,同时探究外周清除途径中多酚类物质对肝细胞摄取Aβ的影响。若多酚类物质能够提高LDLR或LRP1的表达水平,诱导Aβ自身清除,则提示多酚类物质在AD治疗中存在潜在的应用前景,LDLR或LRP1也将是有效的促进Aβ清除的人为干预途径。 【实验内容】 (1)EGCG对肝细胞LDLR和LRP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2)EGCG对肝细胞Aβ摄取和清除的影响:①高内涵定量检测对Aβ摄取的影响;②ELISA检测对Aβ清除的影响。 【材料】 98%EGCG,Chang liver细胞,胎牛血清等。 【可行性】 通过观察经EGCG处理的细胞对Aβ的摄取从细胞水平来探究其作用,再从分子观察LDLR和LRP1的表达变化来探究EGCG对LDLR和LRP1自身清除途径的影响。理论上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创新性】 (1)选用中国历史悠久的绿茶当中的提取物EGCG,廉价易得,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选用多组织来源细胞,机制探究全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方法将49例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20例,对照组29例。微创组行血肿腔穿刺+尿激酶灌注溶解引流术治疗,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治疗。统计治愈率、显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组死亡3例,对照组死亡9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显效8例,并发症8例;对照组显效8例,并发症29例。两组病例随访半年,微创组治愈16例,对照组治愈17例。2组对比分别行χ2检验,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穿刺加尿激酶灌注引流术是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内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通过手术治疗的71例脑出血患者,对其中的9例术后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初步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结果高血压脑出血发生术后再出血12.7%(9/71),再次血肿清除7例,再出血患者死亡4例,昏迷3例,神志转清醒2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严重影响预后,导致再出血最主要原因是手术中止血不彻底,临床上可通过显微镜或内镜辅助下止血、尽可能选择首发症状7~24h内进行手术、手术后保持麻醉平稳及有效控制血压进行预防再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三叉神经痛神经根部蛛网膜病理变化。方法对43例实验组原发三叉神经痛神经根部蛛网膜和21例对照组颅脑外伤患者近侧裂或侧裂部的蛛网膜送病理检查,采用SPSS软件,运用卡方检验对两组资料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水肿、钙化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再进一步将慢性炎性细胞浸润、钙化例数二者行两两对比。结果两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钙化的阳性率的卡方检验P<0.05,二者有显著差异,水肿阳性率无差异;慢性炎性细胞浸润、钙化例数二者行两两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根部周围环境中存在炎性反应,炎性反应存在可使局部水肿、长期存在可形成钙化。  相似文献   
7.
相对分子质量为67000的层粘连蛋白受体(67LR)是一种细胞外基质的非整合素型表面受体,在肿瘤细胞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细胞。它是由一种小分子多肽——相对分子质量为37000的层粘连蛋白受体前体(37LRP)通过脂肪酸乙酰化转变而来。67LR广泛参与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侵袭和凋亡过程,不仅是层粘连蛋白的受体,还可作为其他多种病毒和朊蛋白的受体。67LR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主要的膜表面受体,EGCG通过与67LR相互作用调控Toll样受体、MAPK和NF.KB等信号转导通路,对肿瘤的生长、转移抑制以及促凋亡有显著作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关于67LR及其与EGCG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ecrebral hemor-rhage,HICH)是高血压病患者的脑实质内突然自发性出血,是高血压病晚期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和主要致死原因之一。脑出血(intrecrebral hemorrhage,ICH)在中国人、日本人、墨西哥裔、拉美裔、非洲裔美国人和美国土著人群中较为常见[1]。在美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