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精神疾病患者过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原因,探讨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过量中毒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共有57例精神疾病患者过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女性疾病患者多于男性.药物以氯丙嗪、氯氮平为主.疾病以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为主.过量服药原因主要为精神病症状发作及情绪控制不良.结论:对精神疾病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对其监护人进行相关护理知识宣教,加强家庭对药物的有效管理,呼吁全社会关心爱护精神病患者,是防止精神病患者过量服药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普通人群中大约有25%左右的人存在抑郁症状,但未达到抑郁症的症状标准、或病程标准,这被称之为阈下抑郁(SD)[1],但其与抑郁症造成同样严重的社会功能损害[2].这类人往往对药物有排斥的心理,且单纯服用药物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江苏地区精神专科医院临床女护士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精神专科医院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和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江苏省不同地区的6所精神专科医院1260名女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 被调查对象主观幸福感前18项总分为(67.89±14.09)分,处于中等幸福感49~72分之间,但显著低于全国女性常模(71.00±18.00)分,两者比较,t =-2.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回归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对职业伤害的担心程度、家庭的支持程度、收入状况、医院支持系统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江苏地区的精神科女护士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但显著低于全国女性常模,提高其主观幸福感可以从减少精神科护士的职业伤害、关注家庭方面影响、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和高效的医院支持系统4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抑郁症患者遵医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电话问询的形式,对50例已出院抑郁症患者的遵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0例抑郁症患者出院6个月后,遵医行为好的仅12例,遵医行为差的高达38例,因遵医行为差而病情再发住院的9例。结论:提高抑郁症患者的遵医行为,对降低疾病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与探讨心理护理结合生物反馈治疗与单纯生物反馈治疗两种方法在促进焦虑症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将入组的焦虑症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心理护理结合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30例)和单纯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30例),观察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6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2、6周末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1),而对照组治疗6周末差异有显著性( P<0.01);治疗6周末两组间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两组方法治疗焦虑症均有显著疗效,心理护理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对近期焦虑情绪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生物反馈治疗,减轻了患者的躯体化症状,增强了疗效。  相似文献   
6.
钱一平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2):1320-1321
对10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通过介绍睡眠卫生知识,帮助建立个人睡眠卫生习惯,同时进行放松训练和认知干预,结果6例痊愈,2例显效,2例好转.认为非药物治疗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失眠症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韩燕  钱一平  张丽  朱琴 《护理学杂志》2020,35(22):52-56
目的 从江苏省首批“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的医院护理管理者视角出发,了解她们对该试点工作的运营管理体验,为正式指导意见的出台提供参考。方法 对9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9名护理部主任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群:“互联网+护理服务”带来的积极体验、“互联网+护理服务”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思考。结论 江苏省9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护理管理者在“互联网+护理服务”运营管理过程中,有积极体验也有消极体验,需完善相关机制与法律法规的建设,以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高考学生和家长考前焦虑的作用.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状态焦虑问卷(S-AI)、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对高一学生315人和高三学生295人进行测试,同时对其父母进行SAS、S-AI测试;对高考学生57人及其父母102人进行心理干预前后测试.结果 高三学生及其父母的SAS、S-AI评分明显高于高一学生及其父母(t=2.422-3.975,P<0.05,P<0.01);高三学生TAS评分高于高一学生(P<0.01).学生与父母的SAS、S-A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1,0.759,0.733,0.824,P<0.01).心理干预后高考学生的TAS得分明显下降,高考学生及家长的SAS、S-AI评分低于非干预的考生及家长[(41.12±10.13)分,(49.24±11.80)分;(43.05±9.97)分,(49.01±11.29)分;(53.28±9.87)分,(58.55±10.20)分;(52.47±9.91)分,(59.18±11.75)分,t=2.861~4.456,P<0.01].结论 高考学生及家长的焦虑程度较非高考学生及家长高;学生与家长的焦虑存在较高程度的相关性;对学生及其家长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对缓解高考学生考前焦虑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癫痫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随机选择106例癫痫患儿家长,使用SCL-90量表进行健康调查。结果癫痫患儿家长的SCL-90量表总分为(152.29±23.71)分高于全国常模(129.60±0.3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6,P〈0.01),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阳性项目数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针对心理问题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后,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152.29±23.71)分比(126.40±10.23)分;t=10.32,P〈0.01]。结论癫痫患儿家长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护理干预可改善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制订实施方案,修订考核标准并强化管理监控,落实知情监督机制,简化护理文书,完善护理支持系统,逐步取消由家属承担生活护理,实行分层护理,责任包干.结果 提高了护理质量合格率及病人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