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生酮饮食主要用于治疗癫痫,已证实它对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相关作用研究甚少。文中旨在探讨生酮饮食在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的抗氧化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出生35 d的SD大鼠,建立自由落体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分别给予生酮饮食、正常饮食1周,然后处死测脑组织干湿重比,用Western blot和RT-PCR测血红素氧合酶1(Hemeoxygenase 1,HO-1)蛋白及基因水平。结果给予生酮饮食后,脑水肿减轻,HO-1 mRNA的表达及蛋白含量均增高。结论生酮饮食对颅脑损伤患者具有抗氧化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神经介入支架取栓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昌三三四医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ICVD患者进行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试验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加用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介入支架取栓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血流动力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NIHSS评分、血清Hcy水平和颈内动脉、椎动脉、颈总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峰流速均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均更低(P<0.05)。结论 神经介入支架取栓联合静脉溶栓治疗能有效提高ICVD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促进脑组织供血恢复,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较机械取栓和选择性动脉溶栓两种方法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1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行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观察组行机械取栓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管再通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4 h后,两组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降低(P<0.05);治疗7、30及90 d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够较早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脑损伤常继发炎症、脑血肿、脑肿胀、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脑葡萄糖代谢已被证实在颅脑损伤后会改变。在几种脑外伤模型中,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KD)已被证明对创伤性脑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种饮食方式改变对儿童及成人头部受伤后的治疗均有较大潜力。活化的核因子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related factor2,Nrf 2)在脑外伤后的抗氧化保护神经作用也已在动物实验中得以证实。但KD对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及其与Nrf 2的相关性均未明确,文中就KD与Nrf2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水平对大鼠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10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E组,每组20只。A组为假手术组,仅行开颅手术;B、C、D、E组制作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并放血使血红蛋白(Hb)控制在相应范围(B组:Hb<70g·L-1,C组:70g·L-1≤Hb<90g·L-1,D组:90g·L-1≤Hb<120g·L-1,E组:Hb≥120g·L-1)。采用TUNEL法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C、D、E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Bcl-2、Bax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增高(P<0.05);与E组比较,B、C组细胞凋亡率、Bax/Bcl-2比值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大鼠颅脑损伤后Hb<90g·L-1可使Bax/Bcl-2比值明显增加,促进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后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分期行脑室-腹腔(V-P)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44例分期行V-P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手术的颅脑损伤后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患者一期先行V-P分流术,6例患者一期先行颅骨修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资料、并发症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 44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分流管堵塞1例(2.2%)、颅内感染1例(2.2%)、分流过度出现脑室裂隙样改变2例(4.5%)及并发癫痫或加重3例(6.8%),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术后1个月进行GCS评估,29例(65.9%)神经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15例(34.1%)无明显变化;复查CT或MRI示:原室管膜下水肿均有改善或完全消失,29例(65.9%)脑室基本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行GOS评分:良好23例(52.2%),中残14例(31.8%),重残或植物生存7例(16.0%)。结论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脑积水、脑膨出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分期行V-P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手术并发症少,可明显改善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扩大翼点-经颞叶-经天幕入路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为岩斜区肿瘤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5例(10侧)成人湿性头颅标本上模拟扩大翼点-经颞叶-经天幕入路,并结合10例(20侧)成人头颅干性标本进行颅底骨性结构间距离的测量,显微镜下观察该人路的岩斜区结构显露情况.结果 扩大翼点-经颞叶-经天幕入路可充分显露海绵窦、鞍旁以及上、中斜坡等颅底重要结构.结论 扩大翼点-经颞叶-经天幕入路适用于向鞍旁和海绵窦方向侵及的岩斜区肿瘤,对于主体位于颅后窝的岩斜区肿瘤同样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