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目的 研究分析神经内科癫痫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和治疗效果,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0例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顺序以及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5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癫痫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癫痫患者给予氟桂利嗪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副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PNS)指非原发肿瘤及其转移灶直接引起,但总和肿瘤相伴发生的全身或局部的症状和体征。对副瘤综合征的充分认识有助于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对我院2000-2004年收治1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白蛋白联合呋塞米对脑出血患者炎症反应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16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生命体征监测、脏器功能支持、脱水降颅压等治疗,B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白蛋白注射液10g静滴,2次/d,并在使用白蛋白后静脉推注呋塞米20mg,连续应用10d。观察14d内血乳酸、C反应蛋白(CRP)浓度和病死率。结果 A组患者血乳酸、CRP浓度和病死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应用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可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脑卒中作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我们使用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我院神经内科2010-02-2011-07收治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50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GsRg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缺血再灌注损伤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依达拉奉组(3. 2 mg/kg)、GsRg1低(10mg/kg)、中(20 mg/kg)、高(50 mg/kg)剂量组6组。给药后1 d、7 d和14 d采用改良m-NSS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采用原位TUNEL方法检测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GAFP蛋白水平;采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FZD1、PIWIL1、FOXM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sRg1低剂量组大鼠神经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 05),GsRg1中、高剂量组大鼠神经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 01); GsRg1低、中、高剂量组神经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 01),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P0. 01),大鼠脑组织NF-κB、GAFP表达显著降低(P0. 01),FZD1、FOXM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 01),PIWIL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 01),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GsRg1能够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其可能是通过调控FZD1、PIWIL1、FOXM1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血浆置换在神经内科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分别采用血浆置换法及血浆免疫吸附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法是神经内科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尤瑞克林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7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6例予以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脱水降颅压治疗;B组38例在同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0.15PNA静滴,1次/d,连用21 d,观察2组发病后14 d及30 d的Bathel指数和30 d内病死率.结果 A组发病后14 d Bathel指数低于B组(50.16±12.41 vs 58.09±16.70,P<0.05),30 d后Bathel指数也低于B组(58.66±13.82 vs 66.65±18.76,P<0.05),而30 d内病死率高于B组(36.11% vs 15.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尤瑞克林可改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