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资料  患者 ,男 ,5 6岁。既往身体健康。主因嗜睡半天 ,抽搐 1次于 2 0 0 0年 11月 17日入院。半天前午睡时 ,家人发现患者突然出现双眼向右凝视 ,口角抽动 ,呼之不应 ,约 2 0min后缓解 ,即之出现头痛嗜睡。入院后查体 :血压 12 0 / 80mmHg ,双肺呼吸音清晰 ,HR90次 /min ,律整齐 ,肝脾肋下未触及。嗜睡状态 ,构音不清 ,右侧瞳孔小于左侧 ,光反应迟钝 ,左眼上视差 ,右眼外展差 ,双眼有时向左凝视 ,有时分离状。左侧鼻唇沟浅 ,伸舌左偏 ,左上下肢肋力 4级 ,病理征可疑。起病 2 4h头颅CT无明显异常 ,病后第 4d头颅M…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 (IL- 6)是分子量为 26Ku的糖蛋白,由 212个氨基酸组成,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 [1]。 IL- 6可刺激 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并是促使 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的主要细胞因子。 IL- 6引起肝脏多种急性期反应蛋白的合成,所以血浆 IL- 6水平与 C反应蛋白、血浆淀粉酶、纤维蛋白原等多种急性期反应蛋白相关 [2]。近年来, IL- 6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关系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脑梗死 (CI)急性期组共 34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男 24例,女 10例,年龄 (60.21…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神经变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载体和生理功能的执行者,对蛋白质复杂多样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将在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等多个层次上全面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而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一次完成大量蛋白质的高通量分析.具有其他研究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是当今生命与生物技术中最活跃、最前沿、应用最广泛的研究领域之一。自2003年正式启动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以来.我国政府对蛋白质的研究和发展十分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并将“功能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纳入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成为生物和医药领域4项重大研究项目之一.这必将推动我国蛋白质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发现具有应用前景的生物学标志物。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但目前在诊断方面尚无可靠的生物学标志物,而主要依靠医师的临床经验.其漏诊率和误诊率均较高。因此,应用先进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尽快开发出具有早期预警、早期诊断价值的生物学标志物将是今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的前沿课题。我们将本期专题定为“蛋白质组学研究”,旨在使临床医师更为深入地了解蛋白质组学的相关技术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也希望使大家知道这项实验室中的前沿技术已距临床很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我们诊断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先进技术。[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学特征,筛选PD特征性生物标志物.方法 选择原发性PD患者61例、其他神经变性病(OND)患者29例和健康人30名,用弱阳离子交换(WCX)纳米磁珠捕获血清蛋白质组分,用MALDI-TOF-MS(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inass spectrometer)检测各样品的蛋白质质谱,用Biomarker Wizard 3.1和Biomarker Patterns Software Version 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差异分子并建立PD诊断模型.用盲法验证此模型.结果 在PD组和对照组之间筛查到17个差异分子(非参数检验Z值范围为-4.039--2.633,P<0.01).以5个质荷比(M/Z)分别为6121、5234、2961、4309、8170的分子建立了PD的诊断模型,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4%和83.1%.对40例新样本的盲法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对PD患者的诊断敏感度为85.0%,特异度为70.0%,正确率为77.5%.结论 采用WCX纳米磁珠与MALDI-TOF-MS联用的技术,可以得到PD特征性血清蛋白质/肽指纹图谱并能够建立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的PD诊断模型.此模型可以较准确区分PD和健康人,但尚不能准确地区分PD和OND,今后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5.
2007临床蛋白质组学高峰论坛于4月14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北京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和北京协和医院主办,博扬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和美国布鲁克·道尔顿公司承办.  相似文献   
6.
杨宏  郑晓立 《现代康复》2001,5(3):81-81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急性期血清中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ICAM-1的含量。结果 脑梗死组及危险因素组血清中ICADM-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血清可溶性ICAM-1水平的升高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存在有关,反映血管内皮存在炎症性活化,脑梗死伴发炎症反应,炎症反诮参与脑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7.
2006年4月,Neurology杂志发表了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关于帕金森病诊断和治疗指南的系列章,其内容包括:(1)新发帕金森病的诊断和预后。(2)合并症状波动和异动症的帕金森病患的治疗。(3)帕金森病患的神经保护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4)帕金森病患合并抑郁、精神障碍和痴呆的诊断及治疗原则。[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郑晓立  杨宏 《现代康复》2001,5(2):86-86
白细胞介素(IL-6)是分子量为26Ku的糖蛋白,由212个氨基酸组成,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IL-6可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并是促使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的主要细胞因子,IL-6引起肝脏多种急性期反应蛋白的合成,所以血浆IL-6水平与C反应蛋白、血浆淀粉酶、纤维蛋白原等多种急性期反应蛋白相关。近年来,IL-6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关系被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 附分子-1(ICAM-1)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 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ICAM-1含量。结果脑梗死组及危险因 素组血清中ICAM-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可溶性 ICAM-1水平的升高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存在有关,反映血管内 皮存在炎症性活化,脑梗死伴发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参与脑缺血性 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测定血清 ICAM- 1含量。结果脑梗死组及危险因素组血清中 ICAM- 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可溶性 ICAM- 1水平的升高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存在有关,反映血管内皮存在炎症性活化,脑梗死伴发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参与脑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