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颅脑损伤是常见外伤性疾病,由于小儿生理特点,临床表现与成年人不一致,易造成误诊,延误诊断和抢救。我院2002年5月-2005年11月共收治小儿颅脑损伤15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脑动脉瘤破裂是一种致残和致死率很高的疾病,为提高诊治水平,现将我院2003年~2005年间早期手术的脑动脉瘤破裂17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院1999~2005年共收治11例颅脑损伤导致上矢状窦破裂患者,通过急诊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9例,女2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2岁;颅骨凹陷性粉碎性骨折致矢状窦破裂6例,颅骨线形骨折致矢状窦破裂2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术中误伤3例;外伤至手术时  相似文献   
4.
脑动脉瘤破裂是一种致残和致死率很高的疾病,为提高诊治水平,现将我院2003年 ̄2005年间早期手术的脑动脉瘤破裂17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10例,女7例;年龄42岁 ̄70岁,平均46岁。首次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4例,2次SAH2例,3次SAH1例。术前按Hunt分级:Ⅰ级1例,Ⅱ级12例,Ⅲ级3例,Ⅳ级1例。1.2临床表现临床上均以自发性SAH起病,表现为突发性头痛,恶心、呕吐,明显的脑膜刺激征,伴或不伴有意识障碍;伴或不伴有动眼神经损伤、视神经损伤、肢体不同程度瘫痪。1.3辅助检查所有病人均行急诊CT平扫证实为SAH,并伴有梗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在治疗脑垂体瘤中的应用。方法:15侧垂体瘤患者采取神经内镜引导下的经鼻蝶窦入路手术。结果:14例瘤组织得到了完全切除,1例因瘤组织侵犯鞍旁颈内动脉行大部分切除,术后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术后2例患者出现短暂性尿崩,1例出现出现短暂性垂体功能低下,无余并发症发生。5例术前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异常的患者术后血清水平低于5.0,随访3-60个月,1例复发。结论: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是一种简便、安全、微创的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后缺氧性脑病的脑电图 (EEG)表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8例成功心肺复苏患者的 2 4h内记录的EEG结果 ,并与临床预后作对照。结果 心脏停搏时间 <5min者 6 9%EEG为Ⅰ、Ⅱ级 ,31%为Ⅲ、Ⅳ、Ⅴ级 ,停搏时间 >5min者全数均为Ⅲ、Ⅳ、Ⅴ级。EEGⅠ、Ⅱ级者均完全恢复 ,Ⅲ级少数恢复 ,而Ⅳ、Ⅴ级者均呈去皮质状态或死亡。结论 分析心肺复苏后缺氧性脑病患者的EEG构型对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脑积水是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对病人的预后有直接的影响。2004年1月至2010年9月我科应用Ommaya囊辅助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动脉瘤术后早期脑积水共4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14例,女26例,年龄30~72岁。临床症状:均因剧烈头痛、呕吐、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而入院。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Ⅱ级6例,Ⅲ级22例,Ⅳ级12例。行翼点入路开颅动脉瘤夹闭术28例,行动脉瘤介入栓塞术12例。  相似文献   
8.
颅内多发动脉瘤(multiple intraeranial aneurysms,MIA)是指颅内同时有2个或2个以上的动脉瘤,占颅内动脉瘤的7.5%~37.7%。通常治疗MIA多采用分期手术治疗及血管内栓塞。分期手术治疗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心理负担,而血管内治疗费用相对昂贵。经单侧翼点入路一期手术治疗MIA的优点是入路简单,可一次开颅处理MIA。存在的问题是风险相对较高。现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09年5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脑外分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6例经单侧翼点入路一期显微手术治疗MIA患者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的椎板切开复位椎管重建术在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术后效果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4年8月23例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后行椎板复位椎管重建术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全椎板切开,切除占位性病变后椎板予以复位固定,重建椎管。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见硬脊膜外血肿、脑脊液漏、脊柱不稳等常见并发症,术后半年随访,手术切口愈合良好,脊柱活动无受限,术区椎板与周围椎板融合良好。结论椎板复位椎管重建术实现了解剖复位,相对于传统的椎板切除术,该方法减少了对脊柱生理结构的破坏,保证了脊柱的稳定性,减少了术后因此存在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腰骶部椎管内脊髓脊膜囊肿,又称蛛网膜囊肿,临床上少见,症状与其他占位病变相似,因特殊的发病机制,诊治上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