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后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后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者占39%~65%,而尸检发现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rn,CNS)受累率高达73%~90%,AIDS累及CNS的影像检查方法首选MRI,其对病变检出率高,增强MRI可进一步显示病变,发现血脑屏障破坏。本文总结9例经实验室血清学检查HIV阳性患者颅内病变的MRI表现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本组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20~49岁,平均36岁。临床表现9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头痛、头晕,意识及肢体活动障碍,3例有发热,3例有吸毒史。实验室检查:血清H…  相似文献   
2.
肝门部胆管癌起源于肝内胆管,发生左右肝管汇合区,在肝脏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在胆管肿瘤中位居第一,占胆管癌的58%-75%。由于肿瘤生长缓慢和隐蔽,早期影像学诊断困难;但由于肝门区有许多重要的血管,手术时多数癌肿已侵犯周围组织,手术切除难度大,预后很差。笔者搜集术前行MR检查、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28例,旨在探讨MR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23岁。自幼发现左侧阴囊可复性肿物,无触痛,咳嗽及久立后增大,平卧后消失;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阴囊腹痛,其内肿物质地变硬,有压痛,平卧后可都分消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时MRI定位的最佳成像序列,评价定位技术对疗效的影响价值。方法两组共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A组30例采用常规法定位,头架基础环平听眦线,SE序列2~3mm薄扫;B组30例采用改良3DTOF法定位,头架基础环平行于听眦线向前开放15°夹角所形成的直线为扫描基准线,3DTOF序列扫描。输入图像资料进行定位规划后,以三叉神经根为靶点进行伽玛刀治疗。随访两组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期疗效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远期并发症和复发率比较,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3D-TOF定位法能完全清晰的显示三叉神经根,有利于伽玛刀的准确定位,对避免并发症及降低复发率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常用定位法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平扫三维时间飞跃-扰相梯度回波(three-dimensional time-of-flight spoiled gradient recalled acquisition in the steadystate, 3D TOF- SPGR)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定位价值。方法将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平扫3DTOF—SPGR)与对照组(增强3DTOF—SPGR),每组30例。分别行平扫3DTOF—SPGR与增强3DTOF—SPGR检查并进行伽玛刀术前定位。结果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平扫3DTOF—SPGR与增强3DTOF—SPGR的术前定位效果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扫3DTOF—SPGR定位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伽玛刀治疗中经济实用,有效率高,无需行增强扫描.对提供术前评估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白质病变(WML)的严重程度与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TNF-α表达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3例PD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的病史及人口学资料,测定其血清TNF-α、α突触核蛋白及BDNF水平。根据Fazekas分级将观察组分为4组,正常组54例、轻度异常组94例、中度异常组61例和重度异常组44例。比较4组患者血清BDNF、TNF-α表达差异及WML的严重程度,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Spearman相关分析PD患者并发WML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血清TNF-α、α突触核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BDN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WML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8.66%vs 51.00%,P<0.05)。与正常组比较,轻度异常组、中度异常组及重度异常组患者年龄、病程、Hoehn-Yahr分级、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Ⅲ评分、TNF-α及α突触核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BDNF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 3D-TOF序列对γ-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的定位价值。方法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40例,γ-刀术前常规上头架扫描,SE T1WI轴位薄层扫描,基线平行听眦线;然后进行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扫描,基底环平行听眦线向前开放15度角;对患侧三叉神经根显示分级、邻近血管的显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E T1WI扫描,患侧三叉神经根全程显示优21例,良8例,一般7例,差4例,邻近血管显示17例;3D-TOF扫描,患侧三叉神经根显示优31,良6例,一般2例,差1例,邻近血管27例得到显示。对三叉神经根显示优良率两法有统计学差异。结论3D-TOF序列结合基底环平行听眦线向前开放15°扫描能较完整显示三叉神经神经根及邻近结构,可作为γ-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常规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DTI)是一种新的无创性成像方法,它不同于常规T2加权成像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它可以准确地反映水分子扩散的方向信息,并通过特殊的软件处理,能够实现白质的纤维跟踪与可视化,目前已经成为中枢神经系统临床应用和生命科学研究重要的工具,本文在近年来的文献基础上详述了弥散张量成像的基本原理,并对弥散张量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各个方面的运用现状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儿童颅后窝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颅后窝肿瘤的MRI和临床资料,其中髓母细胞瘤13例、室管膜瘤6例、星形细胞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结果:肿瘤位于小脑半球8例,小脑蚓部5例,第四脑室10例。所有病灶均引起梗阻性脑积水。MR扫描能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信号、边缘情况,强化扫描对肿瘤的定性诊断有帮助,结论:儿童颅后窝肿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检查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对其诊断有重要作用,是儿童颅后窝肿瘤检查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弓形体脑病的特征性MRI改变。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完整的15例AIDS合并弓形体脑病的MRI改变。 结果 14例脑内病灶多发,1例单发;T1WI病变呈中等偏低的斑片状、团块状信号,边缘可见高信号环,T2WI多表现为高信号,边缘可见低信号环,周围水肿效应明显;增强后呈结节状、环状、半环状、连环状强化。 经抗弓形体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好转,复查MR显示病灶缩小。 结论 AIDS合并弓形体脑病具有一定特征性MRI改变;MRI对诊断本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