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阑尾脓肿合并肠梗阻的治疗方法。1987~ 1998年共收治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形成同时合并肠梗阻病人 2 3例 ,均采用Ⅰ期手术治疗并治愈。认为老年人和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 ,病情较重 ,易形成阑尾脓肿 ,甚至引起肠梗阻 ,因此在明确诊断后 ,经短暂的内科治疗 ,未见明显缓解者 ,应及时手术治疗 ,尽可能Ⅰ期切除阑尾 ,对于阑尾不能切除者 ,解除梗阻后 ,在腹腔内放置引流 ,术后应用广谱抗生素、补液、胃肠减压等综合性治疗措施 ,并注意防治并发症。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组共 2 3例 ,男 15例 ,女 8例 ,年龄 6~ 78岁 ,平均 65岁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额叶脑挫裂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55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根据不同病情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保守治疗措施,包括限制入水量,脱水疗法,激素治疗,抗感染,神经营养药物及支持疗法,亚低温、高压氧治疗等。其中25例行开颅清除脑挫裂伤灶血肿与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常规吸氧、甘露醇脱水、补充能量,以及输血、输液和支持疗法等。结果本组患者基本痊愈17例,显著进步25例,进步9例,无变化2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92.7%。结论临床上对于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应予以高度重视,动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在确定手术指征后,及时采取正确的手术方案。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控制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病情恶化,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后胃动力缺乏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中药组采用大承气汤内服治疗,西药组患者选择口服莫沙必利进行治疗,对照组不采取治疗措施,仅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承气汤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后胃动力缺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损伤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3例颅内静脉窦损伤患者做以下处理:窦壁损伤用明胶海绵压迫两侧硬脑膜悬吊止血;边缘整齐的裂口可以用细丝线缝合;较大而不规则的裂口可以翻转硬脑膜,颞肌筋膜或者骨膜片修补,有时少许颅骨的存留可行骨桥悬吊。结果:25例恢复良好,偏瘫3例,失语3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6.1%。结论:在充分的术前准备下,针对不同类型的颅内静脉窦损伤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的脑出血 ,其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手术时机与手术方法 ,是众多医家仍在讨论的问题 ,随着 CT扫描的发展 ,使神经外科揭开了使用立体定向技术清除脑内血肿的新篇章。 1978年 Backluncl和Vonholst提出立体定向血肿排出顺器成功为脑出血病人作了血肿清除术 ,为外科处理脑内血肿开辟了一个新天地。这种办法满足了损伤小、安全性高、危重病人易耐受等要求。近年来 ,人们又在怎样更高效地破碎血凝块 ,选择手术时机 ,防止再出血等方面作了一系列改进 ,使此项方法日臻完善。自 1997年以来 ,我院采用立体定向治疗脑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甘露醇使用不当造成颅内血肿增加的原因和避免血肿增加的方法。方法:病历78例,男性46例、女性36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2岁,平均年龄37.6岁。其中发病6小时以内应用甘露纯38例。发病6小时后给予甘露纯的40例。结果:其中发病6小时以内应用甘露纯再出血16例,发病6小时后给予甘露纯再出血2例。结论:脑出血或颅脑损伤,发病后只要没有明显颅压增高现象或发生脑疝倾向者,6小时或24小时以后给予甘露纯,可以明显降低颅内血肿再出血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正常小鼠和H22肝癌小鼠血清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并对部分差异蛋白进行鉴定分析,筛选可能与肝癌发生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方法 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2-DE)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正常组和肿瘤组筛选并鉴定部分差异表达的蛋白,再进行生物学分析.结果 通过2-DE图谱研究发现,与正常组相比,肿瘤组存在明显差异的蛋白质点.选择其中可能为关键功能蛋白的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获得肽指纹图谱(PMF),运用Mascot软件查询NCBI数据库分析并鉴定得出其中2个蛋白:假尿苷合成酶和线粒体核糖体大亚基蛋白.结论 肝癌的发生机制与假尿苷合成酶和线粒体核糖体大亚基蛋白2个差异表达蛋白密切相关,其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57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有效诊治方法。方法总结分析57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临床资料。本组26例急性脑积水患者中17例急诊行单侧脑室外引流,9例行双侧脑室外引流。31例慢性脑积水患者,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本组大多数患者术后脑积水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术后2周复查头颅CT,结果显示脑室明显缩小53例。意识明显好转38例,意识障碍轻度改善15例,无变化3例,死于中枢性衰竭1例。结论对于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在确诊后,只有根据病情及时采取脑室外引流或脑室-腹腔分流术等治疗措施,尽早疏通脑脊液循环通路,才能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脓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0例脑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不同病情进行治疗,对9例脑炎期脑脓肿和2例多发脑脓肿患者采取保守疗法,39例脑脓肿直径〉3.0cm或反复发作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在CT引导下,行脓肿切除术17例,脓肿穿刺引流术22例。结果:治愈38例,好转7例,复发3例,无效死亡2例。结论:脑脓肿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按照个体化的原则,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尽可能把并发症、后遗症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究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人入院后给予控制血压,控制标准为比其基础血压高10-20mmHg,最高不超过180/100mmHg,如发生再出血,根据手术适应症进行手术。结果:组病人GOS标准,轻残4例,生活自理2例,理残12例,死亡9例,死亡率为33.3%。结论:血压脑出血是一种死残率均高的疾病,特别是再出血的发生将严重影响病人预后,增加死亡率及病残率,因此,有效的控制血压可以减少病人的再出血和脑梗塞的发生。预防及治疗脑出血患的再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