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伴静脉性脑梗死或出血的CVST属于重症,约占CVST的60%,其临床表现严重。目前的抗凝和血管内治疗并未明显改善重症CVST患者的预后,其长期不良预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发生率达到56.1%。最新研究提示,炎症可能是重症CVST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且与不良预后相关。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治疗可能为重症CVST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但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该文介绍了炎症与重症CVST的关系,旨在探索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CVST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3.
总结赵瑞华教授运用鸡内金-薏苡仁药对治疗妇人癥瘕的临床经验。认为妇人癥瘕以血瘀为基本病机,正气亏虚为致病之本,治疗以磨积消癥为宜,临证常配伍鸡内金-薏苡仁药对。二药合用温和化瘀而不伤正、健运脾胃以扶正祛邪,于活血化瘀、益气健脾处方中配伍,治疗妇人癥瘕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4.
1病例介绍1.1急性脑梗死诊治患者男性,52岁,主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3小时”于2019年1月21日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入院前3 h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表现为左侧持物掉落,左下肢不能站立及行走,伴头痛,右侧额部为著,恶心呕吐2次,无意识障碍。急诊头颅CT(2019-01-21)显示:右侧半卵圆中心低密度缺血灶(图1)。经评估后予阿替普酶0.9 mg/kg右侧半卵圆中心缺血灶(箭头所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从而帮助临床确定最佳手术时机。方法选取98例东莞市沙田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0~8 h)、B组(9~16 h)和C组(17~24 h)。比较3组近期(COS评分)和远期(Barthel评分)治疗效果。结果近期治疗效果,A、B、C组恢复良好比例分别为50.00%、61.11%和46.43%,其中B组明显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死亡率分别为11.76%、5.56%和14.29%,同样B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治疗效果,A、B、C组轻度功能障碍率分别为73.33%、70.59%和50.00%,其中A组和B组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脑出血患者而言出血后9~16 h可能是其治疗的最佳手术时机,对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以及促进其康复方面均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其特征。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对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市/县/区级医院的1 895例EMS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1 895例EMS患者证候以气滞血瘀证占比最高,其次为气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肾虚血瘀证。不同地区、不同诊疗目标、不同治疗阶段、不同疾病类型的EMS患者中医证候类型分布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不同情况分层下,中医证候均以气滞血瘀证占比最高。不同地区分层下,北方地区寒凝血瘀证占比较高,华南地区肾虚血瘀证占比较高,西南地区痰瘀互结证占比较高。不同诊疗目标对应不同临床症状。以盆腔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寒凝血瘀证占比明显提高。婚久不孕患者中肾虚血瘀证占比明显升高。以控制包块、抑制复发为主要诊疗目标的患者,气虚血瘀证占比较高。不同治疗阶段中,术后、复发型EMS患者中气虚血瘀证占比提高。不同疾病类型中,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OEMS)患者中气虚血瘀证占比较高;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患者中寒凝血瘀证占比较高;腹膜型EMS患者证型中肾虚血瘀证占比较高。不同证型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病程分...  相似文献   
7.
多学科合作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特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海绵窦综合征病因比较复杂,治疗比较困难。现报道多学科合作成功诊治海绵窦综合征患者1例,希望以此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形成《子宫腺肌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的临床问题,形成子宫腺肌病的规范性、实用性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方法:基于德尔菲法,结合前期文献研究结果,采用问卷星编制调查问卷,向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34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结果:两轮德尔菲法均发放34份问卷,问卷回收率为100%,两轮函询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均>0.70,变异系数分别为0.00~0.38、0.13~0.37,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29、0.100(P<0.05);共形成了30个临床问题,凝练后最终形成10个必须在指南中形成推荐意见或说明的临床问题。结论:本研究通过两轮德尔菲法调查确定了需要纳入《子宫腺肌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的临床问题,为指南的后续制定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痛经的临床特点及影响痛经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来自全国42家医院收治的EM患者2 05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病历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患者是否痛经将其分为痛经1 097例和无痛经959例。应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痛经或无痛经不同的临床特征,分析EM痛经的临床特点及影响痛经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EM患者痛经的发生率为53.4%。痛经在怕冷、头晕、食欲不佳、肛门坠胀、性交痛5个伴随症状的发生率均高于无痛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痛经或无痛经患者在年龄、是否进行过EM手术、有无西药治疗、有无性生活、合并子宫腺肌病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M痛经与年龄、是否进行过EM手术治疗、有无性生活相关(P<0.05)。结论:痛经是EM患者常见的症状。EM痛经患者常伴随怕冷、头晕、食欲不佳、肛门坠胀、性交痛等症状。年龄≤25岁为EM痛经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年龄>35岁、进行EM手术、性生活为EM痛经发生的保护因素。临床应综合考虑以上相关因素,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减灭和消除病灶,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盆腔包块临床症状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44所医院的2 269例EM患者信息,根据有无盆腔包块分为2组。采用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使用SPSS26.0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治疗方式。结果 纳入1 995例EM患者,包块组1 297例,无包块组698例。无包块组大部分患者(566例,81.1%)有EM手术史。2组比较,痛经、慢性盆腔痛、月经异常、手足心热、神疲乏力、精神抑郁、膝软、失眠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包块组治疗以中医治疗(439例,62.8%)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206例,29.5%)治疗为主,包块组治疗以中医治疗(988例,76.1%)和建议手术(373例,28.7%)为主。结论 盆腔包块与EM患者痛经、慢性盆腔痛、月经异常等症状密切相关,手术切除包块、消除病灶可有效缓解EM临床症状,中药治疗被广泛应用于抑制EM复发、缩减EM包块、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