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老年人的精神卫生知晓状况,为进一步开展精神卫生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嘉定区910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地区老年人精神卫生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6.9%;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老年人群知晓率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水平越高。按照问卷题目类别统计分析得到的正确应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相关知识的正确应答率偏低,分别为69.8%和77.1%。结论嘉定区60岁以上老年人精神卫生知识普及程度总体较好,加强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症相关知识,尤其是病因方面的宣教是今后老年人群精神卫生宣教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调查上海市嘉定区65岁以上社区老年人2373名,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了解基本人口学资料、生活习惯资料及慢性病情况,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了解社会支持情况,并将所有问卷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海市嘉定区的男性老年人、女性老年人在客观支持维度、主观支持维度、社会支持利用度维度和社会支持量表总分方面均低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男=-145.44、-12.11、-13.75、-36.32,P0.01;t女=-143.75、-19.94、-21.29、-44.97,P0.01)。不同性别(t=4.88,P0.01)、年龄(F=94.66,P0.01)、文化程度(F=59.68,P0.01)、职业性质(t=7.89,P0.01)、宗教信仰(t=-3.27,P0.01)、运动习惯(t=6.52,P0.01)、业余爱好(t=5.32,P0.01)、作息规律(t=-5.49,P0.01)和不同养老形式(F=10.15,P0.01)的社区老年人在社会支持总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民族(t=0.93,P0.05)、烟酒习惯(t=1.42,P0.05)、有无慢性病(t=1.20,P0.05)等方面不同的老年人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年龄、有无固定经济来源、职业性质、是否运动、养老形式、作息规律、宗教信仰等因素对嘉定区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有显著作用。结论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与性别、年龄、经济来源、原职业性质、作息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有关,应通过构建政府-社区-家庭一体化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全方位关注社区老年人,改善老人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老人能够感受、利用更多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嘉定区贫困精神病人药物治疗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目的调查了解社区精神病人免费服药情况。方法通过对400名社区贫困精神病人随访,比较实行免费药物治疗前后的2年(2004年和2005年)中,在服药依从性、病情稳定情况、劳动能力以及因病所致的经济损失情况的变化,分析实行免费服药后的效果。结果在400例患者中能按医嘱服药的人数从前1年的270例,提高到346例,增加了22%;同时间断服药的患者从前1年的98例,减少到37例,下降了62%;不服药的患者从前1年的32例,减少到17例,不服药率下降了47%。复发率下降了10%。无劳动力的患者下降了4%。误工费用和因病所花费的门诊医药费的损失下降了91%。结论精神病患者需要正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尤其是贫困精神病患者,更需要政府提供有效和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园艺治疗活动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研究对象共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医疗照护和药物维持,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规范持续的园艺治疗,每周2次,共3个月,所有研究对象均参与基线评估、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经过12周持续且全面的园艺治疗服务,SQLS量表总分(F=108.16,P0.01)、心理社会量表(F=70.61,P0.01)、动力和精力量表(F=76.05,P0.01)与症状/副作用量表(F=42.16,P0.01)的处理效应与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各量表得分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园艺治疗活动能显著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冠疫情的暴发,对我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有效应对此次疫情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有赖于医学、社会工作等多学科多部门的广泛合作。首先对新冠疫情的社会影响进行简要阐述,再从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角度,分析如何应对新冠疫情发展各阶段的问题与需求,并以此说明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在疫情防控中的专业价值。  相似文献   
6.
7.
上海某城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维持治疗纵向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2001年以来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维持治疗情况的变化。方法将嘉定区2007年7月底的在册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维持治疗的变化情况与2001年到2006年的在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维持治疗情况进行比较,了解本区2004年8月1日实行对贫困精神病患者门诊免费送药后,患者药物治疗率的纵向变化情况。结果免费送药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治疗率明显提高,2007年比免费送药前的2003年提高了33.09%。结论提高药物治疗率对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复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规范化小组认知行为治疗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进行规范化小组认知行为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和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分别进行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QLS总分以及心理社会量表、动力与精力量表、症状/副作用量表得分显著低于治疗前(t=5.85,4.02,3.71,6.35;P0.01)以及对照组治疗后得分(t=-4.04,-2.31,-2.07,-5.08;P0.05),提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SSPI总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动性和交往、社会性活动技能量表得分显著高于治疗前(t=-8.87,-11.98,-7.87,-6.89;P0.01),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得分(t=5.86,8.27,5.76,4.61;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社会功能提高且高于对照组。结论:规范化小组认知行为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使其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是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参加家庭养护的残疾人心理状况、社会支持程度以及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参加家庭养护的244名残疾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性153人,女性91人;并分为青年组(18~44岁)63人,中年组(45~59岁)94人,老年组(≥60岁)87人;受教育程度:低学历(小学及以下)90人,中等学历(初中)94人,较高学历(高中及以上)60人;已婚174人,未婚59人,离异8人(3.3%),丧偶3人;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残疾人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及社会支持等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调查中有抑郁情绪的156例占63.9%,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60岁)有抑郁情绪的比例高于其他年龄组(χ2=9.300,P =0.010);有焦虑情绪的94例占38.5%,性别不同的残疾人焦虑量表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 =0.031),女性有焦虑情绪的比例高于男性;残疾人的社会支持在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已婚残疾人得分明显高于独身的残疾人,初中及初中以上教育程度高于小学以下文化程度(t =6.242,-2.466;P =0.000,0.014),中年组得分均高于青年组和高于老年组(P =0.003)。结论:残疾人存在普遍心理问题,其中老年残疾人心理问题居多,婚姻和受教育程度是残疾人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嘉定区在管精神疾病患者病种构成及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器质性精神障碍和其他精神障碍5种主要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利用 SPSS19.0软件对截止2013年12月31日《上海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嘉定区在管6046例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嘉定区在管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1.08,平均年龄为(53.83±14.96)岁,平均发病年龄为(24.13±16.40)岁,病程中位数为22(11,34)年。病种构成中精神分裂症(50.1%)居首位,其次为精神发育迟滞(33.5%)、情感性精神障碍(7.0%)、器质性精神障碍(2.9%)和其他精神障碍(6.6%)。5种主要精神疾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起病形式、家族史和病程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01)。结论诊断为不同种类的精神疾病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起病形式、家族史和病程上具有不同的特征,在社区管理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来降低或减缓疾病的复发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