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总结利用内窥镜技术经腋下进行双平面隆乳术的经验,探讨不同的操作方式及效果。方法利用内窥镜进行层次分离步骤时,主要有3种不同的操作方式:第1种,由手术医师独自完成内窥镜下的显露及分离;第2种,在助手协助下完成内窥镜下的显露及分离;第3种,利用气腹机辅助显露完成内窥镜下层次的分离。结果自2010年8月至2014年3月,利用3种操作方式进行内窥镜隆乳术130例。前2种方法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较高;再次手术率、包膜挛缩、乳头乳晕感觉减退方面,第3种方法均好于其他2种方法。结论经腋下内窥镜隆乳术中,利用气腹机辅助分离是可行并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自拟“接骨膏”在骨科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拟“接骨膏”在骨科临床应用体会安徽省灵璧县中医院(234200)潘成欢赵传东关键词:骨折/治疗敷贴疗法@接骨膏/治疗应用1994年3月~1996年3月,笔者采用自拟“接骨膏”应用于骨科临床,对500例患者施以外敷,不管骨折的全身症状还是骨折的局部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眉弓上锁孔入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3月~2014年4月收治12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均采用眉弓上锁孔入路。结果根据Simpson分级,12例手术中I级切除8例,Ⅱ级4例,术后随访3~18个月,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锁孔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手术瘢痕小等优点,熟练应用能够提高肿瘤全切率,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额叶挫伤合并隐匿性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外四科自2012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额叶挫伤合并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患者12例,术前行颅脑冠状位及矢状位CT及三维重建,根据影像学所示颅内出血损伤程度制定相应治疗方案,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12例患者术后恢复GOSⅤ级6例(包括4例保守治疗),GOSⅣ级3例,GOSⅢ级2例,GOSⅡ级1例。 结论早期准确诊断额叶挫伤合并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并选择合理的处理方式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ROSA机器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初步应用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9月至10月行ROSA机器人手术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种包括脑出血、脑干出血、帕金森病、颅内肿瘤及脑积水等,均有精准靶点的需求,均采用ROSA机器人辅助手术,术后分别评估其应用ROSA手术机器人的可行性、注册方式以及最终治疗靶点的准确度。 结果3例脑出血穿刺引流患者采用面部激光扫描注册,平均误差0.8 mm;1例脑干出血穿刺引流患者采用头皮Mark注册,误差1.0 mm;2例复发胶质瘤射频热凝术患者以及3例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患者采用面部激光扫描注册,平均误差0.7 mm;2例颅内病变活检患者与2例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采用骨性Mark注册,平均误差0.3 mm;1例脑深部电刺激术患者,采用骨性Mark注册,误差0.3 mm。本组患者术后均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ROSA机器人显著提高神经外科手术精准度和安全性,适应症广,且操作简易,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有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昆明小鼠眨眼条件反射延迟/痕迹任务模型建立过程中听觉惊吓反射(ASR)与眨眼条件反射(CR)的行为学特征参数与变异.方法 15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成3组:单任务延迟眨眼条件反射(DEBC)组(n=5);单任务痕迹眨眼条件反射(TEBC)组(n=5);双任务延迟/痕迹组(n=5).采用不同音频( TEBC 2KHz,DEBC1KHz)的正弦波纯音作为条件刺激(CS),声音强度为85 dB.以100ms 束状氧气流作为非条件刺激(US)进行CS-US配对训练,观察实验各组行为学参数.结果 经过10d配对训练,惊吓反射率(ASR%):单任务组[第10天ASR%分别达到(38.00±8.64)%和(38.55 ± 12.41)%,时间效应F=4.574,P=0.008;组间效应F=2.021,P=0.193))与双任务组[第10天ASR%分别达到(47.95±14.23)%和(62.01 ±9.03)%,时间效应F=5,547 P=0.013;组间效应F=0.738,P=0.415))均随训练天数增加显著增加.习得率(CR%):单任务组[第10天CR%分别达到(45.4±5.39)%和(65.6±6.77)%,时间效应F=9.558,P=0.000;组间效应(F=5.117,P=0.054)与双任务组(第10天CR%分别达到(57.66±4.34)%和(77.35±7.36)%,时间效应F=7.750 P=0.002组间效应F=1.449 P=0.263))均随训练天数增加显著增加,两种模式间习得率未见明显差异.峰幅度(AP):DEBC组随训练天数增加而增加(时间效应F=2.679,P=0.017),双任务组随训练天数增加而增加(时间效应(F=3.452,P=0.034).峰潜伏期(TP)无任何显著差异.结论 昆明小鼠可以成功建立单任务与延迟/痕迹双任务眨眼条件反射,虽然行为参数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变异,但采取相关措施可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年昆明小鼠在眨眼条件反射双任务模型中的行为学特征参数变化。方法老年(15月龄)昆明小鼠组(n=5)及青年(3月龄)昆明小鼠组(n=5),采用不同音频(3、1 kHz)的正弦波纯音作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声音强度为70 dB。以持续时间100 ms压强3 psi(1 psi=6.895 kPa)的束状氧气流作为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进行CS-US配对训练,观察2组动物在双任务眨眼条件射模型训练中其行为学参数的差异,包括眨眼条件反应(eyeblink conditioned responses,CR)、峰幅度(amplitude of peak,AP)、潜伏期(latency of peak,TP)。结果经过12 d配对训练:老年组与青年组在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和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模式中,CR习得率均随训练天数增加而增加,组间CR习得率均从第10天起出现显著差异(P<0.05);在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模式中,2组间峰幅度从第10天起出现显著差异(P<0.05),在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模式中2组间峰幅度在第6天和第12天有显著差异(P<0.05);2组组内高音频(3 kHz)CS对应的TEBC模式其习得率都要高于低音频(1 kHz)CS的DEBC模式其CR习得率。结论老年昆明小鼠较青年昆明小鼠而言不能很好地学习双任务眨眼条件反射,说明老化对于小鼠的联想型学习记忆有着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