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46例肺癌脑转移伽玛刀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祥  刘孝伦  詹道锋 《医学信息》2007,20(12):2103-2105
目的评价伽玛刀技术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leksell-B型伽玛刀治疗系统,对46例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脑转移瘤病人.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给予不同的用边剂量进行伽玛刀治疗.同时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在伽玛刀治疗前,先给予全脑放射治疗。结果随访6-26个月,平均14个月。伽玛刀治疗后大部分病人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腺癌56个肿瘤完全缓解46个(82.14%),鳞癌39个肿瘤完全缓解34个(87.17%),小细胞癌21个肿瘤完全缓解20个(95.23%)。生存期:6个月生存率;腺癌68.18%(15/22),鳞癌66.6%(10/15),小细胞癌77.78%(7/9)。12个月生存率腺癌27.27%(6/22),鳞癌33.33%(5/15),小细癌44.44%(4/9)。结论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脑转移瘤病人,伽玛刀治疗时给予不同的月边剂量。来源于肺腺、鳞癌脑转移瘤的病人伽玛刀治疗前可不加全脑放疗。而小细胞癌来源者则应给予全脑放疗后再进行伽玛刀加量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伽玛刀(γ-刀)在治疗颅底脑膜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30%~60%等剂量曲线覆盖肿瘤,平均边缘剂量13.5Gy(10~16Gy),中心剂量32 Gy(20~45Gy) 治疗顿底啮膜瘤49例结果:平均随访15个月,17例病人保持或改善了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状态,4例加重;37例病人的影像学随访,14例肿瘤体积无变化,20例缩小,3例增大,肿瘤生长控制率达92%(34/37)。结论:早期随访结果提示γ-刀是治疗颅底脑膜瘤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伽玛刀治疗眼底脉络膜黑色素瘤7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7例脉络膜黑色素瘤应用γ-刀治疗后早期随访结果。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32岁,瘤体最大直径8-25mm,肿瘤边缘剂量14-24Gy,平均19.5Gy;中心剂量30-60Gy;平均42.5Gy,γ角50°-70°。治疗后3个月开始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至最后一次随访时,7例病人全部存活,肿瘤生长控制率100%,无局部复发及转移,无与γ-刀治疗有关的严重并发症。γ-刀是治疗眼部局限性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切除颅内较小占位病变的方法及引导显微手术切除的优越性。方法采用瑞典Leksell-G型立体定向仪及手术计划系统对42例患者49个颅内较小占位病变行术前精确定位后,环钻开颅,在显微镜下切除病灶。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全切,病变性质脑膜瘤9例(其中2个部位2例),转移瘤8例(其中2个部位2例,3个部位1例),胶质瘤7例,脑脓肿7例,脑囊虫5例,3例结核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立体定向引导显微手术切除颅内较小占位病变是一种定位精确,创伤轻微,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特别在颅内多发及功能区占位病变切除方面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报告7例脉络膜黑色素瘤应用γ-刀治疗后早期随访结果.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32岁.瘤体最人直径8~25mm.肿瘤边缘剂量14~24Gy,平均19.5Gy;中心剂量3O~60Gy,平均425Gy.γ角50°~70°.治疗后3个月开始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至最后一次随访时.7例病人全部存活,肿瘤生长控制率100%.无局部复发及转移,无与γ-刀治疗有关的严重并发症.γ-刀是治疗眼部局限件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