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晓伟  赵詹东  张勇 《河北医药》2013,35(6):821-822
目的研究多种肿瘤标志物(TM)联合检测在肝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6例肝癌患者设为肝癌组、63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设为肝炎组,另选取38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比较3组别多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情况。结果肝癌组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α-L-岩藻糖苷酶(AFU)血清水平及异常率与肝炎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癌组中PHC、MHC患者肿瘤标志物检测血清水平比较中AFP、AFU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水平较高,CEA转移性肝癌患者血清水平较高,四种肿瘤标志物以AFP灵敏度最高为67.4%,特异度以AFU最高94.1%,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检测的灵敏度为87.0%。结论 AFP、CEA、CA199及AFU联合检测对肝癌的筛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便携式视频显微镜经大脑纵裂胼胝体后段入路的显露范围和观察效果。方法新鲜和灌注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各5例,在便携式视频显微镜下,经大脑纵裂胼胝体后段、经小脑幕入路暴露并观察四叠体池及松果体区。结果便携式视频显微镜经大脑纵裂胼胝体后段、经小脑幕入路能够清楚、逼真地暴露四叠体池及松果体区。结论便携式视频显微镜经大脑纵裂胼胝体后段、经小脑幕入路能够进入四叠体池完成松果体区的显微解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便携式视频显微镜经耳后(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的显露范围和观察效果。方法新鲜和灌注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各3例(6侧),耳后皮肤弧形切口,游离骨瓣开颅;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在便携式视频显微镜下暴露并观察桥小脑角。结果便携式视频显微镜经耳后(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能够清楚、逼真地暴露桥小脑角。结论在便携式视频显微镜的视屏图像引导下,经耳后(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能够完成桥小脑角的显微解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便携式视频显微镜在经眉弓额叶底入路解剖研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新鲜和灌注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各5具,于眶上孔外侧经眉弓切口、游离骨瓣开颅,在便携式视频显微镜下解剖并观察前颅底和蝶鞍区。结果 便携式视频显微镜经眉弓额叶底入路能够清楚、逼真地显露视神经、视交叉、垂体、嗅神经、颈内动脉及其分叉、眼动脉起始部等前颅底和蝶鞍区的解剖结构。结论 便携式视频显微镜经眉弓额叶底入路可安全有效地显露前颅底和蝶鞍区。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PHC)起病较为隐匿,早期多无典型表现,而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失去手术时机[1].随着以甲胎蛋白(AFP)为基础的血液检验技术及与现代影像学技术的进步,PHC早期诊断率有了明显提高,另外外科手术水平及介入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均为PHC患者带来了福音,大大提高了其总体生存率[2,3].笔者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方法对老年PHC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运动医学领域里中医药学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32个体育科研、临床、教学单位进行了考察,对1953~1988年间全国各类体育期刊发表中医类文章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在体育领域里中西医宏观比例失调,是中医药优势难于充分发挥的基本原因。文章提出了中医人才培养与中医研究机构设置等对策,以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医学新体系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应用便携式视频显微镜进行经大脑纵裂胼胝体前段入路至蝶鞍的解剖研究。方法新鲜和灌注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各5例,在便携式视频显微镜下,经大脑纵裂胼胝体前段入路解剖并观察鸡冠至蝶鞍。结果便携式视频显微镜经大脑纵裂胼胝体前段入路能够清楚、逼真地暴露蝶鞍的解剖结构。结论应用便携式视频显微镜经大脑纵裂胼胝体前段入路能够完成蝶鞍的显微解剖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高病毒载量CHB初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ETV)治疗,观察组采用ETV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6、12、24个月时的HBV DNA载量、HBsAg或HBeAg血清学转换、ALT复常及不良反应情况。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6、12、24个月时的HBV DNA载量(拷贝/ml)的对数值(3.4±0.4、2.6±0.3、1.2±0.4)比同期对照组降低程度更明显(3.7±0.3、2.9±0.4、1.6±0.7)(t值分别为3.339、5.657、2.806,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12、24个月时HBV DNA阴转率(87.5%、95.0%)、HBeAg转阴率(80.0%、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77.5%;55.0%、70.0%)(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24个月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ALT复常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77.5%vs 50.0%;82.5%vs 55.0%,P值均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毒学突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 vs 10.0%,P0.05)。结论初始联合ETV、ADV治疗高病毒载量CHB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可减少应答不佳和耐药的发生,长期临床疗效比单一使用ETV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SD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照组采用蒸馏水雾化吸入120 d,模型组采用丙烯醛(acrolein)6.87μg/L雾化吸入120 d,预防组分为白藜芦醇(resveratro)l低剂量5 mg/(kg.d)、中剂量15 mg/(kg.d)、高剂量45 mg/(kg.d)灌胃给药1 h后采用丙烯醛雾化吸入120d.检测肺功能指标:肺顺应性(CL)、第0.3秒用力呼气容积(FEV0.3)/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用ELISA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运用逆转录PCR检测大鼠肺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mRNA表达量的变化,运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肺组织中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p38 MAPK)通路蛋白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结果白藜芦醇能增加大鼠COPD的CL、FEV 0.3/FVC、PEF和MMF,降低BALF中PGE2的含量,减少大鼠肺组织中COX-2、NF-κB/p65 mRNA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大鼠肺组织中p38 MAPK的磷酸化.结论白藜芦醇对大鼠COPD具有干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从而抑制炎症蛋白酶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