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检测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患者抑郁、焦虑症状与海马静息态功能连接(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rs-FC)的关系,探讨PTSD抑郁焦虑症状可能的神经病理机制。 方法 对60例未接受过治疗的地震PTSD患者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4例被试因头动及图像质量原因排除。选取海马(hippocampus, HIP)、眶额叶皮质(orbitofrontal cortex, OFC)、脑岛(insula, INS)和丘脑(thalamus, THA)进行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间的功能连接分析,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即rs-FC值)计算脑区间信号的相似性。分别提取回归全脑信号和未回归全脑信号的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抑郁、焦虑症状与HIP-THA、HIP-INS和HIP-OFC的rs-FC之间的关系。 结果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评分在回归和未回归全脑信号的结果中与左侧HIP-左侧THA的rs-FC和左侧HIP-左侧OFC的rs-FC之间均呈正相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分在回归和未回归全脑信号的结果中与左侧HIP-左侧THA的rs-FC、左侧HIP-左侧OFC的rs-FC和右侧HIP-左侧INS的rs-FC之间均呈负相关。 结论 海马相关环路的自发神经活动改变可能是PTSD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脑神经机制之一,提示海马功能的恢复是缓解PTSD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2.
背景 默认网络内楔前叶功能活动与抗抑郁药物的疗效有关。然而,楔前叶功能网络与抗抑郁药物早期疗效的关系仍不清楚。 目的 探索抑郁障碍患者楔前叶功能连接(FC)与抗抑郁药物早期疗效的关系,以期寻找预测抗抑郁药物早期疗效的神经生物标志物。 方法 连续纳入2017年7月—2019年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就诊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47例抑郁障碍患者。采集患者基线期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数据及临床信息。患者接受2周抗抑郁药物治疗,根据治疗2周时16项抑郁症状快速自评量表(QIDS-SR16)评分减分率是否≥20%,将患者分为早期改善组( n=27)和未改善组( n=20)。以双侧楔前叶为种子点,计算楔前叶与全脑FC值,比较两组基线期楔前叶FC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的FC值与QIDS-SR16评分及其减分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早期改善组左侧楔前叶与左侧中央前回的FC值、右侧楔前叶与右侧梭状回的FC值均高于未改善组(GRF校正, P<0.01)。抑郁障碍患者左侧楔前叶与左侧中央前回的FC值、右侧楔前叶与右侧梭状回的FC值与QIDS-SR16总评分减分率均呈正相关( r=0.475、0.297, P均<0.05)。 结论 基线期较低的左侧楔前叶与左侧中央前回、右侧楔前叶与右侧梭状回的FC与较差的抗抑郁药物早期疗效有关,楔前叶FC可能是预测抗抑郁药物早期疗效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3.
应激可以提高个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然而,过度的应激可诱发包括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等在内的应激相关精神障碍。应激可通过脑网络和神经环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以及交感神经系统等调控机体激素、免疫炎症水平,还可通过调控基因、转录、蛋白和代谢等水平的分子改变,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脑-肠轴在应激相关精神障碍发病机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确切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阐明,其发病与个体生理和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同时该类疾病又与其他精神和躯体疾病相关联。因此,有必要对个体病前素质开展研究,以及从疾病不同阶段进行深入的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心理学研究,以期进一步阐明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社交焦虑障碍的研究已深入到细胞、分子、神经环路等神经生物学机制方面。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社交焦虑障碍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前后影像学扫描所观测到的大脑功能变化做出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ymptoms, PTS)发展轨迹的群体异质性及其性别和年龄对轨迹的影响。  方法  共有1 623名参与者完成了3次评估,评估时点分别是在地震后2周、3个月和6个月。采用Mplus8.0软件和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latent growth mixture model,LGMM)方法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结果  暴露于芦山地震的儿童和青少年PTS存在以下4种发展轨迹,即正常应激组(31.1%)、持续受损组(4.5%)、心理恢复组(46.8%)和持续存在轻微症状组(17.6%)。同时,PTS发展轨迹有显著的性别效应(持续受损组的女生比例更高),但无显著的年龄效应。  结论  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PTS的发展轨迹有显著的群体异质性并且受到性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患者的症状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认知团体行为治疗(group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GCBT)的作用机制和长期效果。方法 对50例SAD患者进行治疗前的心理问卷评估,包括社交焦虑量表(Liebowitz social anxiety scale,LSAS)、自动思维问卷(automatic thoughts questionnaire,ATQ)、惧怕否定量表(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FNE)、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三维人格问卷(tridimension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TPQ)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gna minnen barndoms uppfostran,EMBU), 评价患者的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外界的心理社会支持等因素,并与50例健康对照对比;30例SAD患者进行GCBT治疗(采取以改善自我为主、合并部分认知行为治疗的团体心理治疗方案,每周1次,每次2 h,共8周),在治疗后1周内再次进行量表、问卷调查,评价症状改善和认知改变程度。并对40例SAD患者(其中22例进行了GCBT治疗,18例未治疗)进行为期1~5年的随访。结果 SAD患者在思维方式、人格特点、社会支持、父母教养方式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GCBT治疗后社交焦虑( t=4.06, P=0.000)、负性思维( t=4.58, P=0.000)和惧怕否定( t=3.85, P=0.000)较治疗前明显减轻。随访发现SAD患者社交焦虑症状的减轻程度与患者的主观支持呈正相关(r=0.361, P=0.022),与父亲拒绝与否认的教育方式呈负相关(r=-0.431, P=0.005),参加治疗和未参加治疗的社交焦虑症状好转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3)。结论 GCBT治疗可通过改善SAD患者的负面认知缓解其症状,主观社会支持和父亲拒绝否定的教育方式会影响SAD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一年后的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的变化及其预测因素。  方法  纳入抑郁症患者54例,在基线(0)以及药物治疗后1个月(1 m)、2个月(2 m)、3个月(3 m)、6个月(6 m)、9个月(9 m)和12个月末(12 m)应用汉密尔顿抑量表(HAMD-17)评估抑郁症状、席汉残疾量表(SDS)和生活质量与满意度程度问卷(Q-LES-Q-SF)分别评估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分析不同时间点症状与社会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相关与回归分析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结果  54例抑郁症患者中,27例完成了12个月的随访,2例在12 m时复发;患者组基线时SDS量表总分(SDS0)较对照组高(t=12.161,P<0.001),Q-LES-Q-SF评分(Q-LES-Q-SF0)较对照低(t=12.260,P<0.001);患者组不同时间点HAMD、SDS总分及因子分、Q-LES-Q-SF总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5.987、28.944、23.589、27.070和28.668,P均<0.001;HAMD0与年龄呈负相关,HAMD评分与同时点的SDS评分呈正相关,与同时点的Q-LES-Q-SF评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3 m时,HAMD评分变化(HAMD3 m-0)与SDS评分变化(SDS3 m-0)呈正相关,与Q-LES-Q-SF评分变化(Q-LES-Q3 m-0)呈负相关;12 m时,HAMD评分变化(HAMD12 m-0) 与SDS评分变化(SDS12 m-0)呈正相关,与Q-LES-Q-SF评分变化(Q-LES-Q12 m-0)呈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SDS0、Q-LES-Q0可以预测SDS3 m-0,R2=0.391,SDS0、工作状况为全职可以预测SDS12 m-0,R2=0.640;Q-LES-Q0可以预测Q-LES-Q3 m-0,R2=0.294,而Q-LES-Q0、工作状况为全职可以预测Q-LES-Q12 m-0,R2=0.591。  结论  长期、规律的药物治疗可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功能障碍,症状缓解是功能水平、生活质量提升的基础,一定程度上增加工作饱和度可能有助于改善远期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患者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reatment, CBT)前后静息态大脑自发活动变化,探讨SAD形成、治疗和恢复的神经机制。方法 对15例SAD患者进行8周的团体CBT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纳入健康对照18例并进行基线水平的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分析并进行患者与对照的组间、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在第一次MRI扫描之前对所有被试采用Liebowitz 社交焦虑量表 (LSAS)、汉密尔顿焦虑(HAMA)量表、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进行评估。患者组在心理治疗结束后的1周内进行第二次MRI扫描,并再次评估上述量表得分。所有被试均采用临床量表评估症状。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右利手。患者组男性11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27.07±8.11)岁,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26.28±2.42)岁。患者组与对照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量表LSAS、HAMA、HAMD在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8周的CBT之后患者组的临床量表得分较治疗前降低。和健康对照组相比,SAD患者治疗前右小脑后叶ReHo增高〔P<0.05,多重比较校正(GRF校正)〕,治疗后各脑区ReH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D患者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显示左壳核、右尾状核ReHo增高(P<0.05,GRF校正)。治疗前后患者右小脑后叶平均ReHo的改变与Liebowitz 社交焦虑量表的恐惧分量的减分(ΔLSAS-fear)改变呈正相关(r=0.62, P=0.015)。结论 心理治疗可以通过恢复小脑异常的自发活动来达到减轻SAD临床症状的目的。小脑可能是认知行为治疗对于SAD治疗中调控疗效的一个潜在的生物学标记,这对更深入和全面探索SAD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充市社区老人卫生服务的需求及影响因素,为构建适合南充市社区医疗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经过系统培训的调查员对南充市社区老年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南充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达77.2%,生病就医选择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比例为23.4%,定期健康指导需求所占比例为62.5%,定期体检为66.7%,上门诊疗服务为43.9%。结论南充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要加强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控,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较高,而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较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