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小鼠在不同时期离体胸主动脉环对血管收缩剂和内皮依赖性舒张剂反应的变化。 方法: 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诱导C57BL/6J小鼠产生糖尿病,在17、22和28周分批处死糖尿病和同年龄对照(control)组小鼠,测定其离体胸主动脉环对血管收缩剂:苯肾上腺素(PE)、60 mmol/L KCl的反应及对内皮依赖性舒张剂乙酰胆碱(ACh)的反应。 结果: DM组小鼠2周后空腹血糖≥11.1 mol/L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维持这一水平,显著高于control组,而体重显著低于control组;17、22和28周DM组胸主动脉环对PE的反应性分别高于、接近、高于control组,各时期对60 mmol/L KCl都表现高于control组;17、22和28周DM组胸主动脉环对ACh的反应性分别高于、接近、低于control组。 结论: DM组小鼠胸主动脉环对血管收缩剂的反应增强,而内皮功能先代偿性增强,然后降低,表现为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各参数在人工静脉瓣膜周期变化中对力学性能的影响,为人工静脉瓣膜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光滑粒子动力学方法进行双向流固耦合仿真,研究包含2种材料(膨化聚四氟乙烯和猪心包),3种长度(5.0、7.5和10.0 mm)和3种厚度(0.050、0.075和0.100 mm)的瓣膜共18组模型,通过对比张开孔径、最大等效应力及回流情况判断3个因素对瓣膜的影响。结果:瓣膜材料为猪心包时达到更大的张开孔径,最大值为5.90 mm,所受最大等效应力更平稳;在张开阶段当瓣膜长度为7.5 mm、厚度为0.100 mm时,最大等效应力值最小;在关闭阶段瓣膜材料为猪心包,瓣膜长度为10.0 mm、厚度为0.100 mm时,最大等效应力最小;瓣膜厚度为0.075 mm能获得最好的抗回流效果。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减小瓣膜长度和厚度,增加瓣膜材料的弹性模量,能增加人工静脉瓣膜周期运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可视化超声引导下液压松解盂肱关节囊治疗冻结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纳入55例冻结肩患者,其中Ⅰ期患者17例,Ⅱ期23例,Ⅲ期15例,在可视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针经肩关节后斜上方路径液压松解盂肱关节囊,松解治疗后联合同步肩关节康复训练。初次治疗及末次治疗后4周应用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评定其治疗效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55例冻结肩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均有效,其中评分为优37例,良18例。37例评优的冻结肩患者中,Ⅰ、Ⅱ、Ⅲ期分别为15例(88.2%)、13例(56.5%)、9例(60.0%)。18例评良的冻结肩患者中,Ⅰ、Ⅱ、Ⅲ期分别为2例(11.7%)、10例(43.4%)、6例(40.0%)。各期冻结肩患者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期冻结肩患者疗效显著,治疗后1周疼痛及关节活动度基本缓解,4周内症状基本消失。所有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一次性穿刺成功,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未发生明显不适及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液压松解盂肱关节囊治疗冻结肩安全、有效,本穿刺路径治疗联合系统的肩关节康复训练有效提高冻结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肩周炎在中医学中又叫冻结肩,在临床治疗中,常用中西药治疗,其副作用大,疗效不佳,疼痛缓解,但功能常常不能恢复正常。笔者于2000~2004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法松解复位的方法治疗肩周炎68例,取的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GF2α对葡萄糖刺激性胰岛素分泌和[Ca2+]i变化的影响。方法运用放免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PGF2α在不同情况下对NIT-1β细胞葡萄糖刺激性胰岛素分泌量的变化,并以F luo-3AM为探针,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钙的改变。结果在16.5 mmol.L-1葡萄糖刺激下,0.1、1、5μmol.L-1的PGF2α剂量依赖性的促进了NIT-1β细胞葡萄糖刺激性胰岛素分泌,其中5μmol.L-1时作用最强(P<0.01),而在10μmol.L-1时,PGF2α却抑制了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P<0.05);预先加入0.5 mmol.L-1EGTA后,5μmol.L-1的PGF2α不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同样在预先加入n ifed ip ine或EGTA+n ifed ip ine后,PGF2α也无促进胰岛素分泌(P>0.05)。在0、5.5 mmol.L-1葡萄糖刺激下,5μmol.L-1的PGF2α无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P>0.05)。另外,应用5μmol.L-1的PGF2α能够引起β细胞内钙升高(P<0.01),在无钙环境下,PGF2α只引起缓慢的幅度较小的细胞内钙升高,恢复细胞外钙浓度时,β细胞内钙升高(P<0.01)。结论在NIT-1β细胞,一定范围浓度的PGF2α能够促进高浓度葡萄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可能与PGF2α增加细胞外钙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6.
背景:多模式镇痛模式应用于肾移植受者可有效减轻疼痛,并有利于移植肾功能恢复。目的:观察地佐辛多模式镇痛对肾移植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合适的移植后镇痛药物及方式。方法:40例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间断肌注镇痛药物,地佐辛多模式镇痛组给予地佐辛超前镇痛+术后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记录麻醉前,移植后12,24,48h的心率、动脉平均血压、血氧饱和度;抽取静脉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和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结果与结论:与麻醉前比较,对照组移植后CD4+、CD8+、CD4+/CD8+、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白细胞介素10水平明显升高(P〈0.05)。地佐辛多模式镇痛组CD4+、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水平在移植后12h低于麻醉前(P〈0.05),移植后24h则恢复至麻醉前水平。CD8+、CD4+/CD8+与移植前比较变化不明显。白细胞介素10水平在移植后48h明显高于移植前,但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可见地佐辛多模式镇痛对肾移植后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患者移植肾肾功能短期转归和移植物的长期存活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减轻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静脉预注右美托咪定)和对照组各30例,监测各时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浓度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麻醉诱导前,对照组MAP和HR显著升高;对照组在拔除气管导管后MAP和HR显著升高;观察组在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对照组各时段血浆NE、E浓度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在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后,血流动力学以及应激反应因子水平在围术期趋于平稳,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按压肌间沟底部一针法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及肩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182例实施上肢及肩部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按压肌间沟底部阻滞组(按压组,98例)和不压肌间沟阻滞组(非按压组,84例).比较两组神经阻滞效果及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按压组对尺神经、正中神经、C4神经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率高于非按压组(P<0.05),按压组神经阻滞优良率明显高于非按压组[97%(95/98)比73%(61/84),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针法按压肌间沟底部臂丛阻滞操作简单,无需特殊器械,臂丛神经阻滞完善,阻滞范围广,能够安全满意地完成上肢及肩部手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减轻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静脉预注右美托咪定)和对照组各30例,监测各时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浓度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麻醉诱导前,对照组MAP和HR显著升高;对照组在拔除气管导管后MAP和HR显著升高;观察组在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对照组各时段血浆NE、E浓度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在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后,血流动力学以及应激反应因子水平在围术期趋于平稳,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