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黄连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CDK4和cyclin D1表达的调节以及黄连素可能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5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给药组(n=15)、正常组(n=5)、假手术组(n=15)和模型组(n=15).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 1 h后再灌注1 d,3 d,5 d,用HE染色观察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缺血中心区和半暗带Bcl-2、cyclin D1和CDK4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给约组3 d和5 d动物脑组织半暗带神经元数目丢失少于模型组.免疫组化表明给药组1 d与模型组比较Bcl-2免疫阳性细胞数没有明显区别,给药组3 d和5 d与模型组比较,半暗带Bcl-2免疫阳性细胞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yclin D1与CDK4免疫阳性细胞减少.结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时,黄连素抑制半暗带神经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与CDK4的表达,表明黄连素可能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为通过抑制cyclin D1的表达,并阻止其从细胞质转入细胞核内,从而阻断级联反应,抵抗cyclin D1介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舒肝宁注射液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3例.2组均予以保肝、支持、对症等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口服熊去氧胆酸,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舒肝宁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2组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00%,对照组为83.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各项指标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宁注射液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淤胆型肝炎临床疗效显著,并可较好地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伴便秘患者与功能性便秘(FC)患者的直肠肛门动力和感觉功能及其异同。方法顺序纳入男性PD伴便秘患者15例及男性FC患者45例,均经全结肠镜或结肠钡灌肠除外肠道器质性疾病。经直肠肛门测压,分析患者直肠肛门动力参数及感觉参数,将排便障碍患者进一步分为排便协同障碍(F3a)及排便推进力不足(F3b)两种亚型。结果PD伴便秘组年龄(70±11)岁,FC组年龄为(68±11)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伴便秘组直肠静息压较FC组偏高[9.0(4.0,15.0)mmHg比6.0(3.0,9.5)mmHg,1mmHg=0.133kP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两组肛管静息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2±17.2)mmHg比(59.7±20.4)mmHg,P=0.152]。缩紧肛门时,PD伴便秘组的肛管最大缩榨压及持续缩榨曲线下面积均显著低于FC组[(136.9±43.8)mmHg比(183.0±62.1)mmHg,P=0.010;(823.5±635.7)mmHg·s比(1392.4±939.9)mmHg·s,P=0.033]。模拟排便时,PD伴便秘组的直肠力排压及肛管力排剩余压也明显低于FC组[22.0(15.0,30.0)mmHg比42.0(31.0,55.0)mmHg,P=0.000;(46.3±23.3)mmHg比(77.9±35.1)mmHg,P=0.002];两组力排时的直肠肛管压差均为负值,异于正常排便压差,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伴便秘患者排便障碍以F3b型为主(10/15);FC组中以F3a型多见[46.7%(21/45)];但两组的排便障碍类型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PD伴便秘患者及FC患者的直肠扩张初始感觉阈值分别为(91.3±56.9)ml与(67.2±38.9)ml,均高于正常参考值,但两组间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74)。结论PD伴便秘患者及FC患者均存在直肠肛门动力和感觉异常。与FC患者相比,PD伴便秘患者的缩肛及力排的重要参数值明显降低,且测压分型以F3b型为主,感觉阈值有升高趋势。上述指标可作为PD伴便秘患者直肠肛门测压的特征参数,对PD发病机制的理解及其与相关疾病的鉴别可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局灶性脑缺血对脑神经元损伤的机制是多种因素参与的过程,其中细胞周期相关蛋白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在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许多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增加,且多分布在半暗带。多数学者倾向认为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参与细胞凋亡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Timsit等认为脑缺血后半暗带神经元内Cyclin D1和CDK4的表达是评估缺血神经元是否再次进入细胞周期的关键标志。本文就目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NOTES完成动物腹部多种手术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8月~2009年9月完成的全部动物实验数据。研究分为急性实验和存活实验2部分,采用雌性小型猪和成年杂种犬,分别开展了单纯NOTES和腹腔镜辅助的NOTES。进行诊断性腹腔探查和肝脏活检术,治疗性胆囊切除、输卵管结扎切除、卵巢切除、脾切除和胃空肠吻合等腹部手术。记录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结果采用37只小型猪和16只杂种犬,完成急性实验22例,存活实验31例。共开展各种NOTES手术91例次,其中单一经胃路径25例次,单一经结肠路径8例次,经胃和结肠联合路径16例次,经胃和阴道联合路径6例次,传统腹腔镜辅助经胃路径26例次,单孔腹腔镜辅助经胃路径10例次。完成诊断性腹腔探查术33例,成功率100%(33/33),肝脏活检术11例,成功率100%(11/11),输卵管结扎切除术11例,成功率100%(11/11),卵巢切除术6例,成功率100%(6/6),胆囊切除术27例,成功率44.4%(12/27)。另行脾切除术1例和胃空肠吻合术2例,均未成功。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9.6%(21/53),其中穿孔8例,脏器损伤5例,出血4例,腹腔感染3例,腹压过高导致动物死亡1例。结论NOTES用于诊断性腹腔探查和简单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完成腹部较复杂的手术尚不可行。腹腔镜辅助NOTES的方法或许是此项技术从动物实验过渡到临床应用的桥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