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8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及其粘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建立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 ,研究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粘弹性。我们取大鼠肺周边组织 (宽度不应大于 1.5 mm) ,将组织剪成 1.5 mm× 1mm× 1mm的组织块 ,贴入无菌的 2 5 cm3培养瓶 ,每瓶 10~ 15块 ,同时加入含 2 0胎牛血清、肝素 90 U/ml、L-谷氨酰胺 4mmol、青霉素 10 0 U/ml和链霉素 10 0 μg/ml的 DMEM培养基 3ml,放入 37℃二氧化碳培养箱中静置培养 ;8h后翻转培养瓶 ,6 0 h后取出肺组织块 ,接着继续培养 2~ 4d后进行传代。最后消化分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用微管吸吮系统研究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粘弹性。结果显示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 ,细胞呈鹅卵石镶嵌状排列 ,状如梭形或多角形 ,大小均匀 ,胞核清晰 ,呈卵圆形 ,胞浆丰富 ; 因子相关抗原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弹性模量 K1 =49.3± 9.2 Pa、K2 =73.2±2 4.8Pa、粘性系数 μ=19.2± 7.2 Pa.s。这些结果表明用组织块法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是可行的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表现出较大的刚性  相似文献   
2.
内皮祖细胞是一群具有游走特性,能进一步增殖分化成为成熟内皮细胞的幼稚内皮细胞.内皮祖细胞参与了出生后缺血组织的血管发生和血管损伤后的修复.内皮祖细胞的发现为血管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增添了一个新来源.本文重点介绍成体内皮祖细胞的来源、鉴定、生物学特性、功能以及在血管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用离体血管灌流实验验证冯元桢等关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膜张应力逆血流方向累加的理论分析.长度分别为11、21 cm的离体血管段内皮细胞分别置于平均切应力均为0.12 N/m2的脉动流环境中剪切42 h.11 cm处理的内皮素-1(ET-1)平均分泌速率(16.93±0.89 pg/cm2*h)显著低于21 cm处理(26.13±1.79 pg/cm2*h), 差异比率为1∶1.5.脉动流作用引起的ET-1平均分泌率显著高于定常流的作用. 总体上表明在脉动流条件下,血管段长度与其血管内皮细胞ET-1代谢(分泌量)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本实验结果从又一个侧面证实血管内皮细胞膜张应力存在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4.
根据红细胞聚集时,可减少血样光散射表面的数目和光通过血样透射强度增加的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双圆筒式的红细胞聚集仪。该仪器具有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它的产生,将为实验室和临床进行红细胞聚集的研究及检测,提供方便和可靠的测量。  相似文献   
5.
一种平板流动腔重力灌流系统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分析了一种采用重力灌流的平板流动腔灌流系统,并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出相应的阻力系数,获得平板流动腔剪应力、雷诺数以及入口长度与流体重力灌流高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流动腔装置广泛用于体外研究流动环境中的细胞力学行为,是研究细胞粘附及应力与生长关系特性的主要手段之一。作者从流动腔系统的分类、数值模拟(包括后向台阶的流动腔数值模拟)、系统构建等三个方面对流动腔系统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一种四点弯曲单向交变应变细胞加载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细胞动力学对力学因素的响应,设计研制了一种四点弯曲单向交变应变加载装置。通过对Wistar大鼠成骨细胞的试验,以及流式细胞仪(FCM)对细胞DNA分析检测的结果,表明研制是成功的,并可广泛使用于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等组织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人机工程学、细胞力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毒蕈胆碱M_1受体激动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毒蕈碱样胆碱M1 受体激动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 ,以此模型进行M1 受体激动剂筛选。方法 将M1 受体基因质粒 (M1 /pCDNA3 1 )与报告基因质粒 (3×CRE/ 3×MRE/SRE LUC)按 1∶5的比例共转染HEK2 93 ,建立了一个稳定的M1 受体激动剂报告基因筛选细胞株。配体与细胞表面M1 受体结合后 ,激活相应的信号通路 ,调节报告基因的表达 ,通过测定荧光酶素报告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评估配体激活M1 受体的生物活性。结果 通过对筛选条件 ,如细胞数目、荧光素酶表达时间、底物浓度的优化 ,建立了可靠的筛选方法 ,并对多种抗衰老中药水提物进行了筛选 ,找到 3种对M1 受体有活性的中药。结论 该系统能准确、稳定、有效地应用于M1 受体激动剂的高通量筛选  相似文献   
9.
Neuromedin U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euromedinU作为一种脑肠多肽 ,其外周生物活性包括刺激平滑肌、增加血压、增加血流、改变小肠离子传输、控制局部血流、调节肾上腺皮质素等功能 ,已发现neuromedinU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为减少食物摄取和体重。该文就neuromedinU及其受体的结构、组织分布和生理学功能等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肿瘤细胞和胞外基质之间的黏附特性与肿瘤的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作者从细胞周期的角度,采用微管吸吮技术和细胞同步技术研究了不同细胞周期肝癌细胞与Ⅰ型胶原裱衬表面的黏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秋水仙碱顺序阻断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双阻断后释放培养的方法可分别获得G1期和S期肝癌细胞,平均同步率分别为74.09%和90.39%;在研究剂量和时间范围内,肝癌细胞与Ⅰ型胶原的黏附力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S期肝癌细胞和Ⅰ型胶原的黏附力值与G1期和未同步组(对照组)相应值比较明显降低.结果提示;肝癌细胞经血道转移的侵蚀细胞间质阶段,G1期细胞可能起更重要的作用。这一研究对全面认识肝癌的转移机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