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临床收治脊柱胸腰段骨折72例,均采用后路减压,Dick或RF系统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骨折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椎体高度完全或基本恢复占95.8%,神经功能有Frankel一级以上改善,不完全截瘫占90%,完全截瘫占53.1%。随访3—38个月,无螺钉折断、后退及脊柱矫正度丢失。结论:开放复位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硬膜外注射对腰神经根性疼痛大鼠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5/06在兰州大学实验中心神经机能实验室及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外科实验室完成。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假手术组、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1mg/L,50mg/L和100mg/L3个剂量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1,50,100mg/L3个剂量组,将大鼠自体尾椎间盘取出无机械压迫移植于L4~5神经根表面,通过硬膜外置管注射不同浓度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照组以等量磷酸盐缓冲液代替,假手术组仅置管不做任何注射。使用前用磷酸盐缓冲液稀释,分别在术前1d及术后不同时间(1,4,7,11,14,21,28d)观测疼痛相关性行为指标。结果:6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腰神经根无明显机械压迫:放置自体椎间盘可提高同侧下肢机械和热刺激痛觉敏感性。②硬膜外应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能改善大鼠的疼痛相关性行为:与对照组比较,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1mg/L组,50mg/L组和100mg/L组在术后1,4,7d的机械刺激过敏程度明显减轻(P均=0.0001);各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组热痛觉敏感显著降低,在术后4,7,14d差异有极显著性(P均=0.0001)。结论:白细胞介素1在椎间盘相关性腰腿痛发病中具有与炎性疼痛相关的某种作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自体椎间盘所致神经根炎性反应有抑制作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硬膜外应用有可能提高腰腿痛的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3.
肱骨髁上骨折在儿童肘部损伤中发病率很高,肘部骨折占儿童所有骨折的10%,其中髁上骨折占75%[1,2]。对于GartlandⅠ型肱骨髁上骨折,仅须石膏固定即可;大多数GartlandⅡ型和所有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则需要复位,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0岁,因骨盆外伤后疼痛、畸形、功能障碍7d入院。车祸致患者侧倒于地,车轮砸伤其右臀部后外侧,即感耻骨联合及骶后部疼痛明显,不能站立行走,排尿困难,来院时留置导尿管。体检: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头颈胸腹部未见异常。骨盆外观示横径明显变短,右侧臀部及骶部肿胀,有皮肤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性关节炎病理分级与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中代谢特征之间的关系 ,为临床治疗骨性关节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伸直位固定兔左侧膝关节 ,制造骨性关节炎模型 ,右侧作为正常对照 ,从正常和骨性关节炎模型的兔软骨组织中消化分离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测定培养液中脱氧核糖核酸、硫酸软骨素和胶原含量 ,推测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中的代谢特征。病理分级采用改良的Mankin氏法。结果 病理分级 1到 1 0或 1 1 ,脱氧核糖核酸、硫酸软骨素及胶原含量都随病理分级的递增而增加 ,呈正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95 (P <0 .0 0 1 )、0 .992 (P <0 .0 0 1 )、0 .892 (P <0 .0 0 1 )。但是在病理 1 0或 1 1级以后 ,脱氧核糖核酸、硫酸软骨素和胶原含量均迅速降低 ,病变严重的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合成基质的能力显著下降。结论 来源于正常和不同病理分级的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系统中仍能维持细胞表型 ,细胞在体外培养中的代谢特征的变化和组织的病理分级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复位石膏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近期效果。方法 2002年1月~2008年12月,对SandersⅡ型、Ⅲ型31例(34足)跟骨骨折,在C形臂X线机下,采用经皮斯氏针撬拨复位,石膏固定。结果 34足术后12个月侧位X线,距下关节面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移位≤2 mm),Bhler角均>30°,Perie角均<15°。经12~24个月随访,无针道感染和骨折再移位、足弓塌陷等并发症,足外形良好,能够穿正常鞋,无跛行,术后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估,优良率达88.2%(30/34足)。结论经皮斯氏针撬拨复位石膏固定,适用于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手术微创,固定可靠,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背景:采用自体神经游离移植修复神经缺损效果比较理想,但有其弊端。为此寻求一种更佳修复神经缺损的治疗方法。 目的:验证及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诱导下自体静脉桥接神经缺损对神经再生的影响。 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建立周围神经缺损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3组。实验组采用自体静脉桥接并注入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采用自体静脉桥接并注入生理盐水;标准组采用自体神经桥接。分别于术后1,3个月,对实验动物进行活体观察,电生理检测及组织学检测。 结果与结论:3组实验动物均有神经再生及修复表现,但程度不同。实验组失神经表现恢复的较对照组早,电生理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快,组织学检查再生神经纤维数量及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与“金标准”的自体神经桥接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提示采用自体静脉桥接+神经生长因子诱导对周围神经缺损后的再生、修复具有有促进作用,可以使再生神经纤维的数量增加并显著提高再生神经纤维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一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11年3月)、EMBASE(1966~2011年3月)、Cochrane图书馆(2011第3期)及CBM、CNKI、万方、维普中文数据库(均截止2011年3月),手工检索中、英文已发表或未发表的资料和会议论文并查阅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纳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员独立提取资料,并对其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用RevMan 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 537例病人。Meta分析显示: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相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能降低术后24~36个月的再手术率[RR=0.15,95%CI(0.10~0.24)P<0.000 01]和主要并发症发生率[RR=0.17,95%CI(0.12~0.23)P<0.000 01]。[结论]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较闭合复位内固定术能降低术后24~36个月的再手术率和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31例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在C型臂X线机下,采用撬拨复位加有限切开植骨固定治疗,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经术后14~24个月随访,31例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骨折再移位、关节面塌陷、力线改变、及关节粘连、损伤性骨关节炎等并发症。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方法评定疗效,本组优22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为93.5%。结论:撬拨复位加有限切开植骨固定,适用于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微创,固定可靠,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背景: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采用微小切口经可扩张通道进行,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相比,微创技术视野小,操作更为精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有利于恢复。 目的:对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疗效及临床价值进行评价。 方法:检索2005至2012年间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SC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及4种中文主要骨科杂志,纳入以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为研究对象,比较微创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队列研究及回顾性队列研究,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资料,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进行Meta分析。 结果与结论:经过筛选纳入7个研究(856例患者)。7个研究圴选用手术时间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微创手术的手术操作时间与开放手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1);6个研究选用术中出血量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微创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放手术(P < 0.000 01);2个研究选用手术后下地时间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微创手术的术后下地时间短于开放手术(P < 0.000 01);6个研究选用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微创手术的并发症与开放手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75);3个研究选用融合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微创手术的术后融合率与开放手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1.00)。提示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是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较理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