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进展风险评分(HATCH评分)与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的相关性,为阵发性房颤患者风险提供理论依据和预测指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测量2013~2015年100例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患者的HATCH评分及PTFV1。100例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患者按照房颤进展分为阵发性房颤组(阵发组,95例)和由阵发性房颤进展的持续性房颤组(进展组,5例),分别比较两组间HATCH评分及PTFV1的差异。按照房颤病因分为孤立性房颤组(孤立组,20例)与病理性房颤组(病理组,80例),分别比较两组间HATCH评分及PTFV1的差异。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TFV1与HATCH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100例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患者PTFV1,与HATCH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37,P0.05);2HATCH评分1分组PTFV1略高于HATCH评分0分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TCH评分≥2分组PTFV1明显高于HATCH评分1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平均随访1年,由阵发性房颤进展的持续性房颤患者(进展组)HATCH评分及PTFV1明显高于仍为阵发性房颤患者(阵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理组PTFV1和HATCH评分高于孤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TFV1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指标,可对预测阵发性房颤向持续性房颤进展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氢溴酸伏硫西汀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医院集中监测法从本院医院信息系统跟踪2019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期间使用氢溴酸伏硫西汀片的125例患者,由临床药师跟踪及记录患者基本信息、药品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其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合理性。结果 125例患者中,男39例,女86例,男女比例为1∶2.2;年龄最大86岁,最小11岁,平均年龄38.22岁;其中年龄≥60岁患者25例,年龄<18岁患者19例。125例患者中26例患者在使用氢溴酸伏硫西汀片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其他抗抑郁药物,占比为20.80%;89例患者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占比为71.20%;104例患者联合使用镇静催眠药,占比为83.20%。125例患者中有61例在氢溴酸伏硫西汀片联合用药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占比为48.8%。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胃肠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肝功能、心脏系统。联合用药时间≤14 d及联合用药时间>14 d,不同性别、是否首次住院、是否联合抗抑郁药以及是否合并躯体疾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住院老年期痴呆的死因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住院老年期痴呆死亡患者按死因进行分类,计算每类死因的构成比,并按各影响因素进行分组,研究它们对死因构成比的影响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住院老年期痴呆的死因包括肺炎、脏器功能衰竭、噎食和猝死等;男性与女性、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中度痴呆与重度痴呆的死因构成是一致的;痴呆病程≤5年或者是使用抗精神病药的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更多死于脏器功能衰竭;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更多死于肺炎.结论 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绝大多数死于肺炎或脏器功能衰竭;抗精神病药可加重痴呆患者脏器功能的衰竭而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抑郁症患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之间的关系,探讨25(OH)D_3在抑郁症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所有患者均常规服用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观察组加服维生素D_3(5 000 U/d)。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3、5、7周进行HAMD评分,同时测定25(OH)D_3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3、5和7周的血清25(OH)D_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5、7周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MD评分与血清25(OH)D_3水平呈负相关(r=-0.97,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在服用常规抗抑郁药物基础上加服维生素D可改善抑郁症的治疗效果,血清25(OH)D_3水平可作为抑郁疗效监测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住院老年期痴呆的死因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住院老年期痴呆死亡患者按死因进行分类,计算每类死因的构成比,并按各影响因素进行分组,研究它们对死因构成比的影响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住院老年期痴呆的死因包括肺炎、脏器功能衰竭、噎食和猝死等;男性与女性、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中度痴呆与重度痴呆的死因构成是一致的;痴呆病程≤5年或者是使用抗精神病药的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更多死于脏器功能衰竭;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更多死于肺炎。结论 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绝大多数死于肺炎或脏器功能衰竭;抗精神病药可加重痴呆患者脏器功能的衰竭而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S-ChE)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重症肺炎患者86例(重症肺炎组),根据住院期间内是否死亡将研究对象分为存活组(46例)和死亡组(40例)。并同期选择普通肺炎患者100例(普通肺炎)及健康体检者124例(对照组)为对照。采集所有病例进入ICU后24 h内S-ChE水平,并计算其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S-ChE水平与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进行相关性研究。 结果重症肺炎患者组的S-ChE含量为(3 679 ± 1 433)U/L,普通肺炎组为(5 142 ± 1 884)U/L,对照组为(8 469 ± 1 377)U/L,重症肺炎组的S-ChE含量明显低于普通肺炎组和对照组(P均<0.05)。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组的S-ChE含量明显低于存活组[(2 748 ± 826)U/L vs.(4 489 ± 1 360)U/L,t=7.041,P<0.001],而APACHEⅡ评分[(26 ± 5)分vs.(16 ± 5)分,t=8.540,P<0.001]、MODS评分[(8.15 ± 2.49)分vs.(4.35 ± 2.01)分,t=7.832,P<0.001]则分别明显高于存活组。同时,重症肺炎患者S-ChE含量与APACHEⅡ评分(r=-0.437,P<0.05)、MODS评分(r=-0.337,P<0.05)均存在显著负相关。 结论重症肺炎患者的S-ChE含量明显降低,其高低能反映重症肺炎患者病情的轻重,并与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首发未治疗重度抑郁症(MDD)患者的CT值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MDD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于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抽取首发未治疗MDD患者(患者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进行颅脑CT扫描,测定两组各脑叶的CT值;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定患者组的抑郁症状。结果患者组左、右额叶及左颞叶CT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0. 01);两组其他各脑叶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患者组各脑叶CT值均与年龄呈负相关,左额叶CT值与病程呈负相关(P均0. 05),各脑叶CT值与HAMD-24评分、发作次数无相关性(P均 0. 05)。结论 MDD患者左、右额叶及左颞叶CT值均低于健康人,且脑叶CT值与患者年龄、病程有关,MDD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部分脑区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洛酮联合喹硫平与单用喹硫平治疗血管性痴呆叠加谵妄的疗效与疗效指数。方法符合DSM-4血管性痴呆叠加谵妄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纳洛酮联合喹硫平)和对照组(喹硫平),前瞻性观察治疗15d,采用谵妄量表(DSS)在治疗前及治疗3d、6d、9d、12d、15d进行评分。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评定量表(ADL)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在治疗前和治疗15d后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治疗血管性痴呆叠加谵妄均有效、疗效指数高(CGI-GI分别为1.45±0.51、1.80±0.41,CGI-EI分别为3.32±0.48、2.95±0.22)。两组对比,治疗组的DSS增分在治疗3d、6d、9d、12d有显著差异(P〈0.01)、在治疗15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MSE增分、CGI-SI减分和CGI-G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GI-EI有显著差异(P〈0.01),ADL减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血管性痴呆叠加谵妄时,纳洛酮联合喹硫平较单用喹硫平控制谵妄症状快,疗效和疗效指数更高,还能提高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社会心理因素的特点及影响。方法运用生活事件量表、A型行为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问卷,测定48例冠心病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病前遭遇的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应付方式、社会支持、患病后的心身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本次患病前所经历的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A型行为评分,消极应付方式评分,抑郁及焦虑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积极应付评分,社会支持总分减低(P<0.05和P<0.01)。结论生活事件紧张总值、A型行为和抑郁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积极应付方式和社会支持为疾病的保护因子。冠心病患者具有特殊的心理社会特征和心身共病状况,应采取积极的社会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维思通所致心电图异常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75例堆思通致心电图异常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维思通所致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律失常和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多见;维思通致心电图异常的种类无明显性别差异;雏思通致心电图异常的患者集中在16-35岁年龄段和3-4mg/d剂量组。结论 维思通所致的心电图异常是轻微的,而且在种类、年龄分布厦剂量分布上均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