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行开颅夹闭术治疗的前循环动脉瘤(ACA)患者动脉瘤破裂(IAR)的瘤顶、瘤颈、瘤体破裂点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接受开颅夹闭术治疗的123例ACA患者(动脉瘤135个)的临床资料,术中40例患者(动脉瘤共41个)出现IAR现象。分析IAR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以探讨影响IAR者的预后因素。结果 IAR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动脉瘤直径、术中是否使用临时阻断夹以及阻断时间、术中失血量对预后无显著影响(P0.05),而术前Hunt-Hess分级、术中的破裂点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0.01)。术前Hunt-Hess分级、术中不同破裂点均是IAR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影响因子(P0.01)。结论 ACA夹闭术中不同破裂点会显著影响IAR者的预后,且瘤颈部破裂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CTA在颅内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减影CTA在颅内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DSA诊断为颅内动静脉畸形32例。经64层螺旋CT平扫、增强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将动脉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获得动脉的减影数据,静脉期数据减去动脉期数据获得静脉减影数据,静脉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获得混合动静脉的减影数据。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进行颅内动静脉畸形三维成像。结果:本组颅内动静脉畸形幕上30例,幕下2例。其中额叶动静脉畸形6例,顶叶动静脉畸形5例,枕叶动静脉畸形4例,顶枕部动静脉畸形4例,侧裂区3例,额顶区动静脉畸形2例,颞顶区动静脉畸形2例,颞叶动静脉畸形2例,胼胝体动静脉畸形1例,丘脑动静脉畸形1例,小脑半球动静脉畸形1例,脑干动静脉畸形1例。单一供血动脉供血8例,两支及以上动脉供血14例;其中浅表静脉回流引流29例,深静脉回流引流3例。结论:减影CTA能够清楚显示供血动脉的来源、数目和形态,以及引流静脉的部位、大小以及深度。对临床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合并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 特点及治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3日-3月13日武汉市6家医院连续收治的COVID-19且合并出血性脑血管 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比较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行微创治疗和开颅手 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术后气管切开率。 结果 研究共纳入82例患者,年龄43~78岁,男性占48.78%(40/82)。轻型肺炎45.12%(37/82),重 症肺炎54.88%(45/82);高血压脑出血占68.29%(56/82),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30.49%(25/82), 出血性烟雾病1.22%(1/82);71.95%(59/82)的患者进行了针对脑出血的手术治疗,其中高血压脑 出血患者64.41%(38/59),颅内动脉瘤破裂35.59%(21/59),术后气管切开者52.54%(31/59)。高 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开颅手术组15例(39.47%),微创手术组23例(60.53%),两组的年龄、性别分 布、肺炎严重程度和GC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开颅手术组术后气管切开率高于微创手术组 (93.33% vs 30.43%,P<0.001)。 结论 COVID-19合并高血压脑出血且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选择微创手术较开颅手术的气管切开率 更低。  相似文献   
4.
背景:颅骨修补材料种类繁多,但目前仍然没有哪种材料能在生物相容性、性价比等各方面性能上全部满足临床需要。目的:分析3D打印数字化塑形聚醚醚酮和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术后并发症差异,针对并发症明确改进方向。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江大学附属黄冈市中心医院2014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207例颅骨缺损患者,男157例,女50例,年龄16-68岁,其中42例使用聚醚醚酮修补材料,165例使用钛网修补材料。术后第3周,进行额颞顶区缺损区塑形满意度调查;术后随访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1)聚醚醚酮组32例进行额颞顶区缺损修补,塑形满意度为56.3%;钛网组117例进行额颞顶区缺损修补,塑形满意度为75.2%,两组塑形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聚醚醚酮组42例中14例发生并发症,其中皮下积液12例(28.6%)、癫痫1例、额部螺钉固定处隆起疼痛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钛网组165例中28例发生并发症,其中皮下积液15例(9.1%)、癫痫7例、颅内感染2例、材料外露2例、颅内血肿1例、材料松动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0%,两组间皮下积液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术后并发症的异同并分析原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200例神经外科需要行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经皮气管切开术组和传统气管切开术组,每组各100例。统计两组两周内术后并发症数据。结果术后两周经皮气管切开术术后出血15例,皮下积气2例,切口感染2例,并发症总计19例;传统气管切开术出血4例,皮下积气3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总计8例。两组术式术后出血发生率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式术后皮下积气及切开感染发生率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式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行经皮气管切开术早期术后并发症风险高于传统气管切开术。病情危重需要紧急开放气道的患者优先选用经皮气管切开术,肥胖颈短、病情相对平缓,无需立即开放气道的患者优先选用传统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研究组给予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急性脑膨出、切口疝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颅内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颅内压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急性脑膨出和术后切口疝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能有效降低颅内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在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开颅术后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将90例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行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术,治疗组患者使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率、肺部感染率。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两组患者72 h总体生存率为80.0%,其中治疗组88.9%,对照组71.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总生存率为62.2%,其中治疗组64.4%,对照组6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部感染32例,对照组肺部感染40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开颅术后使用血必净可提高72 h生存率,但不能提高14 d生存率,可改善和控制肺部感染并发症,使疗效好的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窗开颅术与传统钻孔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时间从建库至2021年11月。选取包含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窗开颅术与传统钻孔术治疗CSDH的临床研究,使用RevMan 4.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2篇文献,包括400例分隔型CSDH患者和1 369例CSDH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分隔型CSDH的术后复发率低于传统钻孔术(OR=0.17,95%CI:0.08~0.35,P<0.000 01),术后并发症率低于传统钻孔术(OR=0.13,95%CI:0.06~0.28,P<0.000 01)。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窗开颅术治疗CSDH的术后复发率低于传统钻孔术(OR=0.16,95%CI:0.10~0.26,P<0.000 01),术后并发症率低于传统钻孔术(OR=0.15,95%CI:0.10~0.23,P<0.000 01)。结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