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治疗时血液动力学的反应和肺部氧合的影响,分析丙泊酚的治疗效果如何。方法将本院2009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实施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0例。研究组采取镇静诱导和丙泊酚维持治疗法,对照组则采用镇静诱导和咪唑安定维持治疗法。视患者情况调整患者用药量,具体可参照Ramsay分级标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镇静诱导前1、6、10、14 h时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此外需在测定血液动力学的同一时间时采集患者中心静脉血和股动脉血以测定血气,随后计算患者的肺内动静脉分流率和氧合指数,整理分析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的1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实施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0例。研究组采取镇静诱导和丙泊酚维持治疗法,对照组则采用镇静诱导和咪唑安定维持治疗法。视患者情况调整患者用药量,具体可参照Ramsay分级标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镇静诱导前1、6、10、14 h时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此外需在测定血液动力学的同一时间时采集患者中心静脉血和股动脉血以测定血气,随后计算患者的肺内动静脉分流率和氧合指数,整理分析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的114 h后,两组患者较镇静诱导前的MAP和HR值有着明显下降,其差异有显著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在614 h后,两组患者较镇静诱导前的MAP和HR值有着明显下降,其差异有显著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在614 h时,研究组的肺内动静脉分流率下降、氧合指数升高,其差异有显著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镇静剂可有效提高ARDS患者的氧合指数,疗效确切,可在临床上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肠道肠三叶因子(trefoil factor family,TFF3)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脓毒症组(n=24)。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于模型建立后3h,6h及12h(n=8)取回肠黏膜,以RT-PCR法检测TFF3 mRNA的表达。结果:脓毒症模型建立3h始TFF3 mRNA表达即显著下降(P〈0.01),随着时间延长表达进一步下降。结论:脓毒症大鼠肠道TFF3 mRNA表达明显下降,可能是脓毒症肠屏障功能障碍的机制之一并延缓肠道黏膜修复。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钠与低分子肝素钙对脓毒症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将9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早期广谱抗生素,液体复苏等,B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持续给予小剂量肝素5~10U/(kg·h)静脉泵入,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钙0.6 ml皮下注射。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7 d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凝血指标、炎症因子指标、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28 d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C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APACHEⅡ显著低于A组(P0.05),C组患者治疗5 d后APACHEⅡ分值显著低于B组(P0.05)。B、C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显著优于A组(P0.01),C组患者各指标显著优于B组(P0.05)。B、C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C组患者TNF-α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B、C两组患者DIC发生率、28 d病死率显著低于A组(P0.01,P0.05),C组患者DIC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对脓毒症的治疗更为有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及炎症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对脓毒症患者血液流变与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ICU脓毒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比较临床疗效.血液流变与凝血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CRP、WBC、血液流变指标与凝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APACHEⅡ评分、CRP、WBC、血液流变指标、D-dimer、PT与APT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全部患者PLT、FIB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性,并纠正凝血活化与凝血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ARDS)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对本院2012-10~2014-10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其进行机械通气前进行注射丙泊酚镇静诱导治疗,对照组则为咪达唑仑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镇静时间效果,用药时和停药后的呼吸、循环参数变化,肺内动静脉分流率和氧合指数,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注射丙泊酚后,5min内可达到预期效果,起效较快。心压和心率稳定。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方面有明显改善,其差异有显著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肺内动静脉分流率下降、氧合指数升高,其差异有显著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较之咪达唑仑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机械通气患者能够起到良好的镇静效果,见效快、易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6例确诊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在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基础上加用CVVH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血浆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变化、超声心动图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的变化,并监测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结果经CVVH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心率和呼吸频率逐渐下降,脉搏血氧饱和度上升,血压逐渐下降,中心静脉压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BNP下降,患者左心室EF增加、左心室舒张末直径均较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VVH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可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且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救治情况,以提高该类疾病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例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并ARDS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3 d.结论: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并ARDS的病情危重,除采取抗病毒、抗感染、尽早终止妊娠、生命支持等外,机械通气和持续血滤对抢救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吸氧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参芪扶正注射液及无创机械通气。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论:经过相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在心脏功能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8.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33%,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心力衰竭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无创连续气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妊娠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妊娠期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解痉、降压、利尿、强心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辅助无创连续气道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后3h 心率、呼吸、氧分压(PaO2)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改善情况及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心率、呼吸较治疗前下降,PaO2升高( P <0.01),治疗后PaCO2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P >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有利于及时改善患者呼吸困难及发绀等症状,有效纠正低氧血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