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诊内科诊疗程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淑梅  缪东 《急诊医学》1998,7(4):275-275
  相似文献   
2.
1997年1月至1998年6月,8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在应用药物同时辅以高压氧治疗,显效87%,总有效率96%,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在应用高压氧治疗前后血流变及血三脂对比,全血粘度下降显著(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增高(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对应用ATRA和As2O3联合诱导治疗的20例APL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达CR所需时间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与单独应用ATRA组30例进行比较。联合用药组治疗方法为ATRA 25mg/(m2.d),0.1%As2O310ml/d直至CR。结果联合用药组与单独应用ATRA组相比,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5%、86.7%,均P>0.05);联合用药组获得CR所需的时间短于单独用药组(平均时间分别为24d、45d,均P<0.05),早期死亡率较单独用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13.3%,均P>0.05);与单独用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的不良反应并未增加。结论联合用药诱导初发APL缓解的疗效优于单用药组,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bsag+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2例CHOP方案化疗后对肝功能的损害。方法对12例Hbsag+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均采用CHOP方案进行化疗,化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HBV-DNA的定期监测。分析化疗的预后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采用CHOP方案化疗后,12例Hbsag+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有4例发生了肝功能损害,损害率为3.33%。结论在对Hbsag+非霍奇金淋巴瘤实施CHOP方案化疗过程中,对乙肝DNA进行密切的监测,对肝功能损害较小,这种方案化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经纤支镜肺泡灌注治疗急性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4)给予常规治疗及经纤支镜引流加灌注抗生素治疗;痰热清治疗组(n=27)给予常规治疗及经纤支镜引流加灌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结果经纤支镜引流加灌注痰热清治疗组的4周治愈率(40.7%)明显高于对照组(25.0%)(P<0.01)。结论经纤支镜引流加灌注痰热清治疗急性肺脓肿疗效较好,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联合顺铂治疗复发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复发小细胞肺癌患者36例,予以顺铂75mg/m2第1天,羟基喜树碱6mg/m2,第1~5天,每21d为一周期,每个周期结束复查CT评价疗效,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客观缓解率33.4%,疾病控制率69.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1个月,中位生存期9.7个月,1年生存率33.4%。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恶心、呕吐。全组无毒性相关死亡。结论羟基喜树碱联合顺铂可用于治疗复发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E2F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预后意义。方法:选取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本院确诊为急性白血病(AL)的72例患者,同时选取2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析2组E2F1基因表达变化,同时采用统计学分析E2F1基因表达与AL患者临床指标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结果:AL患者中E2F1基因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2F1基因高表达患者的WBC、β2-M G、LDH水平均明显高于E2F1基因低表达的患者(P0.05),但E2F1基因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发热、疲劳、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外周血原始细胞水平无相关性(P0.05)。E2F1基因的低表达的患者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E2F1基因的表达高的患者(P0.05),而E2F1基因的低表达的患者耐药性低于E2F1基因高表达的患者(P0.05)。治疗后症状缓解患者的E2F1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明显(P0.05)。治疗后M1、M2、M5患者的E2F1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明显(P0.05)。经Kaplan-M eier生存分析发现,E2F1基因低表达的患者组的OS和DFS优于高表达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和E2F1基因是OS独立影响因素(P0.05);性别和E2F1基因是DFS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E2F1基因在AL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其高水平表达与患者的预后不良密切相关。E2F1基因有望作为临床治疗AL患者的生物学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用环孢菌素联合咖啡酸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河南大学附属淮河医院进行治疗的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30例,实验组15例患者进行环孢菌素联合咖啡酸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用长春新碱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用环孢菌素联合咖啡酸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9.
缪东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3):148-149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和联合环孢菌素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0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沙利度胺和联合环孢菌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环孢菌素进行治疗,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100例患者治疗后红系有效率、血小板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沙利度胺和联合环孢菌素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较单用环孢菌素好,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6年至1998年收治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126例。其中采用纳络四治疗67例,常规治疗对照59例,观察纳络酮治疗镇静催眠药中毒的催醒时间及其毒副作用,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均为急诊病人,治疗组67例,男11例,女56例;年龄15岁~50岁,平均29岁。对照组59例,男10例,女49例,年龄14岁~52岁,平均27岁。服药以安定类为主。治疗组56例,对照组对例,其他为巴比妥类,非巴比妥类及复合类。依照镇静催眠药中毒分类及诊断标准,病情分轻度、重度[1]。治疗组轻度44例,重度23例,对照组轻度42例,重度17例。治疗组眼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