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脑动脉硬化症是临床上老年人常见疾病 ,从理论上推测 ,脑动脉硬化如果不伴有脑血流动力学的显著改变 ,不出现脑缺血或其他损害 ,一般不会有特征性神经系统表现 ,仅根据某些临床表现如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和眼底小动脉硬化等诊断脑动脉硬化症。由于缺乏直接的客观指标 ,易发生诊断偏差。本文就临床上诊断脑动脉硬化症患者 ,随机选择 75例进行经颅多普勒 (TCD)检测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门诊诊断为脑动脉硬化症患者 75例 ,其中男 4 1例 ,女 34例 ,年龄 5 0~ 83岁 ,平均 6 6 5岁。其中并高血压病 19例 ,单侧肢…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TCD)技术对脑动脉瘤破裂栓塞手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术前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值分为低流速组69例(PSV≤120 cm/s)和高流速组31例(PSV120 cm/s),对比2组于栓塞术后10 d内的MCA血流速度及CVS发生率;所有患者同时以临床是否发生CVS作为标准,评估TCD诊断CVS的临床价值。结果:低流速组和高流速组在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术后7 d及术后10 d的MCA血流速度测定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内,临床确诊CVS患者32例,TCD检查低流速组诊断CVS 4例、高流速组29例,共计诊断33例,其中正确诊断25例、误诊8例、漏诊7例;TCD诊断CVS的灵敏度为78.12%,特异度为88.24%,漏诊率为21.88%,误诊率为11.76%;术后3月,低流速组预后良好89.86%,高流速组预后良好29.03%,低流速组的预后显著优于高流速组患者(P0.01)。结论:TCD技术在脑动脉瘤破裂栓塞手术后诊断CVS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术前根据TCD结果可以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3.
青年人眩晕在临床上也是较常见的症状,由于眩晕的主观症状多,但客观诊断依据很少,神经系查体及CT、MRI等检查多不能获得满意结果.眩晕的发生常与脑血管尤其椎-基底动脉系统有密切关系,所以本文对50例青年眩晕病人在排除内耳疾病,小脑病变及其他内外科疾病后,进行椎-基底动脉系统经颅多谱勒(TCD)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应用经颅多普勒测大脑前、中、后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谱态、脉动指数与高血压病各期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病I期以频谱形态正常的血流速增快为主(47%),Ⅱ期以频谱形态异常的血流速增快为主(55%),Ⅲ期主要以谱态异常的血流速战慢为主(59%)。PI值随着高血压病的加重而逐渐增高。结论 高血压病的脑血管动力学异常与临床分期有相关性,有助于了解高血压患者脑血管病变程度的判断和提供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围手术期的脑、颈动脉超声的综合评估。方法选取60例接受CEA治疗病人,并于围手术期采取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颈动脉超声检查法,详细记录术前、术中与术后检查结果,术前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为"金标准",分析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狭窄率的准确性,比较DSA与TCD对侧支循环开放检出率、围手术期颈动脉超声与TCD检查指标。结果颈动脉超声检查50%~69%狭窄率灵敏度66.67%(6/9),特异度100.00%(51/51),准确性95.00%(57/60),Kappa值=0.77;TCD对前交通动脉开放检出率为91.07%,后交通动脉开放检出率为85.96%,颈内-颈外动脉开放检出率为87.50%;术前颈动脉超声显示狭窄部位管径明显变窄,并且血流速度较正常者升高,手术解除狭窄后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术侧血管狭窄有效解除,同时上下切缘内膜获得良好固定效果,管腔之中无内膜漂浮等异常,血流通畅;颈动脉开放时与术后1周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颈内动脉狭窄段PSV/颈总动脉PSV比值均明显低于术前(P < 0.01),狭窄部位内径明显大于术前(P < 0.01);TCD检查显示,病人颈动脉开放时与术后1周患侧PSV、舒张期末流速、平均流速、脉动指数均明显高于麻醉后5~10 min(P < 0.01),且均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中2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在基础水平200%以上,为避免过度灌注,对狭窄近端颈总动脉进行重新夹闭,减小血压值10~30 min,最后流速恢复。结论TCD+颈动脉超声可在CEA术前检查、术中监测与术后疗效评估中提供准确有效客观依据,对病人手术顺利进行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8.
血管性头痛的TCD诊断海南省人民医院TCD室(570102)符策锐血管性头痛是常见疾患,是一种周期发作的头痛,既往对本病诊断主要依靠临床检查来确诊,缺少客观的依据,我们自1994年至1995年7月对经临床诊断和/或CT、MRI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血管性...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5岁,右利者,于1986年因剧烈头痛,突然失语,经头颅CT检查示左侧顶叶皮质下出血,治疗1个月,语言完全恢复。于1993年2月5日早起床时发现说话不清,饮水自右侧口角流出,无明显意识障碍,四肢活动自如,无头痛、恶心、呕吐及大小便失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 查体 Bp:21.3/13.3kPa,神志清楚,合作,颈无抵抗,问话能理解,讲话不清,右侧鼻唇沟稍变浅,伸舌稍偏右,四肢肌张力、肌力正常,掌颏反射( ),头颅CT示左侧顶叶皮质下有2.0cm×1.8cm高密度区,CT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标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术后血管几何形态特征对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及血管外科行CEA的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后一周内进行颈动脉CTA检查,测量并记录血管几何形态特征数据。利用Mimics、Geomagic等软件对患者术后CTA影像学资料进行颈动脉建模,采用Ansys Fluent进行计算流体力学(CFD)分析,定量测定颈动脉窦部外侧壁壁面剪切力(WSS)数据,定性判断血管内有无湍流现象的发生。比较Bulb/CCA管径比值≤1和>1两组患者在血管内是否形成湍流,对血管几何形态特征数据与颈动脉窦部外侧壁WSS数据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将存在显著相关性的血管几何形态数据纳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采用多重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管腔内形成湍流的血管几何形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Bulb/CCA管径比值≤1和>1两组患者经χ2检验显示Bulb/CCA管径比值>1组的患者CEA术后血管腔内更容易产生湍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