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0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在肾损害人群中发生的比率不断增高。探讨肾损害人群中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以及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他汀类药物有效的降脂作用和广泛的非降脂效应确立了其在一般人群中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地位。随着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的深入,不断积累的证据正逐步地向人们证明他汀在肾损害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就他汀对肾损害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线粒体融合、分裂及二者之间的动态转换,统称为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融合-分裂参与线粒体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能量代谢、活性氧、Ca2+稳态和细胞死亡过程的调节等。心脏发育、心肌能量代谢及心肌细胞内离子稳态等与线粒体融合-分裂平衡密切相关,其失衡能引起心肌细胞功能紊乱,导致心肌细胞受损甚至死亡,最终发生心力衰竭。药物靶向重建线粒体融合-分裂平衡可能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二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的即刻疗效和超声心动图随访的近期效果 ,总结我院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12月间 11例确诊的ASD患者(男 5例 ,女 6例 ,年龄 12~ 4 6岁 )。在透视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监视下采用Amplatzer封堵器封堵 ,TEE观察术后即刻封堵情况、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比较术后 3d、1个月、6个月及 12个月心脏分流及心功能情况、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除 1例因房间隔缺损太大 (大于 4 0mm)外 ,手术即刻成功率 10 0 %,无封堵器脱落、房室瓣关闭不全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对冠脉介入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心血管科住院冠脉造影证实心肌桥、支架内再狭窄、分叉病变、临界病变的18例患者均行冠脉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的资料。结果血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可评价冠脉狭窄程度、血栓情况、斑块性质、支架贴壁情况、心肌桥情况等,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血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能用于指导及评价冠脉介入治疗,且有良好的操作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在Bim介导缺氧致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在体外原代培养出生1~3 d大鼠心肌细胞,并用抗α-横纹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设计并化学合成3对靶向bim的siRNA,用脂质体法将siRNA转染心肌细胞,筛选沉默效率最高的siRNA。实验分组:(1)空白对照组;(2)缺氧组;(3)缺氧+脂质体组;(4)缺氧+阴性对照siRNA组;(5)缺氧+Bim-siRNA组。MTT法观察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caspase-12和三磷酸肌醇(IP3)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鉴定证实大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成功。在荧光显微镜下,转染了阴性对照siRNA组的细胞中观察到绿色荧光,即转染成功;Western blotting 结果显示,Bim-siRNA转染均能有效降低Bim蛋白的表达,其中第2对沉默效率最高,达到86.73%。缺氧损伤导致心肌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5),转染Bim-siRNA后细胞活性较阴性对照组升高。缺氧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增高,而沉默bim的表达能降低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缺氧导致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caspase-12和IP3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上调(均P<005),而抑制Bim表达后caspase-12和IP3表达明显降低。结论:沉默bim的表达能有效抑制缺氧导致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caspase-12和IP3可能参与了Bim介导缺氧致心肌细胞凋亡的过程。这有望为临床心肌缺血缺氧损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药物基因组学在心脏安全性方面的研究目的是了解与基因因素相关的安全性变量,开发有助于评估临床试验早期药物安全性的工具,防止易感患者不适当用药。随着华法林基因组学研究成果及"2010院内获得性尖端扭转室速(TdP)防治建议"的发表,临床医生对TdP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目前市面上大约存在50种因延长QT间期而有潜在诱导TdP危险的药物,本文据此重点阐述药物诱导TdP的遗传学、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8.
约4%~30%的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并未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中获益.氯吡格雷抵抗(低或无反应性)反映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失败,但尚未明确定义.氯吡格雷抵抗的可能机制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机制包括P2Y12受体和CYP3A的基因多态性,外源性机制概括为氯吡格雷剂量偏低或给药不当、生物利用度下降和有关CYP3A4参与的药物间相互作用以及血小板过度激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着色性干皮病D组基因(XPD)对白细胞介素-6(IL-6)促进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pEGFP-N2/XPD和空质粒pEGFP-N2稳定转染VSMCs,然后给予1×105 U/L IL-6孵育48 h。实验分为6组:(1)空白对照组;(2)pEGFP-N2组;(3)pEGFP-N2/XPD组;(4)IL-6组;(5)IL-6 + pEGFP-N2组;(6)IL-6 + pEGFP-N2/XPD组。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表达情况;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活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XPD、Bcl-2、Bax和野生型P53(wt-P53)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在荧光显微镜下,可在转染了重组质粒pEGFP-N2/XPD或空质粒pEGFP-N2的细胞中观察到绿色荧光,即转染成功;MTT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EGFP-N2/XPD的转染抑制了细胞增殖活力(P<0.05),并能抑制IL-6促进VSMCs增殖的作用(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EGFP-N2/XPD的转染引起了细胞G0/G1期增加(P<0.05)、S期减少(P<0.05)、凋亡率增加(P<0.01),并能抑制IL-6促进VSMCs G0/G1期减少、S期增加、凋亡率降低的作用(P<0.01);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重组质粒pEGFP-N2/XPD的转染使得XPD表达增高(P<0.05或P<0.01),同时Bcl-2表达降低,Bax和wt-P53表达增高(P<0.05或P<0.01),并能抑制IL-6促进VSMCs的Bcl-2表达增高、Bax和wt-P53表达降低的作用(P<0.05或P<0.01)。结论: XPD能抑制VSMCs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并能抑制IL-6促进VSMCs增殖和降低其凋亡的作用,有望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出一种针对X线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图像的处理和分析系统。方法以基于多尺度Hessian矩阵的血管增强图像为基础,采用数学形态学和Canny算子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血管骨架和边缘的自动提取。提出一种基于分段测量和血管平行特性的血管直径测量新方法,以实现对于血管直径的精确测量和血管狭窄长度以及狭窄程度等重要参数的量化描述。结果相比于全局测量,血管分段测量提高了血管直径的测量精度和速度;各段血管直径和狭窄程度的测量结果与多名临床医师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