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蛙皮素(BBS)对前列腺癌PC-3细胞骨架形态及细胞内游离Ca2+([Ca2+]i)浓度的影响。方法:①利用免疫荧光法(IH),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测10-5mol/L浓度BBS处理的PC-3细胞角蛋白(CK)的表达,以反映其对细胞骨架形态的影响;②应用Fluo-3/AM荧光标记技术和LSCM检测不同浓度BBS(10-9、10-7、10-5mol/L)处理的PC-3细胞[Ca2+]i浓度。结果:①10-5mol/L浓度的BBS可促进PC-3细胞CK表达及伪足形成;②BBS可提高PC-3细胞[Ca2+]i浓度,并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实验证明一定浓度的BBS可明显提高PC-3细胞[Ca2+]i浓度及CK表达,进而影响PC-3细胞骨架形态。本研究为探索BBS应用于肿瘤研究以及BBS作用后细胞内信息传递途径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双皮瓣法尿道成形一期手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体会。方法:对28例1—12岁,尿道缺损长度2—7cm的患儿用双皮瓣法行尿道成形一期矫治,探讨手术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术后3例发生尿道外口狭窄,经尿道扩张治愈,无尿瘘发生。均一期治愈。所有病例术后随访0.5—7年,恢复良好。结论:该方法成功率高,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尿道下裂,明显减少了多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显微镜下精索内静脉低位结扎与传统Palomo术式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精子质量改善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西京医院收治的142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其中68例接受了显微镜下精索静脉低位结扎术(A组),74例接受了传统的Palomo术式(B组),对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精液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手术时间(53±11)min,B组手术时间(22±7)min,A组长于B组,P〈0.05;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A组阴囊水肿4例(5.8%),附睾炎4例(5.8%),B组阴囊水肿15例(20.3%),附睾炎9例(1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精子质量均有显著改善,但A组术后精子计数、密度、活力和活率均明显高于B组,A组术后精子计数(43.00±4.31)×10。、活率(65.00±4.55)%,B组术后精子计数(37.20±5.45)×10。、活率(53.34±6.73)%,P〈0.05。结论显微镜下精索内静脉低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少,精子质量改善程度优于传统Palomo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实施的31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供、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均顺利完成供肾切取术,手术时间110~190 min,术中出血量20~100 ml,供肾热缺血时间100~160 s,保留肾静脉长度1.8~3.0 cm,肾动脉长度1.4~2.3 cm。2例供肾取出时发生脾脏损伤,行脾脏修补术;1例供者术后出血,经止血、纠正贫血后好转。31例供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以上,均未发生远期并发症。31例受者中,1例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经治疗后于术后1个月血清肌酐恢复正常。移植肾存活率为100%。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供肾功能等优势,可作为供肾切取有效而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屎肠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8年07月西京医院实施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并规律随访的376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屎肠球菌感染的发生率、感染部位、感染特点、治疗过程及预后情况。结果:肾移植术后屎肠球菌感染占总体感染的4%,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肾移植(DCD)受者感染率为9.7%,高于亲属活体肾移植(LRD)的3.6%(P0.05),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泌尿系感染,合理选择利奈唑胺等抗生素治疗,预后良好。结论:肾移植术后屎肠球菌感染率低,DCD肾移植感染率较LRD高,且感染情况复杂,合理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单中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临床特征、术后标本切缘阳性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2019年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5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518例患者平均年龄(67.9±7.3)岁,术前中位总前列腺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8G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 PET/CT对前列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68Ga-PSMA PET/CT检查的58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64.4±6.1)岁,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中位值34.5(6.1~99.0)ng/ml, 其中PSA<10 ng/ml 12例, 10~20 ng/ml 21例, >20 ng/ml 25例。术前临床分期T1期1例, T2期38例, T3期16例, T4期3例。术前穿刺Gleason评分<7分10例, 7分20例, >7分28例。按照D’Amico前列腺癌风险分组标准, 低危组8例, 中危组20例, 高危组30例;其中行腹腔镜手术38例, 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20例。术前68Ga-PSMA PET/CT检查示均无内脏、骨转移等远处转移, 其中10例示淋巴结阳性。除外术前曾行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者, 曾行前列腺手术, 或近2年内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者。58例均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为观察68Ga-PSMA PET/...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成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案.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结合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结果得以确诊,均行手术治疗,3例辅助靶向治疗,术后随访3~69个月,5例无瘤存活,3例复发死亡.结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癌亚型,成年患者预后欠佳,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密切随访能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肾上腺肿瘤(6cm)的临床经验并观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院22例行经腹腔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巨大肾上腺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经腹腔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巨大肾上腺肿瘤(直径6.4~10.9cm,平均8.2cm)根治性切除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85~220min,平均155min;术中出血10~500ml,平均158ml,术中无输血。术后住院时间4~7d,平均5.5d。术后病理诊断:嗜铬细胞瘤9例,肾上腺髓脂肪瘤4例,肾上腺皮质腺瘤4例,神经节细胞瘤2例,肾透明细胞癌肾上腺转移1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肾上腺皮质癌1例。术后随访3~39个月,2例失访,1例肾透明细胞癌左肾切除术后肾上腺转移的患者于术后10个月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其余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发现复发。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巨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切实可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肝胰肾联合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报告肝、胰、肾一期联合移植治疗1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不全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伴慢性胰腺炎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对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胰液空肠内引流及原位背驮式同期尸体肝、胰、肾联合移植。手术顺利,移植肝脏及胰腺功能1周内逐渐恢复,肾功能延迟恢复。术后第16天因移植肾血流下降,切除移植肾脏,于原移植部位行第2次肾移植,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至2005年11月随访10个月,患者未发生排斥反应及明显感染,移植肝、胰、肾功能均正常,一般情况良好。结论肝胰肾联合移植技术安全,术后因各脏器对功能恢复所需内环境各不相同,矛盾较多,围手术期处理对患者的长期存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