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分段剥扎注射加肛管皮桥悬吊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对180例环状混合痔作改良分段剥扎注射加肛管皮桥悬吊法(治疗组)与152例传统外剥内扎法(对照组)疗效结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在术后肛缘光滑率、疼痛率、水肿率及平均治愈时间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术式较传统外剥内扎术用于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痔灵注射联合悬吊术治疗脱垂性痔的疗效。方法研究组60例,采用消痔灵注射内痔段黏膜下层后用可吸收线将痔体上提悬吊;设对照组60例,其中24例采用消痔灵注射,36例注射后加用外剥内扎术。观察对比两组病例术后疗效及随访6—15个月的疗效。结果消痔灵注射联合悬吊术后疗效优良率98.3%,单纯消痔灵注射疗法术后优良率71.7%,消痔灵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后优良率97%;随访6~15个月的优良率分别为98%、67.2%、96.9%。消痔灵注射联合悬吊术疗法较单纯消痔灵注射疗法优良率分别高26.6%、20.8%,较消痔灵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疗法高1.3%、1,1%。结论消痔灵注射联合悬吊术治疗脱垂性痔的疗效确切,显著优于单纯消痔灵注射疗法,与消痔灵注射联合外剥内扎术疗效一致,但术后反应及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后者,且能更有效地保护肛垫。  相似文献   
3.
痔病是指临床上有症状而需要治疗的痔。近年来关于痔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很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L-1β对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和鉴定中脑来源NSCs,用免疫学方法检测分化细胞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结果:血清组、IL-1β10pg/ml组、IL-1β120pg/ml组、IL-1β150pg/ml组、IL-1β200pg/ml组诱导7d后TH细胞分别平均为0,45%、0.6%、7.2%、12.5%、8.75%:结果显示IL-1β诱导NSCs明显提高TH细胞表达率,与血清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IL-1β150pg/ml剂量范同内TH细胞表达率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IL-1β有诱导NSC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我院自1974年12月至1980年4月共收治慢性胃扭转六例,均合并慢性胃炎。采用胃固定术4例,胃大部切除术2例,效果满意。简要报告如下。例1:患者男,24岁。因饱餐后参加劳动,突惑上腹部针刺样疼痛、恶心、呕吐。X线钡餐造影见贲门与幽门同一水平,胃镜检查胃壁粘膜充血、水肿。诊断胃扭转,慢性胃炎。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术中见胃呈逆时钟扭转180度。胃周围韧带呈松弛状态。复位后行胃固定术。痊愈出院。例2:患者男,25岁。因上腹部间歇疼痛4年余,伴腹胀,反酸、恶心、呕吐。饱餐后症状加  相似文献   
6.
异物性肛管直肠损伤(附3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于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因肛管直肠异物致肛管直肠局部损伤的患者共3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镇冲降逆止呕方治疗恶性肿瘤化疗迟发性呕吐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镇冲降逆止呕方对肿瘤化疗所致迟发性呕吐的疗效。方法:将肿瘤化疗病人136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68例化疗前1日开始镇冲降逆止呕方治疗,西药组68例化疗前用盐酸格拉司琼。结果:中药组对化疗引起的急性呕吐效果明显不如西药组,但对于迟发性呕吐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0.05。结论:镇冲降逆止呕方对肿瘤化疗所致迟发性呕吐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药综合治疗对大肠癌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6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敷贴、中药内服、参麦注射液静滴等中医药综合治疗,治疗14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级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氏0.05),躯体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综合治疗可促进大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大肠癌术后康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SP)调控人CD34+CD38-骨髓白血病干细胞(LSC)衰老的端粒与端粒酶机制。方法免疫磁性分选人骨髓CD34+CD38-LSC;CCK-8检测ASP对CD34+CD38-LSC增殖抑制能力;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情况;混合集落培养(CFU-Mix)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荧光定量RT-PCR检测端粒酶基因TERT变化;TRAP-PCR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Southern blotting检测细胞端粒长度变化。结果免疫磁性分选后人骨髓CD34+CD38-LSC纯度达(91.15±2.41)%,相差显微镜观察显示细胞形态饱满,透明度高,折光性强。ASP体外诱导CD34+CD38-LSC 48 h,能有效抑制其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集落形成能力下降(P<0.01)。40μg/mL ASP作用CD34+CD38-LSC 48 h,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率明显升高(P<0.01);CD34+CD38-LSC端粒酶基因TERT表达水平下降(P<0.05);端粒酶活性下降(P<0.05);端粒长度缩短(P<0.05)。结论 ASP在体外可能通过调控细胞端粒系统诱导人骨髓CD34+CD38-LSC衰老。  相似文献   
10.
刘纪锋  姚健  王顺和  王玉  牛苏剑  卢家玉 《西部医学》2017,29(7):970-973+981
【摘要】 目的 探讨肛旁置管冲洗联合负压引流对肛周脓肿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将8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微创置管冲洗联合负压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观察两种手术方法在疗效、安全性、术后肛门疼痛、肛门功能、肛周脓肿复发率及肛瘘形成率、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住院费用方面的差异。结果 腔内置管冲洗加负压引流术(试验组)对术后肛门疼痛、肛门功能、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方面均有积极影响,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相当,术后脓肿复发率及肛瘘形成率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腔内置管冲洗加负压引流手术在保证疗效及安全性的基础上,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更大限度地保护了肛门功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