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破裂的前循环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43例破裂的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动脉瘤夹闭或血管内治疗,23例行动脉瘤夹闭术,20例行血管内治疗。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平均随访1年。手术恢复良好19例,轻度残疾1例,重度残疾2例,死亡1例;血管内治疗恢复良好18例,轻度残疾1例,死亡1例。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10例。结论对于早期破裂的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早期治疗能得到较好疗效,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简单、快速及尽可能保留正常解剖结构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熟悉动脉瘤三维结构及完善术前计划尤为关键。早期治疗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可降低再出血的风险,有利于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脑室内颅内压监测,予以阶梯式降颅内压治疗。结果颅内压监测3~14 d,平均5.2 d。无探头置入引起的颅内大出血。术后发生感染3例,对症治疗后好转。伤后6个月,根据GOS评分:良好(包括良好和轻残)65例,占54.17%;恢复不良(包括重残和植物状态)25例,占20.83%;死亡30例,占25.00%。结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手术后,行持续颅内压监测可指导降低颅内压措施的实施,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国人脑Heubner氏回返动脉(RAH)解剖特点。方法 取45例(90侧)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人脑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RAH数量、行程、外径、分支及血供范围。结果 在45例人脑标本中发现128支RAH,每侧大脑半球1~3支,平均(1.42±0.62)支。RAH在大脑前交通动脉(ACoA)水平近侧段8 mm至远侧段3 mm发出,平均距离在前交通远侧端(0.46±1.29)mm,其外径为0.05~1.20 mm,平均(0.64±0.24)mm;长度为12~56 mm,平均(30.41±10.24)mm。该血管既供应脑深部,同时供应脑皮质。结论 RAH有一定解剖变异,明确RAH的解剖特点、与大脑前A1段、眶额动脉及额极动脉的关系对临床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脑外伤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白蛋白(ALB)及总体蛋白(TP)水平,前瞻性分析内脏蛋白质反映脑外伤后应激状态的灵敏性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138例急性脑外伤患者于伤后12h内进行血清PA、RBP、ALB及TP水平检测,并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并选择60名健康体格检查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病例组血清PA、RBP、ALB及TP分别为(0.222±0.057)、(0.030±0.008)、(39.75±5.66)和(63.44±8.56)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297±0.046)、(0.049±0.010)、(43.95±5.50)和(68.97±4.96)g/L,P值均<0.01]。重型亚组(GCS评分≤8分)PA、RBP、ALB及TP水平分别为(0.217±0.059)、(0.028±0.009)、(37.66±6.62)和(59.70±8.69)g/L,轻型亚组(GCS评分>8分)分别为(0.225±0.055)、(0.031±0.008)、(40.84±5.04)和(65.37±7.87)g/L;重型亚组血清RBP、ALB、TP水平均显著低于轻型亚组(P值分别<0.05、0.01),两亚组间PA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的血清ALB(OR=0.858)和PA(OR=0.979)水平与预后呈显著相关(P值均<0.01)。预后不良的概率为P,建立回归方程P(1-P)=EXP(9.53-0.15x_2-0.02x_3)(x_2为ALB,x_3为PA),方程拟合优度似然比检验P=0.7019。提示伤后血清ALB和PA水平越低,预后越不良。结论与传统检测项目ALB相比,PA和RBP能更灵敏地反映脑外伤后机体的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颅内进展性出血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非手术创伤性脑损伤患者103例,根据颅内出血进展情况分为进展组(n=46)和非进展组(n=57).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伤至首次CT检查时间(HCT1)、受伤至第二次CT检查时间(HCT2)、入院时凝血功能指标、首次及复查CT血肿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GCS、HCT1、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血小板(PLT)计数及复查CT血肿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DP、INR和D-D为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OR>1,P<0.05);GCS、HCT1和PLT计数值较低的患者发生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可能性较大(OR<1,P<0.05).结论 对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年龄、FDP、INR和D-D为颅内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对GCS、HCT1和PLT计数值较低的患者应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6.
脑基底核出血区豆纹动脉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内出血性中风或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的是基底节内囊出血 ,研究其出血原因 ,尤其是出血动脉的病理改变 ,越来越受人关注 ,现将 14例基底节内囊出血动脉的电镜下观察资料汇总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共收集 14例标本 ,男 12例、女 2例 ;年龄 34~ 72岁 ,平均 5 2岁 ;左右侧各 7例 ;内囊型 12例、外囊型 2例 ,其中2例血肿已破入脑室内 ;血肿总量 2 5~ 80ml。术前分级(按 1981年中华医学会脑血管专题学术会议关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四级分类 )Ⅰ级 :1例 ,Ⅱ级 :11例 ,Ⅲ级 :2例 ,Ⅳ级 :无。发病后 2 4h内手术 11例 ,48h内 2例 ,72h…  相似文献   
7.
肠内营养混悬液对重度脑外伤病人腹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混悬液佳维体(TPF-FOS)对重症脑外伤病人腹泻的影响以及对血清清蛋白(ALB)升高的作用.方法:选择脑外伤病人9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收集病人的性别、年龄、GCS评分、治疗方案(抗生素的使用)、使用EN的时间和时程、腹泻开始的时间及特点、检测EN支持前后的血清ALB水平,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miR-27b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心肌能量代谢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信号的作用机制。方法 清洁级SD健康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由于建模时意外死亡3只,因此健康组10只、模型组9只,miR-27b-NC组9只、miR-27b组9只,miR-27b-NC组及miR-27b组于腹主动脉分别注射5μl(20 nmol/L)拮抗剂阴性对照、5μl(20 nmol/L)miR-27b拮抗剂,其余大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共4 w。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及纤维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iR-27b、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mRNA、PPARα mRNA指标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指标,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微管相关轻链蛋白(LC)3Ⅱ、LC3Ⅰ、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组织蛋白酶(Cath)D表达。结果 HE染色:健康组心肌细胞形态正常,结构清晰;模型组与miR-27b-NC组心肌细胞水肿并有大量炎...  相似文献   
9.
三倍体的交通后段大脑前动脉显微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倍体的交通后段大脑前动脉(triplication of the postcommunical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属于少见的血管变异,多在解剖、脑血管造影或手术过程中被发现。我们在对46具尸脑标本进行解剖时,发现1例有这种变异,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ogo—A蛋白的变化及其与颅脑创伤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31例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分别于伤后第1、3、5天采集静脉血2mL,ELISA法测定血清Nogo—A蛋白质量浓度;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轻度颅脑损伤组(n=7)、中度颅脑损伤组(n=10)和重度颅脑损伤组(n=14);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n=23)和预后不良组(n=8)。以2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重、中、轻度颅脑损伤组伤后第1、3、5天血清Nogo—A蛋白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颅脑损伤组患者伤后第1、3、5天血清Nogo-A蛋白质量浓度均高于相同时间点的轻度颅脑损伤组患者(P〈0.05,P〈0.01)。预后不良组患者伤后第1、3、5天血清Nogo—A蛋白质量浓度显著高于相同时间点的预后良好组患者(P〈0.01)。结论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患者血清Nogo-A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且与损伤程度及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