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8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不同病理级别及基因型的脑胶质瘤预后差别很大。MR扩散成像通过检测水分子的微观运动反映组织结构的变化,对于脑胶质瘤预后预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扩散张量成像、扩散峰度成像、体素内非相干运动成像、拉伸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超高b值DWI成像、神经突起方向离散度与密度成像等可以定量检测组织内水分子的扩散信息,反映肿瘤的异质性及细胞增殖情况,这为准确预测脑胶质瘤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路。作者对MR扩散成像在脑胶质瘤预后预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和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SC)灌注加权成像对脑星形细胞瘤分级的价值.方法 29例经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其中,高级别19例(Ⅲ级12例,Ⅳ级7例),低级别(Ⅱ级)10例,术前行常规MR扫描、SWI、DSC和T1WI增强扫描.分析肿瘤实质、瘤周1 cm水肿区最大相对脑血容量(rCBVmax)及瘤内磁敏感信号(ITSS)分级分别在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间的差异.比较肿瘤相同层面rCBVmax、ITSS分级、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联合应用ITSS分级和rCBVmax对脑星形细胞瘤分级的诊断效能.结果 肿瘤实质区,Ⅱ级、Ⅲ级、Ⅳ级星形细胞瘤rCBVmax分别为1.710±0.628、4.271±1.193、6.200±1.012,Ⅱ级、Ⅲ级、Ⅳ级两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周1 cm水肿区,Ⅱ级、Ⅲ级、Ⅳ级星形细胞瘤rCBVmax分别为0.081±0.257、0.990±0.662、1.061±0.517,Ⅱ级分别与Ⅲ级、Ⅳ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SS分级在不同级别脑星形细胞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相同层面rCBVmax、ITSS分级与病理分级两两之间均显著相关(P<0.001).rCBVmax、ITSS 分级及二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7、0.918、0.989,阈值分别为0.776、0.613、0.328时,灵敏度分别为84.2%、78.9%、100%,特异度分别为100%、100%、90%.结论 联合应用SWI和DSC能提高对脑星形细胞瘤分级的准确性,有助于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是常规核磁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术前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MRI(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MRI,DSC-MRI)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最大值(rCBV_(max))与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62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胶质瘤患者资料,术前均行DSC-MRI检查。选取本组病例rCBV_(max)值的中位数进行定量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比较;多因素分析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判断。结果 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rCBV_(max)≥4.47组患者中位OS明显短于rCBV_(max)4.47组(P0.001);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中位OS明显长于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P=0.001);同时纳入病理级别与rCBV_(max)值,结果发现LGG+rCBV_(max)4.47组预后最佳(P0.05),LGG+rCBV_(max)≥4.47组与HGG+rCBV_(max)4.4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4),HGG+rCBV_(max)≥4.47组预后最差(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rCBV_(max)与胶质瘤预后独立相关(P=0.001)。结论 rCBV_(max)可作为胶质瘤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数量大幅上升,医学研究生的质量和社会适应性越来越受到医疗和教育界的重视[1]。研究生阶段教育应该注重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入专业领域,激发他们的兴趣、进取精神、探索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科研或临床工作能力[2]。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低场强磁共振尿路成像(MRU)与常规磁共振成像(MRI)结合在泌尿系统肿瘤致尿路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泌尿系统肿瘤致尿路梗阻性病变39例,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龄20~75岁。所有病例均使用Philips0.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检查,全部病例行常规MRI和MRU。结果MRU检查39例显示梗阻部位39例,提示占位征象12例,梗阻端占位性病因诊断率为30.8%;显示多发病变5例;MRU结合常规MRI图像显示占位性病变26例,占位性梗阻的病因诊断率为66.7%。结论MRU可以直观地显示尿路梗阻的部位和尿路扩张的程度及多发病变,而常规MRI图像则能清楚地显示梗阻端的内部结构和外周关系。因此,常规MRI与MRU结合可以提高低场强磁共振对泌尿系统肿瘤致尿路梗阻诊断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6.
MR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成像技术,其可以直接显示和测量组织的弹性[1].MRE在科学研究及临床实践中均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一些研究中心已成功开展了人体头部MRE的研究,并且迄今未见有与MRE检查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正>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检查方法,不同于常规的扫描序列,它通过定量检测局部脑组织相位值的改变,反映脑铁的沉积情况,对铁含量的测量更具有特异性,为脑内铁沉积的测定提供了一项现实可行的无创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MRI评价碘油栓塞后沉积良好肝癌(HCC)患者肿瘤残存的价值。 方法经TACE治疗后3~6月,CT扫描碘油沉积良好的25例HCC患者,1个月内同时行MRI常规扫描及DSA检查,以DSA和临床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为标准,分析MRI对肿瘤残存灶的评价效果。 结果本组25例CT扫描无肿瘤残存的患者,MRI增强扫描发现14例存在肿瘤残存,其中1例可疑,DWI发现高信号而经DSA证实有肿瘤残存,而经DSA及6个月以上临床随访证实,16例患者有肿瘤残存。MRI随访诊断灵敏性为87.5%(14/16),漏诊率为(2/16),特异性为100%(9/9),符合率为92%((14+9)/25)。 结论TACE后碘油沉积良好的病灶中仍可能有肿瘤残存,MRI增强扫描结合DWI能更全面的评价TACE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 CE-MRA)在显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变血管周围侧支循环形成中的价值。方法 29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或(和)手术证实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前行下肢动脉3D CE-MRA检查。扫描范围包括双侧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股总动脉、股深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3D CE-MRA扫描采用连续移床采集法,高压注射30ml Gd-DTPA对比剂,将采集到的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3D CE-MRA与DSA和(或)手术结果对比,分析其在显示病变血管周围侧支循环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29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均成功行3D CE-MRA扫描,图像显示清晰,无静脉污染。3D CE-MRA共检查580段血管,病变血管318段。205段病变血管周围没有侧支循环形成,113段病变血管周围形成侧支循环,其中髂外动脉15段,股总动脉15段,股深动脉27段,股浅动脉31段,胫前动脉25段。结论 3D CE-MRA在评价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侧支循环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MR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成像技术,其可以直接显示和测量组织的弹性[1].MRE在科学研究及临床实践中均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一些研究中心已成功开展了人体头部MRE的研究,并且迄今未见有与MRE检查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