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i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疾病,其特点为多发性病灶与缓解、复发病程。由于CT扫描能提供空间多病灶的客观证据,它已成为MS的重要辅助检查之一。本文分析了50例MS临床与CT扫描,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0例MS全部为我科1985年6月~1991年12月住院病人。根据Poser等制定的MS诊断标准,全部病例为临床确诊型(CDMAS_1)。男,19例,女31例,年龄7~56岁平均年龄32.6岁。病程1  相似文献   
2.
3.
MRI评价肺动静脉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MRI、MRA等对肺部血管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了 6例手术或血管造影证实的AVF病例的多种表现 ,其中男 5例 ,女 1例 ,采用 1.0T超导MRI仪 ,体线圈技术。分别行SE、2D TOF、3D TOF及cine MRI多种序列成像 ,共行 3 5次MRI和MRA等检查。结果  6例AVF中共发现 9个病灶。 2例共 3个病灶在SE序列中可见大小不等流空信号 ,其余为等信号之软组织块影、边缘不规则 ;在梯度回波序列 (2D、3D TOF及cine MRI)中病灶均呈高信号或极高信号影 ,在2D TOF中可见到 5例病灶的供血动脉及 3例引流静脉 ;在 3D TOF中可见到 4例病灶的供血动脉及 2例引流静脉 ;在cine MRI序列中可见到 3例病灶供血动脉及 2例引流静脉 ,且cine MRI可见到 5例病灶内信号强弱变化同心动周期一致。结论 目前 ,MRI多种序列的结合应用 ,可以较准确地诊断AVF ,作为一种无创性诊断方法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超声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FS)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并对二者的诊断能力进行对比研究。材料与方法35例肝纤维化患者及21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接受DWI(b1=0 s/mm2,b2=600 s/mm2)检查,并测量ADC值;其中33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接受超声瞬时弹性成像,将FS检查中获取的10次成功检查所得的弹性硬度值(Stiffness)作为FS指标。对测量结果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并绘制ROC曲线比较两者对肝纤维化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弹性硬度值随纤维化分期从S0~S4期逐步升高,而ADC值依次降低(P值均〈0.05)。正常对照组及肝纤维化S1组与肝纤维化S2、S3、S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R DWI与FS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度分别为79.40%和86.33%,而特异度分别为83.60%,76.91%。结论 FS对肝纤维化的敏感度高于DWI,而MR DWI对肝纤维化的特异度优于FS,二者结合应用是目前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及分级的最佳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大剂量Gd-DTPA MR灌注成像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颅内肿瘤36例,其中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15例,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12例,脑膜瘤7例,胆脂瘤1例,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使用FID-EPI序列行Gd-DTPA灌注成像。在脑血流容积的伪彩色图像上测得肿瘤的rCBV值,并对各组肿瘤的rCBV值进行统计学t检验;记录注药后患者的表现及不良反应,评价大剂量Gd-DTPA灌注的安全性。结果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rCBV值,低级别胶质瘤与脑膜瘤的rCBV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级别胶质瘤与脑膜瘤的rCBV值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脉络丛乳头状瘤的rCBV值为9.15,表现为高灌注;1例胆脂瘤的rCBV值为0.09,表现为低灌注;36例灌注患者未见药物过敏反应。结论大剂量Gd-DTPA的MR灌注成像有助于脑胶质瘤的分级及与其他颅内肿瘤的鉴别诊断,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0 T MRI 3D-TOF序列联合3D-FIESTA序列结合多平面重建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湘雅医院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的病例资料,将术前3D-TOF序列联合3D-FIESTA序列检查情况与术中探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87例患者术前3D-TOF序列联合3D-FIESTA序列显示:症状侧三叉神经血管压迫(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NVC)阳性173例,阳性率达92.3%,MVD术发现血管神经压迫179例,阳性率达95.6%。其中小脑上动脉73例(40.8%)、小脑前下动脉28例(15.4%)、基底动脉17例(9.8%)、小脑后下动脉5例(3.2%)、复合压迫35例(20.2%)、静脉11例(6.2%)。3D-TOF序列联合3D-FIESTA序列显示无血管压迫14例,阴性率7.7%,而术中发现无责任血管10例,阴性符合率58.8%。症状对侧血管压迫阳性20例,假阳性率10.7%,两侧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TOF序列联合3D-FIESTA序列,结合3D后处理重建能相对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评估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脑胶质瘤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探讨脑胶质瘤的^1H—MRS特点与其病理级别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36例,按照WHO诊断标准分成两组:低级别脑胶质瘤组、高级别脑胶质瘤组。所有患者在术前行^1H—MRS检查。均在MR非增强成像的基础上获得。使用Siemens Sonata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多体素扫描,点分辨表面线圈法,检测不同区域代谢物变化。结果 脑胶质瘤的^1H—MRS表现:肌酸(Cr)轻度下降,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显著下降。胆碱(Cho)显著增高。低级别、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分别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NAA/Cr、Cho/Cr、NAA/Cho比值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低级别脑胶质瘤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的NAA/Cr、Cho/Cr、NAA/Cho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脑胶质瘤的NAA/Cho、Cho/Cr、NAA/Cr比值与病理级别相关,其中NAA/Cho和Cho/cr比值反映肿瘤级别较稳定;NAA/Cr、NAA/Cho比值存在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s分别为-0.663,-0.851),Cho/Cr比值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s为0.858)。结论 ^1H—MRS与MRI相结合能提高脑胶质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1H-MRS可评价脑胶质瘤的分级,反映脑胶质瘤代谢特性以及肿瘤生长潜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MRI侵袭特征与VEGF、bFGF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对30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行MRI检查,术后收集新鲜标本应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垂体腺瘤组织标本中VEGF和bFGFmRNA的表达,分析MRI侵袭性表现与VEGF和bFGFmRNA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垂体腺瘤相关MRI侵袭表现中,向海绵窦、鞍底侵袭不同程度间的VEGF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bFGF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向鞍上生长的不同体积肿瘤的VEGF、bFGF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垂体腺瘤MRI侵袭特征与VEGFmRNA表达的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9.
常规Gd-DTPA增强后脑DWI检查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常规增强扫描之后行DWI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西门子1.5T超导型MR扫描系统对86例颅内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先行常规T1WI、T2WI及DWI(b=0、1000s/mm^2)横断面扫描,然后行常规增强T1WI扫描,对比剂为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剂量为0.1mmol/kg,注药速度为1ml/s,注入对比剂4min后以相同的参数再行一次DWI扫描,将增强前后的DWI原始图像均输入工作站获得表观弥散系数图。分别计算出肿瘤强化实质区、坏死囊变区、脑梗死区、正常脑灰质区、正常脑白质区,正常神经核团区域增强前后的DWI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CNR)、ADC值。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区域增强前、后SNR、CNR及ADC值的差别。结果正常脑组织DWI的SNR和ADC值于增强前后均无明显差别,P〉0.05;增强前后肿瘤强化实质区、囊变坏死区、脑梗死DWI的SNR、CNR以及ADC值的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Gd—DTPA增强4min后,正常脑组织和不同的病变组织的DWI(b=0、1000s/mm。)SNR、CNR及ADC值无明显改变,常规Gd—DTPA增强4min后行脑DWI(b=0、1000s/mm^2)扫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颅内原发性肿瘤动态增强MRI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对颅内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使用1.0MRI系统(Magnetom Impact,Siemens)SE序列对72例颅内原发性肿瘤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各种肿瘤的对比增强率-时间(CER-T)曲线类型、 增强峰值(EP)及最大对比增强率(MCER)。结果:EP在90秒内见于3例血管瘤型脑膜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及1例脉络膜乳头状瘤;26例星形细胞瘤仅4例Ⅲ、Ⅳ级的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