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生活方式干预模式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患者体重和体脂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干部保健科新确诊的轻度SAS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18例与干预组24例。干预组给予生活干预治疗(营养、运动、心理协同合作),应用Inbody 720观察3个月内研究对象的体重指数、脂肪、肌肉的变化情况。结果经3个月生活方式干预后,干预组BMI下降( P<0.05)、脂肪减量( P<0.05)、肌肉增加( P<0.05);而对照组上述三个指标与3个月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干预组BMI下降大于2%的比例为79%(19/24),高于对照组39%(7/18)(P<0.05);脂肪减少超过50%的比例为50%(14/24),高于对照组22%(4/18)(P<0.05),但肌肉增加超过50%的比例为38%(9/24),与对照组11%(2/18)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地减少脂肪、增加肌肉;BMI不能反映减重效果,需要结合体脂测定指标来制定生活方式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共96例,这些病例入院后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后对2组的焦虑、抑郁及疗效进行比较。同时比较2组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实验组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血压水平也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护理中起到积极的临床作用,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消除其负性心理,能更显著地降低患者的血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非杓型血压与展起高血压的关系及各自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疑似OSAHS患者102例,进行多导睡眠图(PSG)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OSAHS对非杓型血压与晨起高血压的影响;研究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与杓型血压患者相比,非杓型血压患者的夜间最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2年内缓解率、复发率、死亡率及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缓解率、复发率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对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及改善预后均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该研究拟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讨论孕晚期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产科就诊的36周以上、Hawaii打鼾量表≥2分的待产孕妇。在医院行8 h夜间睡眠呼吸初筛仪监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随机分为SAHS组(n=31)与非SAHS组(n=91),比较两组孕妇各孕期的颈围、体重及胎儿体重等相关指标,分析孕晚期SAH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孕妇颈围每增加1 cm或孕前体重每下降2.5 kg/m2,AHI约上升3次/h。孕妇合并SAHS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颈围(OR=3.373,95%可信区间1.784~6.377)及孕前体重(OR=0.640,95%可信区间0.460~0.891)。当颈围为37.25 cm时,诊断SAHS的敏感度为0.742,特异度为0.703。结论颈围、孕前体重与孕妇SAHS相关,对于颈围37.25 cm的孕妇,需筛查SAHS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肺水肿(acute pu lmonary edem a,APE)的院前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院前急诊APE病人的临床资料,以及对应用气管插管、人工机械通气、小剂量吗啡静脉注射、硝普钠治疗伴有低血压或休克的病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69例病人53例(76.81%)抢救成功,11例(15.94%)死亡;29例行气管插管人工机械通气,23例(79.31%)抢救成功;43例应用小剂量吗啡静脉注射,31例(72.09%)好转,无一例出现呼吸抑制;9例伴有低血压,合用硝普钠和多巴胺,5例好转。结论对院前急诊APE病人诊疗措施的实施需果断及时,尽快纠正低氧血症、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积极应用小剂量吗啡,对伴低血压或休克者联合应用多巴胺和硝普钠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7例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进行标准心肺复苏,动态检测67例心搏骤停复苏患者和33例对照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结果S100β蛋白在心肺复苏不同时间30、45min、1、2、8、24、48、72h有脑损伤和无脑损伤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主循环恢复后2h伴有脑损害者S100β蛋白为(4.2&#177;0.7)μg/L,没有恢复自主循环者S10013蛋白为(3.5&#177;0.5)μg/L,而没有脑损伤者为(0.8&#177;0.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这是早期判断心搏骤停复苏后有否脑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搏骤停复苏(CPR)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7例CPR自主循环(ROSC)还真分为复苏失败组(A1)19例和存活出院组(A2)8例,22例死亡者做对照组(B),用ELISA法动态检测CPR时、24、48、72h、7d患者血清IL-4、IL-8、IL-10、IL-8水平变化。结果B组CPR时TNF-α含量高于A1组、A2组(P〈0.05),IL-1β、IL-4、IL-8、IL-10水平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复苏后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病高于A2组(14/19,2/8,P〈0.05),ROSC 24h TNF-α水平高于其CPR时和A2组(P〈0.05),ROSC 48h TNF—α、IL-8水平达峰值,且高于A2组,IL-4、IL—10水平高于其CPR时(P〈0.05),与A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SC 72h TNF-α水平下降,IL-4高于A2组(P〈0.05)。结论细胞因子异常释放参与复苏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过程,选择时机干预其失衡,提高复苏存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对持续气道正压(CPAP)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多导睡眠图确诊的重度OSAHS患者91例,年龄(53±11)岁,男/女(72/19),体重指数(BMI)(27.8±3.6)kg/m2,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0.9±8.2)次/h,CPAP水平(11.6±2.0)cmH2O。比较应用与弃用CPAP治疗的两组患者的各指标,如年龄、BMI、AHI、CPAP水平、治疗前后的夜间血氧指标、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系统合并症、嗜睡情况及应用面罩加湿器的情况,研究CPAP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重度OSAHS患者在6个月内约47%放弃CPAP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BMI、AHI、CPAP水平、治疗前后的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嗜睡、存在系统合并症、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2000元、高中以上学历的OSAHS患者对CPAP治疗依从性好。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PAP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嗜睡、家庭人均月收入及系统合并症,OR值分别为12.9(95%CI2.209~75.338)、3.134(1.048~5.673)和2.438(1.031~1.190)(P均<0.05)。结论伴有嗜睡症状、高收入与出现系统合并症的OSAHS患者对CPAP治疗的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的脑部小血管病变的磁共振表现,探讨SAS的脑小血管病变的特点。材料与方法纳入打鼾患者93例,行多导睡眠监测仪(polysomnograghy,PSG)监测并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nea index,AHI)将所有对象分为非SAS组(n=27)、轻度SAS组(n=23)、中度SAS组(n=24)和重度SAS组(n=19)等4组。所有入选患者均行头MRI检查,取得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ion,SBI)、皮层下深部白质高信号(subcortical deep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SDWMH)及脑室旁高信号(periventricular hyperintensity,PVH)的结果,采用RXC表卡方检验比较4组研究对象的SBI、SDWMH及PVH结果,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SBI、SDWMH及PVH的影响因素。结果随着SAS逐渐加重,SBI、SDWMH与PVH均表现出相应增加的趋势(P均0.05);AHI是SBI、SDWMH及PVH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是1.112(95%CI 1.053~1.174,R~2=0.387,χ~2=29.009,P0.001)、1.048(95%CI 1.018~1.080,R~2=0.193,χ~2=13.056,P0.001)及1.043(95%CI 1.015~1.073,R~2=0.184,χ~2=10.526,P=0.001);SAS的脑小血管相关损害主要发生在基底节(占SBI总数的31%),非SAS患者的相关病灶主要见于额顶叶皮质(占SBI总数的41%)。结论随着SAS逐渐加重,SBI、SDWMH与PVH均表现出相应增加的趋势,AHI是SBI、SDWMH及PVH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SAS的脑小血管相关损害主要发生在基底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