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严格调节血管与脑组织之间的离子、蛋白分子以及细胞的转运,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稳定的结构基础[1]。功能正常的BBB可以阻止进入体内的毒素、药物以及自身免疫系统对神经组织的损伤。在很多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颅脑损伤、多发性硬化等)中,BBB损伤是多种继发性病理生理变化的基础,又是一系列因素损害的结果,还是引发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和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胺类似物DENSPM对人胶质母细胞瘤SNB19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MTS法、流式细胞术、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经DENSPM处理后的SNB19细胞存活率、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内过氧化氢水平,以及细胞内多胺水平和鸟氨酸脱羧酶、亚精胺/精胺.N1-乙酰基转移酶、多胺氧化酶mRNA表达变化。结果经DENSPM处理后,SNB19细胞存活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F=81.915,P=0.001),并于体外培养72h在细胞增殖周期中出现典型的亚凋亡峰;细胞内腐胺、亚精胺和精胺水平显著下降,而乙酰亚精胺和乙酰精胺水平略有上升(均P〈0.01);鸟氨酸脱羧酶表达水平下降(P〈0.01),而亚精胺,精胺-N1-乙酰基转移酶和多胺氧化酶水平上升(P〈0.05-或P〈0.01);但细胞内过氧化氢水平与DENSPM处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NSPM可抑制人胶质母细胞瘤SNB19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发生凋亡,而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是肿瘤细胞内多胺表达水平下降。DENSPM可能具有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胺类似物DENSPM对人胶质母细胞瘤sNB19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MTS法、流式细胞术、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经DENSPM处理后的SNB19细胞存活率、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内过氧化氢水平,以及细胞内多胺水平和鸟氨酸脱羧酶、亚精胺/精胺-N1-乙酰基转移酶、多胺氧化酶mRNA表达变化。结果经DENSPM处理后,SNB19细胞存活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F=81.915,P=0.001),并于体外培养72h在细胞增殖周期中出现典型的亚凋亡峰;细胞内腐胺、亚精胺和精胺水平显著下降,而乙酰亚精胺和乙酰精胺水平略有上升(均P<0.01);鸟氨酸脱羧酶表达水平下降(P<0.01),而亚精胺/精胺-N1-乙酰基转移酶和多胺氧化酶水平上升(P<0.05或P<0.01);但细胞内过氧化氢水平与DENSPM处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NSPM可抑制人胶质母细胞瘤SNB19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发生凋亡,而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是肿瘤细胞内多胺表达水平下降。DENSPM可能具有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背景颅脑创伤后的炎症反应可导致继发性脑损伤,引起神经元凋亡和神经功能缺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我们采用液压打击动物模型,观察经rhEPO治疗后脑组织中性粒细胞变化和神经元凋亡情况,以探讨该药对颅脑创伤后神经功能保护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液压打击模型模拟颅脑创伤,分别于创伤后第1、3和7天观察不同处理组小鼠海马区髓过氧化物酶阳性中性粒细胞和Caspase-3阳性神经元表达变化;并于创伤后第7~11天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小鼠逃避潜伏期。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伤后第1天小鼠海马区髓过氧化物酶阳性中性粒细胞数目即开始增加(均P=0.000),并于第3天达峰值水平(均P=0.000),至第7天时减少(均P=0.000);Caspase-3阳性神经元数目于伤后第1天开始逐渐增多(均P=0.000),至第7天达峰值水平(均P=0.000)。与生理盐水组相比,rhEPO组小鼠伤后第1~7天海马区髓过氧化物酶阳性中性粒细胞和Caspase-3阳性神经元数目呈逐渐减少趋势,不同观察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与生理盐水组相比,rhEPO组小鼠于Morris水迷宫实验训练第3天逃避潜伏期开始缩短(P=0.013),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00)。结论液压打击后给予rhEPO可促进小鼠颅脑创伤后认知功能的恢复。其可能机制与抑制创伤后局部炎症反应、减少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胺类似物二乙基去甲精胺(DENSPM)对人的胶质母细胞瘤LN229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DENSPM处理LN229细胞后,采用单溶液细胞增殖检测(MTS)法、细胞流式术、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分别检测其细胞增殖率、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内过氧化氢水平、细胞内多胺表达水平、亚精胺/精胺N1-乙酰基转移酶(SSAT)、多胺氧化酶(PAO)、鸟氨酸脱羧酶(ODC)mRNA表达变化.结果 LN229细胞经DENSPM处理后,其存活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F=124.051,P<0.001),并于体外培养72 h后在细胞增殖周期中出现典型的亚凋亡峰;细胞内过氧化氢水平于72 h后显著升高(F=57.27,P<0.001);细胞内腐胺、亚精胺和精胺水平显著下降(P≤0.001),而乙酰亚精胺和乙酰精胺水平显著上升(P <0.001);亚精胺/精胺-N1-乙酰基转移酶、多胺氧化酶和鸟氨酸脱羧酶水平上升(P<0.001).结论 DENSPM可能通过降低肿瘤细胞内多胺表达水平,来抑制LN229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