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患者,男,12岁,爬树掏鸟窝时被10kV高压电击中头顶。急诊在当地医院行气管切开等治疗,行头颅CT检查未见颅内异常。伤后21h转入我院。查体:神志不清,嗜睡,偶有烦躁;头部肿胀,颅顶创面18cm×12cm,头皮烧焦,其中有8cm×8cm颅骨裸露,部分骨板变性;面颈部、肩部、胸腹部有深Ⅱ-Ⅲ度创面,双大腿有数个电流出口。诊断:(1)电烧伤总面积31%,其中深Ⅱ度25%,Ⅲ-Ⅳ度6%TBSA;(2)脑水肿。入院后给以抗感染、营养支持、脱水、营养脑细胞等治疗。入院4天后患者清醒,无烦躁,对答切题,生命体征稳定,头部水肿消退。[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隆鼻术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隆鼻术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用“L”形硅胶假体,根据脸形特点,鞍鼻畸形程度进行雕刻,选择鼻孔—鼻小柱缘切口、分离,假体置于鼻背筋膜后间隙。结果1999年4月—2001年2月,临床治疗25例,全部随访,时间6月—1年,满意20例,基本满意2例,排斥反应取出假体2例,假体偏斜、二期手术1例。结论 硅胶假体是广泛应用的理想假体,对假体的精心雕刻,术前准确定位,正确的分离和置人,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加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远期随访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异体ADM+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的临床远期效果.方法 选择2001年3月-2008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的19例行异体ADM+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患者为复合移植组(34个创面),同期9例行自体刃厚皮移植患者为对照组(11个创面).患者术后均随访2年以上.随访时,在曼彻斯特瘢痕量表的基础上设计随访对象评估表,评估移植皮肤的颜色、平整度、质地、挛缩、感觉、并发症情况,分值1~4分,得分越高、情况越差;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估供皮区瘢痕形成情况;发放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移植期内健康记录;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其中4例患者皮肤组织结构.采用中立位法描述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患者关节活动范围.对数据进行非参数秩和检验、t检验或x2检验.结果 (1)复合移植组皮肤平整度、挛缩、质地评分分别为(1.6±0.5)、(1.8±0.8)、(1.5±0.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7)、(2.2±0.9)、(2.3±0.7)分(Z值分别为-2.058、-2.220、-2.323,P值均小于0.05);2组皮肤颜色、感觉、并发症评分结果相近(Z值分别为-0.628、-0.428、-2.520,P值均大于0.05).(2)复合移植组仅1个供皮区部分区域有轻度瘢痕.(3)复合移植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疼痛、瘙痒和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187、0.019、2.628,P值均大于0.05).(4)病理结果显示,手部复合移植后2年可见神经纤维结构,ADM在受体内未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5)复合移植组11处关节部位功能得到恢复或改善,另2处需再次手术.对照组2处关节部位均明显挛缩.结论 异体ADM+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在防止瘢痕挛缩,改善功能及外观方面效果明显,长期存留于成人和儿童患者体内均未出现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头部电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4例电烧伤患者头部电烧伤创面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结果4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顺利成活,头部外形恢复良好。结论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头部电烧伤创面,供瓣区损伤小,无需损伤主干血管,组织块合适,无需二期修薄,缩短治疗周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肋间后动脉外侧皮瓣穿支皮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拟行肋间后动脉外侧皮瓣穿支皮瓣术的患者术前采用PHILIPS IU22高分辨率彩超仪检测第8~10肋间后动脉外侧皮瓣穿支皮瓣供血穿支的穿支点、管径、出筋膜后轴向、血流速度,并对其定位。应用第8~10肋间穿支血管供养的皮瓣对其缺损创面进行修复,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检测出第8~10肋间后动脉外侧皮穿支在肋间肌穿出深筋膜位于腋中线前后;肋间后动脉外侧皮穿支72条,未见缺如及变异现象,穿支动脉起始部管腔内径(1.67±0.14) mm,血流峰值流速18~32 cm/s;所有患者采用肋间后动脉外侧皮瓣穿支蒂皮瓣修复组织缺损创面效果满意。结论高分辨率彩超能简便、直观地定位肋间后动脉外侧皮瓣穿支皮瓣供血穿支的穿出点、管径、出筋膜后轴向、血流速度,其对术前设计皮瓣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肋间后动脉外侧皮穿支皮瓣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选用新鲜成人标本6具,行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及层次解剖,观测第6~ 10肋间后动脉外侧穿支的类型、管径、走行、出筋膜后轴向等.临床应用第7~ 10肋间后动脉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9例,皮瓣面积9.0 cm×7.0 cm~16.0 cm×12.0 cm. 结果 第6~ 10肋间后动脉外侧皮穿支来源于胸主动脉发出的肋间后动脉,于腋中线前后经肋间肌穿出深筋膜.肋间后动脉外侧皮穿支平均外径( 1.70±0.14)mm.其前支穿出深筋膜后走行长度(87.56±6.48) mm.临床上应用肋间后动脉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9例,效果满意. 结论 肋间后动脉外侧皮穿支可形成多种类型的轴型皮瓣,用于修复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对烧伤创面植皮存活的影响。方法:对22例深度(深Ⅱ度、Ⅲ度)烧伤病人手术治疗,行切痂或削痂后喷用rh-bFGF后立即移植自体皮片,选择20例对照组深度(深Ⅱ度、Ⅲ度)烧伤病人手术治疗,行切痂或削痂后立即移植自体皮片。结果:rh-bFGF治疗组植皮成活率明显提高,组织学检查发现bFGF治疗组植皮下有大量毛细胞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其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成活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深度烧伤病人采取削痂或切痂植皮术中应用rh-bFGF可提高植皮成活率,有利于创面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9.
高压电烧伤颈部术后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15岁,被10 kV高压电烧伤后9 h入院.查体:左腕部创面4 cm×5 cm,焦黄,手指无血运;颈肩部创面25cm×30 cm,肌肉外露;左大腿外侧创面20cm×15 cm.诊断:电烧伤总面积12%,其中深Ⅱ度4%、Ⅳ度8%TBSA.行左前臂清创探查,见腕部血管肌肉全部变性、坏死,因患者不同意截肢,清创后用油纱布敷料包扎.伤后2 d,患者血小板计数(PLT)477×109/L,红细胞(RBC)4.14×109/L.伤后4 d行左大腿巨大创面清创切痂植皮术,左前臂行截肢术.伤后6 d患者体温38.0~39.6℃,查PLT 772×109/L、RBC2.55×109/L、白细胞20×109/L,颈肩部创面液化、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给予抗生素、红细胞悬液、白蛋白等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0.
报道一种修复颜面部圆形缺损的方法。方法 :利用颜面部圆形缺损周围正常皮肤的弹性 ,根据局部皮纹方向 ,于缺损两侧设计对偶半圆形皮瓣 ,相互交错缝合修复皮肤缺损 ,修复的最大圆形缺损直径为 3.5cm。结果 :临床应用 16例 ,切口均一期愈合 ,经半年随访 ,外形良好。结论 :该方法设计简便 ,易于掌握 ,是修复颜面部圆形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