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3篇
神经病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BBA)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采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的颈内动脉BBA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均成功接受Willis覆膜支架治疗。10例置入Willis 支架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不显影,载瘤动脉通畅;2例置入Willis 支架后即刻造影有内漏,再次行球囊扩张处理后复查造影动脉瘤不显影。9例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分;2例住院期间并发交通行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出院时mRS评分2分;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术后3~6个月DSA 随访10例,动脉瘤均无复发;1例电话随访病情稳定。结论 Willis覆膜支架治疗BBA技术可行,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皮层扩散性抑制(CSD)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小鼠脑皮层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成年C57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制作透明颅窗、诱导窗加KCl)、对照组(n=10,制作透明颅窗及SAH模型、诱导窗加NaCl)和观察组(n=10,制作透明颅窗及SAH模型、诱导窗滴KCl)。采用颈动脉内穿刺法构建SAH模型。使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和内源信号成像技术记录脑皮层微循环和CSD。结果 观察组、正常组出现CSD,对照组未产生CSD。观察组CSD后脑皮层血流明显下降(P<0.05)、血管明显收缩(P<0.05),其中CSD后5 d较显著。正常组CSD后血管明显舒张(P<0.05)、皮层血流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KCl能诱导产生CSD;CSD能使正常小鼠脑皮层血流增加和血管扩张;CSD使SAH后脑皮层血流减少和血管收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iFlow成像技术在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AH)后脑血管痉挛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CT及两次血管造影明确诊断为PNSAH 60例为观察组,收集我院同期颅内动脉瘤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后半年以上随访复查造影时未见复发60例为对照组。利用西门子公司iFlow软件测量首次造影和复查造影时双侧颈内动脉分叉部、双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双侧椎动脉造影基底动脉末端相同部位的造影剂达峰时间(TTP)。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首次造影中双侧椎-基底动脉末端造影剂TTP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复查造影中双侧椎-基底动脉末端、右侧颈内分叉部、右侧大脑中分叉部造影剂TTP均明显增高(P<0.05)。与首次造影相比,观察组复查造影双侧椎-基底动脉末端造影剂TTP明显增高(P<0.05)。结论 PNSAH后存在血管痉挛,且以基底动脉最明显,应用iFlow技术评估脑血管痉挛的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