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脑脓肿40例,在切除前,先用自制三通装置穿刺脓肿,并用10%甲醛溶液及庆大霉素溶液冲洗脓腔,然后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脓壁。随访3~5年,治愈率98.0%(38例),复发1例,死亡2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了解急性脑损伤后脑组织中递质性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方法本实验取62只SD雄性大白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大鼠硬膜外落体致伤模型,应用高频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了损伤灶脑组织匀浆中兴奋性氨基酸(EAA)-谷氨酸GIu和门冬氨酸(Asp),抑制性氨基酸-λ氧基丁酸(GABA)和甘氨酸(GIy)含量的时相变化。结果损伤灶脑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GLu和Asp在伤后10分钟即明显下降,在1小时后回升,至24小时GLu基本恢复到伤前水平,ASP仍低于对照组。而抑制性氨基酸GABA和GLy在伤后10分钟则明显升高,1小时后回落,24小时GABA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而GLy则无恢复。结论损伤灶脑组织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与脑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兴奋性氨基酸与损伤程度呈负相关,而抑制性氨基酸则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实验性SAH后脑血管壁内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的研究梁日生,汪占春,朱贤立我们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定量分析实验性SAH后脑血管壁内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变化,探讨其意义及研究复方丹参的治疗作用,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动物模型制作实验动物由同济医科...  相似文献   
4.
自体颅骨瓣皮下埋藏动物实验研究(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自体颅骨皮下埋藏成活的有关因素,自1980年开始,我们将狗的自体颅骨骨瓣埋藏于腹壁皮下,获得成活,现报告如下。 方法和结果:成年狗5只,麻醉后在无菌下取带骨膜顶骨瓣18块,每块3~4cm~2,其中9块在中间部各钻一直径4mm的孔,然后分别将自体骨瓣(外板朝外)埋藏于腹壁皮下。埋藏后90天,取出观察,结果如下:(1)全部骨瓣均与周围组织紧密  相似文献   
5.
1984年3月~1985年4月连续完成颈内动脉系脑动脉瘤显微手术9例,操作常规按照Ya sargil法,作了适当修改:共计动脉瘤12个(3例为多发性),包括1例颈内动脉分叉处巨大无颈动脉瘤的孤立加EIAB一期手术,皆取得良好效果。术后脑血管造影复查动脉瘤均已完全消失,痊愈出院。随访6~12月,皆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无后遗症。  相似文献   
6.
作者报道改良Yasargil翼点入路用于23例脑外伤病人的处理。该入路对额部、额颞部的损伤,在额部骨窗向颞部转移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同时,具有切口位于发际内,省时不影响外观等优点。文中对该入路的改良及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自从CT应用于临床后,颅内结核瘤的诊断已不困难。但鞍区结核瘤仍不易与鞍区其他占位性病变在术前作出鉴别诊断。我科在1988年曾收治3例鞍区结核瘤病人。 一、临床资料 例1,男,20岁。2月来双眼视力下降(左眼0.1,右眼0.4),双颞侧偏盲,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CT提示鞍区占位病变,垂体腺瘤可能性大,CT值  相似文献   
8.
脑型血吸虫病的CT诊断和显微手术切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型血吸虫病的CT诊断常易误诊。血吸虫卵肉芽肿常邻近或位于大脑皮质或皮质下层,手术疗效也不尽满意。本文通过对10例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治经验,总结出脑型血吸虫病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以及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血吸虫卵肉芽肿的优点和操作方法。10例病人手术效果满意,随访半年~6年无1例复发。  相似文献   
9.
1989年11月~1990年5月,我们观察到2例病人在小脑肿瘤术后2~3天出现以语言障碍和排尿功能障碍为主,兼有桥脑型假性延髓麻痹症候群。较为罕见,特报告如下。 例1 女,10岁,因头痛半年伴呕吐、行走步态不稳,于1989年11月7日入院。检查:神清、语晰,瞳孔及眼球运动正常,视乳头水肿、吞咽正常,Romberg试验(+)。CT诊断为:小脑蚓部肿瘤。四日后在全麻下手术,术中见肿瘤大小约5×4×4cm~3,血管丰富,肿瘤堵塞导水管出口,并与四脑室底粘连,近全切除肿瘤。术后病检报告为髓母细胞瘤。患者醒后能言语、诉头痛,自解  相似文献   
10.
脑脱出是开颅术后可能产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一旦形成之后,在处理上常甚困难。我科遇1例脑脓肿术后形成巨大脑脱出,经脱水腰穿等常规方法治疗无效,最后应用脑室持续引流,经历52天得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