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T、MRI诊断原发性腹茧症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32岁.因右下腹疼痛伴呕吐、食欲不振1个月余入院.发病以来,腹围渐渐增大,可触及肿块,体重无下降,既往体健,无手术及外伤史.体检:中下腹可触及一巨大肿块,质软、无压痛,下腹部叩诊为实音,移动性浊音不明显,胃肠蠕动波未见,肝、脾未触及,Murphy征阴性.血生化、三大常规正常.腹水常规:粉红色、李凡他试验( )、WBC 15×109/L,RBC( ),未见癌细胞、未找到结核杆菌,血沉15 mm/h,PPD试验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与多平面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破口显示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对比剂跟踪技术对60例主动脉夹层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行多平面重建。结果多层螺旋CT与多平面重建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破口的显示率为91.7%,多平面重建技术可直观地显示破口的位置及与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髂总动脉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与多平面重建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破口显示率高,并可显示破口的位置、大小及与各大分支血管的关系,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的MSCT表现及特点,评估JPD与胆胰疾病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经消化道造影证实的JPD患者的MSCT影像表现,根据有无伴发胆胰疾病分为两组,分别测量JPD直径大小,计算MSCT对JPD的检出率和胆胰疾病的发生率。结果51例JPD患者中,MSCT的检出率约为98%(50/51),合并胆胰疾病的发病率约为76%(39/51);合并组的憩室直径约(1.96±0.79)cm,无并发胆胰疾病组为(1.46±0.48)cm,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8,0.01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诊治275例宫颈病变患者,对其宫颈阴道镜及镜下活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病理确诊为慢性宫颈炎22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39例 (CIN Ⅰ10例、CINⅡ16例、CIN Ⅲ13例),宫颈癌15例.阴道镜检查对CIN的灵敏度为69%,特异度为94%,阳性预测值为64.3%,阴性预测值为94.8%,阳性似然比为10.89,阴性似然比为0.33,诊断符合率为90.18%.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的灵敏度为67%,特异度为98%,阳性预测值为71.4%,阴性预测值为98.1%,阳性似然比为43.33,阴性似然比为0.34,诊断符合率为96.73%.[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尤其是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PMP)的CT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地分析经手术、病理及穿刺证实的10例PMPCT表现。结果(1)10例均可见腹、盆腔脏器扇贝样压迹,其中8例表现典型的扇贝样压迹,2例肝脾实质脏器周围仅见轻微压迹;7例有肠系膜浸润性改变;8例见腹、盆腔内分房粘液团块,其中2例腹壁皮下可见黏液样低密度团块;6例伴有腹水,1例合并钙化。结论腹、盆腔脏器扇贝样压迹、分房黏液性团块是PMP的CT影像特征,CT检查对PMP有重要的诊断价值。CT检查可作为PMP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采用多学科单中心CCCG-HB-2016方案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HB)的临床疗效,分析此方案在临床上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本院2016年8月~2020年3月确诊的36例HB患儿多学科CCCG-HB-2016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36例患儿中男20例,女16例。患儿AFP均增高,范围为2 792...  相似文献   
7.
8.
患儿男,18个月,产前MRI及超声提示胎儿小脑及脑干发育不良。产后患儿行头颅MRI检查,可见脑桥腹侧扁平,局部略凹陷,被盖部明显突入第四脑室,形似“帽状”或“喙状”,中脑-脑桥结合部(菱脑峡)前后径变窄,小脑上脚及下脚变薄,双侧小脑中脚体积明显缩小,菱脑峡层面呈“臼齿”样改变。诊断为脑桥被盖“帽状”发育不良。幼儿期该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和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腰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检出率研究数据进行Meta分析,了解QCT和DXA对腰椎OP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 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万方、维普及中国知网中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1月1日的相关文献,提取目标数据。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24篇研究,总样本量为4 008例,其中男性2 265例,女性1743例。24项研究间异质性显著,按随机效应模型分别汇总QCT和DXA对腰椎OP检出率为0.44(95 %CI:0.37~0.52)和0.17(95 %CI:0.14~0.21)。QCT对男、女性腰椎OP检出率分别为0.32(95 %CI:0.22~0.43)和0.45(95 %CI:0.33~0.58),DXA则分别为0.14(95 %CI:0.08~0.20)和0.24(95 %CI:0.17~0.30)。QCT在45~、60~岁和7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腰椎OP检出率分别为0.41(95 %CI:0.21~0.61)、0.43(95 %CI:0.33~0.54)和0.48(95 %CI:0.41~0.54),DXA则分别为0.30(95 %CI:0.12~0.49)、0.16(95 %CI:0.11~0.20)和0.15(95 %CI:0.10~0.21)。QCT和DXA对国内人群腰椎OP检出率分别为0.40(95 %CI:0.33~0.47)和0.15(95 %CI:0.12~0.19),对国外人群分别为0.68(95 %CI:0.43~0.93)和0.28(95 %CI:0.18~0.39)。QCT与DXA对腰椎OP检出率的差值(率差)定量合并结果为0.25(95 %CI:0.20~0.31),在男性为0.26(95 %CI:0.18~0.34),在女性为0.28(95 %CI:0.17~0.39),在45~、60~岁和75岁及以上人群中分别为0.10(95 %CI:0.06~0.14)、0.26(95 %CI:0.19~0.33)和0.30(95 %CI:0.18~0.41),及在国内外人群分别为0.23(95 %CI:0.17~0.29)和0.38(95 %CI:0.13~0.64)。结论 QCT比DXA对腰椎OP的检出率高,且QCT对男、女性和各年龄段及不同地区间人群的腰椎OP检出率均高于DXA,率差值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提示QCT对高年龄组腰椎OP的早期发现可能具有更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软膏外敷护理对非离子型对比剂血管外渗家兔模型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健康家兔20只,分别在左右腿相同部位处皮下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5ml.左腿(实验组)在注射后用地塞米松软膏进行处理,右腿(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测量左右腿周长在注射后4,12及24h净增值变化及透视下变化情况.结果 家兔双腿在对比剂注射后4h肿胀程度最明显,对照组中1只家兔在对比剂注射24h后局部出现明显溃疡、坏死;实验组在对比剂注射4,12,24h后腿部周长净增值分别为(3.54±0.97),(3.02±0.99),(0.44±0.43)cm,均显著轻于对照组.结论 地塞米松软膏外敷护理能够减轻对比剂血管外渗对组织的损伤及肿胀程度,为临床护理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