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的分析92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病人的亚低温治疗体会。方法对我科1998年3月至2002年12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存活66例,死亡26例;其中恢复良好60例,中、重残疾6例。无植物生存。结论临床应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能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眶上锁孔入路的最佳方法.方法:分析和总结39例眶上锁孔手术的开颅过程与手术效果.结果:经眉弓切口眶上锁孔手术的39例患者,均保留了眶上神经、血管;通过该切口可获得较理想的锁孔并可提供足够的颅内外显微外科操作空间.结论:这种开颅方法创伤较小,可适用微创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小脑出血的手术指征。方法对32例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术前临床表现与手术治疗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本组32例患者,治愈25例,好转6例,死亡1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例,应激性溃疡3例,均治愈。并发再出血1例,死亡。结论高血压小脑出血的手术指征,应结合出血量、出血部位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考虑,对血肿清除应持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4.
殷寿长  张新宇  苑玉清 《华西医学》2009,(11):2843-2845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钻孔冲洗引流术后的复发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CSDH钻孔冲洗+闭式引流术的治疗效果,并结合患者年龄、术后引流量、血肿腔是否有间隔、血肿厚度、引流管安放方向等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本组治愈151例,血肿复发14例。结论:患者年龄、术后引流量、血肿腔是否有间隔、血肿厚度、引流管安放方向是影响复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多发胶质瘤的临床表现,探讨该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33例多发性胶质瘤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治疗方法、病理结果和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8例1次切除全部病灶,其余施行肿瘤大部切除或部分切除.平均住院为时间23d.术后好转25例,症状加重2例,死亡3例.随访时间为3月-5a,2例生存48,3例至今已3a尚健在、无复发.结论多发性胶质瘤易被误诊为转移瘤,确诊依赖于病理诊断.手术切除程度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后放化疗是控制及延迟复发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冠状骨瓣外减压在外伤性脑肿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1994-2001年收治的27例(GCS评分3-8分)外伤性急性脑肿胀患者,入院后(受伤2-8h)急诊全麻下行去冠状骨瓣外减压-减张修补硬脑膜,术后配合亚低温、脱水降压等常规治疗。结果 17例存活,死亡10例(37%)。结论 对外伤性急性脑肿胀患者,早期积极采用冠状骨瓣外减压-减张修补硬脑膜,术后配合亚低温(32℃-35℃)等常规治疗,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Q细胞转染单纯疱疹胸苷激酶基因(herpes simplex virus—thymidine kinase,HSV-TK)前后缝隙连接通讯(GJIC)功能及其化学调节变化。方法用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检测不同组别(C6组,C6-TK^-组,C6-TK^+)C6细胞的GJIC功能以及加用缝隙连接蛋白上调剂apigenin后的功能变化。结果用药前C6组,C6-TK^-组及C6-TK^+组荧光自伤沿列细胞传递未超过邻近的1列细胞内;用药后3组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均可见划痕后的荧光染料可传递至比邻3—4列细胞。结论C6细胞间通讯微弱,基因转染对其无明显影响;Apigenin则可显著增强C6细胞间连接通讯从而提高其GJIC功能及“旁观者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含有tk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C6细胞株建立其表达系统,为探索胶质瘤的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通过酶切pSNAV2.0-TK和pcDNA3分别获得目的基因tk片段及pcDNA3片段,将目的基因插入载体相应的酶切位点,构建pcDNA3-TK质粒.酶切鉴定后采用脂质体法瞬时转染C6细胞,RT-PCR检测tk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pcDNA3-TK质粒构建成功并顺利导入C6细胞中.结论:构建的pcDNA3-TK质粒能够在转染的C6细胞中稳定、持续和高效地表达.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报道1例典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D-CTA检查阴性,2D-DSA检查部分显影,术中证实为一机化破裂动脉瘤伴一小子囊,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女,52岁,因突发头痛3 h入院。术前Hunt-Hess分级2级。急诊头颅CT示:鞍上池及右侧环池积血、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额叶血肿(图1A、1B)。发病后10 h头颅CTA检查未见确切动脉瘤征象(图1C)。发病24 h 2D-DSA检查发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