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颅内动脉瘤(AN)介入治疗后腰池引流和间断腰穿防治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对40例Hunt—Hess分级相同的AN破裂出血病例按血管内治疗术后行持续蛛网膜下腔引流和间断腰穿释放脑脊液(CSF)分A、B两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相关指标。【结果】A组大脑中动脉流速(VMCA)明显低于B组且下降速度较快。A组CSF中RBC数目各时段均值明显低于B组,A组下降速率快于B组(均P〈0.05);两组CSF中内皮素-1(ET-1)浓度在术后d3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各时间点均有显著性(P〈0.05),A组的下降速率明显高于B组;术后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评分减少程度的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AN破裂介入治疗术后持续腰池引流疗效优于间断腰椎穿刺,是防治CVS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严重颅前窝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1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严重颅前窝骨折的临床资料,保守治疗24例;手术治疗27例,术中采用带蒂的骨膜瓣或者颞肌筋膜及人工硬膜,进行颅底修补及重建。结果 保守治疗24例中,出现脑脊液漏8例,其中合并颅内感染1例;手术治疗27例中,出现脑脊液漏2例,无颅内感染。结论 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严重颅前窝骨折应积极带蒂骨膜或颞肌筋膜整块反转修复颅前窝的硬膜,可有效防治脑膜脑膨出及脑脊液漏,避免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2006年6月至2008年7月共有3例病人术前诊断为脑胶质瘤,术中及术后的病理切片证实为脑血管畸形,现分析报道如下: 1病例例 1女性,47岁,因头痛、头晕、行走不稳1月,伴呕吐、复视半月,加剧3天入院,体查:视乳头边界模糊,有渗出,右侧跟膝胫实验阳性,昂伯氏征阳性,外院头部CT示:右侧小脑半球混杂密度影,  相似文献   
4.
单、双侧脑室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脑室引流方法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5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引流加终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置换术(双侧引流组)治疗,另对32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单侧侧脑室引流加腰穿放液脑脊液置换术(单侧引流组)治疗。结果双侧引流组总有效率、死亡率、脑室出血清除时间、生活能力评分与单侧引流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双侧侧脑室引流加终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置换术操作简便,疗效好,适合于重度脑室出血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以求提高该病的疗效。方法:对15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锥颅碎吸尿激酶溶解术,骨瓣开颅血肿清除 去骨瓣减压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其疗效,以ADL评价功能愈合。结果:本组病例155例,死亡26例,死亡率16.77%,功能愈合良好92例,不良37例。结论:不同外科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各有优点,而骨瓣开颅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应用MicroPlex热能电解弹簧圈超早期(24 h内)血管内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探讨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技巧、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1例microPlex热能电解弹簧圈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 年均无复发,无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15个动脉瘤100%栓塞,4个动脉瘤95%栓塞,2个动脉瘤90%栓塞.[结论]MicroPlex热能电解弹簧圈超早期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超早期经显微手术处理的37例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大于30mL)的临床特点及愈后。【结果】本组共生存33例,其中ADL1 10例,ADL2 12例,ADL2 7例,ADL4 4例,无植物生存,死亡4例,总病亡率为10.81%。【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大于30ml)患者应尽量争取超早期实施开颅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型切口在复杂颅脑损伤急诊开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应用T型切口进行开颅手术救治的42例复杂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42例均急诊进行开颅探查+血肿清除术,根据术前头部CT表现均选择T型切口,其中第一次手术双侧T型切口15例,术中按照阶梯减压执行,双侧开颅采用双侧控制技术。结果 双侧硬膜下血肿7例,双侧硬膜外血肿2例,双侧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5例,一侧硬膜外血肿合并对侧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或硬膜下血肿9例,一侧硬膜下血肿合并对侧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或硬膜外血肿19例。术后2例颅后窝开颅切口处因是直接着力点,愈合差,经重新缝合及换药处理均愈合;其他40例伤口愈合良好。术后1周神志好转25例,神志清楚6例,无变化11例;术后1个月神志好转18例,神志清楚14例。术后3个月按GOS评分评估预后:恢复良好11例,中残15例,重残2例,植物状态6例,死亡8例。结论 在复杂颅脑损伤急诊手术中,特别是需要双侧开颅手术时,以及可能出现进展、变化的病例,T型切口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助解决复杂颅脑损伤急诊开颅手术中的切口设计难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DAI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按GOS评分结果:治愈17例(30%),中残15例(16%),重残或植物生存16例(28%),死亡8例(16%)。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动态影像学检查,CT扫描正常不能完全排除DAI,GCS评分、昏迷时间、瞳孔变化、出血灶部位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早期正确诊断和有效综合治疗是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开颅血肿清除和(或)去骨瓣减压术中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1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血肿清除和(或)去骨瓣减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1例患者术中发生低血压18例(22.2%)。低血压组和非低血压组之间有9个因素行t检验或χ2检验,其中有6个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肿量、中线移位程度、平均动脉压、是否合并硬膜下血肿及术中失血量。以术中是否发生低血压为因变量,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GCS、中线移位程度、平均动脉压及术中失血量有显著性差异,而血肿量和是否合并硬膜下血肿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入院时GCS、中线移位程度、平均动脉压及术中失血量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减压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