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血栓心脉宁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栓心脉宁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聚体(D-D)]、神经功能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以及丙二醛(MDA)]和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高于对照组的7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TT、PT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两组FIB、D-D、NSE、S100-β蛋白、MBP、MDA、IL-6、IL-8、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心脉宁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神经功能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优于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39例,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10%注射用阿替普酶(0.9 mg/kg)iv,其余90%在1 h内静脉滴注完毕,后给予生理盐水iv,24 h后给予缺血性卒中的基础用药;试验组48例,在相同方法静脉溶栓后立刻给予银杏内酯注射液,6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14 d,溶栓24 h后给予缺血性卒中的基础用药。所有入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90d记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事件,治疗后14、90 d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1次、检测BI指数1次。按照TOAST分型将两组患者进行分类,并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及小动脉闭塞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未出现颅内出血;用药后90 d,试验组的NIHSS评分、mR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BI指数显著升高;试验组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用药后90 d的NIHSS评分、mR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BI指数显著升高;而小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 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安全性高,且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丁苯酞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5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38/42),高于对照组的72.09%(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 h、1 d及14 d时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OD水平高于对照组,而MDA、hs-CRP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丁苯酞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效果较好,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和氧化应激反应,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用丁苯酞治疗。  相似文献   
4.
<正>卒中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在我国,卒中发病率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约占全部卒中的80%~([2]),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时间窗内(4.5 h)静脉溶栓治疗方法是首选之一~([3]),尽管静脉溶栓对于所有严重程度的患者均有获益,但仍有70%以上卒中患者遗留残疾(modifie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